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漢開國名將吳漢簡介:官至大司馬,封爲廣平侯

東漢開國名將吳漢簡介:官至大司馬,封爲廣平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兩漢。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吳漢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吳漢(?—44年),字子顏,漢族,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臺二十八將第二位。

吳漢曾任新朝宛縣亭長,後在漁陽郡販馬爲業。更始元年(23年),被任命爲安樂令。後歸順劉秀,封偏將軍、建策侯。此後,吳漢斬殺苗曾、謝躬,平定銅馬、青犢等流民軍,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劉秀稱帝后,吳漢任大司馬、廣平侯,先後掃滅劉永、董憲、公孫述、盧芳等割據勢力。吳漢死後,諡號忠侯。

太原郭泰贊曰:射馬擒王,兵機莫測。出險履危,不動聲色。儒雅彬彬,功名任職。圖像雲臺,中興輔翼。

東漢開國名將吳漢簡介:官至大司馬,封爲廣平侯

人物生平

早年事蹟

吳漢出身貧苦,後來在縣中當亭長。 新朝末年,吳漢因門下賓客犯法,逃到漁陽郡,以販馬爲業,往來於燕薊之地(今河北北部及北京市一帶),交結各地豪傑。更始元年(23年),劉玄稱帝,派使者韓鴻招降河北各州郡。有人告訴韓鴻:“吳子顏是位奇士,可以與他計事。”韓鴻召見吳漢,對他非常器重,以劉玄的名義委任他爲安樂縣(今北京市順義縣附近)縣令。

投奔劉秀

更始二年(24年),王郎詐稱漢成帝之子,在邯鄲起事,派人到河北招降,而劉秀此時也在經略河北。吳漢素聞劉秀有長者之風,決心歸附,並對漁陽太守彭寵道:“漁陽、上谷突騎,天下聞名。您爲什麼不集合二郡的精銳,歸附劉公攻擊邯鄲呢,這是難得的功勞哩。”彭寵雖然願意,但官屬都想歸附王郎。

吳漢辭去後,在路上見到一個儒生,儒生認爲劉秀所過之處,郡縣歸心。吳漢便詐爲劉秀親筆書信,移檄漁陽,讓儒生交給彭寵,令他把所聽到的話去說服彭寵,吳漢也跟着到漁陽。彭寵深以爲然,派吳漢與上谷諸將會師南進。吳漢等人沿途擊斬王郎將帥,終於在廣阿(今河北隆堯縣東)追上了劉秀。劉秀任吳漢爲偏將軍,使其率騎兵圍攻邯鄲,攻克邯鄲後,賜號建策侯。

橫掃河北

爲了補充兵源,劉秀準備到幽州徵兵,但又顧慮劉玄任命的幽州牧苗曾從中作梗。晚間召見鄧禹,詢問誰可完成徵兵任務。鄧禹推薦吳漢,並說:“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劉秀乃拜吳漢爲大將軍,持節徵發幽州十郡騎兵。苗曾聽說後,果然暗中部署,並命各郡不得發兵。吳漢率領隨從二十人前去苗曾駐地無終(今河北薊縣)。苗曾以爲吳漢沒有防備,便親自出城迎接。吳漢乘其不備,令隨從將其就地斬殺,奪其兵馬。幽州各郡震恐,莫不望風服從。吳漢徵調全部兵員南下 ,與劉秀會師清陽(今河北清河縣東南)。

諸將見吳漢士馬甚爲強盛,都認爲他不肯分兵給別人。吳漢回到幕府,呈上軍士名簿,諸將都請求將兵士調撥麾下。劉秀笑道:“以前恐怕他不肯與人,現在提出請求的爲什麼又這樣多呢?”諸將盡皆羞慚。

起初,更始派尚書令謝躬率六將軍攻打王郎,剛好劉秀趕到,共同平定邯鄲。謝躬裨將搶劫虜掠,劉秀深爲憎恨,雖都在邯鄲,還是分城而處。後來,謝躬率兵數萬,還屯鄴城(今河北磁縣南)。劉秀南擊青犢農民軍,並請求謝躬擋住尤來農民軍。青犢軍被擊破後,尤來軍果然進犯,北走隆慮山。謝躬留大將軍劉慶、魏郡太守陳康守鄴城,自己率諸將軍攻擊尤來軍。結果,尤來軍奮力死戰,謝躬大敗。

劉秀乘謝躬北征,令吳漢、岑彭襲取鄴城。吳漢派人勸降陳康,陳康乃開城投降,並獻謝躬妻子。謝躬兵敗而回,不知陳康反叛,入城之後被吳漢殺死。

此後,吳漢隨劉秀北上進攻銅馬、重連、高湖各支農民軍,常率突騎衝鋒陷陣。劉秀平定河北後,吳漢又與諸將一同勸進。劉秀即位後,根據讖語任命孫鹹爲大司馬,導致羣臣反對。劉秀只得讓羣臣推舉,羣臣都推選吳漢與景丹。劉秀認爲吳漢有“誅苗幽州、謝尚書”的功勞,封其爲大司馬,統帥全軍,更封舞陽侯。不久,吳漢率朱祜等十一將討伐朱鮪,圍困洛陽。

征討關東

建武二年(26年),吳漢率王樑、耿弇等九人共擊檀鄉農民軍於漳水,大破敵軍,收降十萬餘人。劉秀派使者封吳漢爲廣平侯,食邑四縣。後來,吳漢率諸將擊鄴西山賊黎伯卿等,追到河內脩武,攻破賊兵所有屯聚。劉秀親自趕來撫問慰勞,又遣吳漢進兵南陽郡,攻取宛、涅陽(今河南南陽市西南)、酈(今南陽市北)、穰(今河南鄧縣)、新野諸城。吳漢在南陽放縱部下劫掠鄉里,致使民怨沸騰,結果逼反了破虜將軍鄧奉。不久,吳漢引兵南下,與秦豐戰於黃郵水,大破秦豐;又與偏將軍馮異擊潰銅馬、五幡等農民軍。

建武三年(27年)春,吳漢率領耿弇、蓋延進攻軹縣(今河南濟源縣南)地區的青犢農民軍,迫使農民軍投降。此後,吳漢又率領杜茂、陳俊等南下攻打樑王劉永,將其大將蘇茂圍困在廣樂(今河南虞城北)。劉永部將周建率兵來救,吳漢以輕騎接戰,結果墜馬傷膝,只得還營養傷。諸將道:“大敵當前而公傷臥,衆心懼矣!”吳漢裹創而起,殺牛飽饗士卒,激勵三軍,士氣大振。次日天明,周建、蘇茂出兵圍吳漢。吳漢選精兵爲前鋒,奮力還擊,大破敵軍,蘇茂、周建棄城突圍出走。吳漢留杜茂、陳俊守廣樂,自率大軍與蓋延將劉永圍困在睢陽(今河南商丘市)。不久,城中食盡,劉永被部將殺害。

建武四年(28年),吳漢率陳俊、王樑在臨平擊破五校農民軍,一直追到東郡箕山。此時,鬲縣五姓豪強造反,驅逐縣長。吳漢認爲鬲縣造反,是縣長的責任,於是將縣長逮捕,傳檄各郡。五姓豪強自動開城投降,諸將盡皆拜服。同年冬,吳漢率耿弇、王常在平原擊破富平、獲索農民軍。

建武五年(29年),農民軍夜攻漢營,軍中驚亂,吳漢堅守不動,不久軍心安定。吳漢連夜發精兵出營突擊,大破敵軍,追討餘黨,一直追到無鹽縣,進擊勃海。不久,吳漢隨劉秀東征董憲,圍困朐城。30年(建武六年),吳漢攻破朐城,斬殺董憲。至此,東方諸郡國完全平定。

東漢開國名將吳漢簡介:官至大司馬,封爲廣平侯 第2張

攻伐隴右

關東平定後,隗囂又反,劉秀命吳漢率軍鎮守長安。建武八年(32年),吳漢隨劉秀西征隗囂,與岑彭圍隗囂於西城,關中諸郡甲卒亦奉調圍城。劉秀東歸前,告誡吳漢道:“諸郡甲卒但坐費糧食,若有逃亡,則沮敗衆心,宜悉罷之。”吳漢與諸將以兵多勢衆,留諸郡兵以借其力,遂不遵命。後來果然糧食短缺,士卒逃亡。隗囂部將行巡,周宗亦率所借蜀兵前來救援,吳漢終以軍糧不繼而告敗退。

平定蜀地

建武十一年(35年),吳漢率徵南大將軍岑彭自荊州入蜀討伐公孫述。岑彭攻破荊門後,率領大軍長驅入蜀。吳漢留守夷陵,修理舟船,事畢率所部三萬人溯江西上。適逢岑彭遇刺,吳漢兼領其軍。36年(建武十二年),吳漢率部與公孫述大將魏克、公孫永大戰於魚涪津,大破蜀軍,遂北上進攻武陽,擊潰來救的蜀將史興,攻下廣都,前鋒直逼成都。

劉秀曾經告誡吳漢:“成都有十多萬部隊,不可輕視。只要堅守廣都,待他們來攻時,不要與他們爭鋒。如果他們不敢來攻,你轉營強迫他們接戰,必須等到他們精疲力竭,纔可以發起攻擊。”吳漢求勝心切,率兵二萬進逼成都,倚江爲營。自駐江北,留副將劉尚率萬餘人屯守江南 ,相距二十餘里,在江岸修築浮橋作爲聯絡。劉秀聞知大驚,遣使責問吳漢道:“我對你下過許多指令,爲什麼事到臨頭又亂套了呢?既輕敵深入,又與劉尚另建營壘,如事情急迫,就來不及了。敵軍如果出兵牽制你,而以大兵攻劉尚,劉尚被攻破了,你也就敗了。幸虧現在沒事,你趕快引兵回廣都。”詔書尚未趕到,公孫述便已派謝豐、袁吉率兵十餘萬圍攻吳漢,另派萬餘人攻劉尚,使其兩不能救。

吳漢與謝豐大戰一日,兵敗還營,召諸將訓話:“今與劉尚二處受圍,勢既不接,其禍難量。欲潛師就尚於江南,並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爲戰,大功必立;如其不然,敗必無餘。成敗之機,在此一舉。”諸將應諾。於是閉營三日不出,乘謝豐等不備,夜間拔營疾走與劉尚合軍。謝豐、袁吉發覺後急忙率兵追擊,吳漢等奮力迎戰,大敗蜀軍,斬謝豐、袁吉。

吳漢回到廣都後,留劉尚拒公孫述,上書報告劉秀,而且自我譴責。劉秀道:“你回廣都,很是適宜,公孫述必不敢忽略劉尚而攻擊你。如果他先攻劉尚,你從廣都五十里率全部步騎赴敵,剛好遇到他的危困,必可破蜀兵。”此後,兩軍激戰於廣都、成都之間,漢軍八戰皆捷,圍困成都。公孫述自率數萬人出城大戰,吳漢使護軍高午、唐邯率精兵數萬人衝鋒陷陣。蜀兵大亂,高午衝入陣中刺傷公孫述,公孫述返回城中傷重而亡。次日,公孫述大將延岑開城出降。吳漢率部入城,放兵大掠,族滅公孫述、延岑家族,燒燬宮室,殘殺百姓。劉秀大怒,嚴詞譴責吳漢,又指責副將劉尚失伐罪弔民之義。

晚年生活

建武十三年(37年)正月,吳漢旅浮江而下,到達宛城後,奉詔令祭祖。39年(建武十五年),吳漢再率馬成、馬武北擊匈奴,把雁門、代郡、上谷官吏人民六萬餘口,遷徙安置到居庸關、常山關以東。

建武十八年(42年),蜀郡守將史歆在成都謀反,自稱大司馬,進攻太守張穆。張穆逃奔廣都,史歆就移檄到郡縣,而宕渠楊偉、朐月忍徐容等各起兵響應史歆。劉秀因史歆曾是岑彭的護軍,精通軍事,所以派遣吳漢率領劉尚及太中大夫臧宮率萬餘人前往討伐。吳漢進入武都,徵發廣漢、巴、蜀三郡兵圍困成都。後成都城破,史歆被殺。吳漢乘筏沿江而下巴郡,楊偉、徐容等惶恐解散,吳漢殺其大帥二百多人,將其黨與百家遷徙到南郡、長沙。

建武二十年(44年),吳漢病危。劉秀親臨看望,並問吳漢後事。吳漢道:“臣愚昧無知,只願陛下慎重不要輕易赦免罪犯而已。”吳漢去世後,劉秀賜諡號忠侯,併發北軍五校、兵車、甲士爲其送葬,效法大將軍霍光的喪禮。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