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遼東三傑”分別是那些人?他們的結局如何?

歷史上的“遼東三傑”分別是那些人?他們的結局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遼東三傑是指明末時期,在遼東奮勇抗金的三位傑出統帥。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遼東,指遼河以東地區,今遼寧省東部和南部。在明朝末年,圍繞着遼東地區,明朝和後金(清朝)展開了長期地較量。爲了抵抗後金(清朝)大軍的進攻,明朝不僅在遼東地區投入重兵,也派出了一流的武將。其中,就遼東三傑來說,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將領,這三人分別是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他們都是明末軍事統帥,在大明王朝在遼東抗擊後金入侵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及傑出貢獻,被後人尊稱爲:遼東三傑。不過,對於明朝末年的遼東三傑,結局卻是一個比一個淒涼。在遼東三傑中,有兩人被明朝皇帝斬殺,還有一人則誓死不願意投降清朝,所以被清軍殺害。並且,對於遼東三傑的命運走向,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魏忠賢勢力的影響。

首先,就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飛白,號芝岡,湖廣江夏人,明末將領。由推官擢御史,巡按遼東。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遼東,也即受到了明朝皇帝的重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以兵部右侍郎代楊鎬經略遼東,造戰車,治火器,浚壕繕城,守備大固。到了天啓年間,努爾哈赤率領後金大軍攻破遼陽,熊廷弼臨危受命,再任遼東經略,並參與了廣寧之戰。不過,在這場戰役中,熊廷弼因爲和廣寧(今遼寧北鎮)巡撫王化貞不和,終致兵敗潰退,廣寧失守。基於此,熊廷弼因爲廣寧之戰的失利,所以淪爲階下囚。當然,這還不是熊廷弼最終被斬殺的原因,因爲和東林黨關係密切,加上得罪了魏忠賢,所以熊廷弼遭到了魏忠賢的打擊和誣陷。

歷史上的“遼東三傑”分別是那些人?他們的結局如何?

天啓五年(1625年),熊廷弼被熹宗朱由校下令斬殺,並傳首九邊。崇禎二年(1629年),熊廷弼得以歸葬故里,諡襄愍。在熊廷弼之後,遼東三傑之一的袁崇煥也被明朝皇帝斬殺,當然,袁崇煥是被天啓之後的崇禎皇帝所殺。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貫廣東東莞石碣。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寧遠大捷等戰役中,袁崇煥立下赫赫戰功,成爲明朝抵抗後金(清朝)的中流砥柱。不過,因爲魏忠賢的打壓,袁崇煥一度辭官回鄉。在明思宗朱由檢,也即崇禎皇帝登基稱帝后,再次重用袁崇煥。雖然袁崇煥於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

但是,在此之後,不僅皇太極實施了反間計,也即離間了崇禎和袁崇煥之間的關係,魏忠賢的殘餘勢力,也開始集中誣陷袁崇煥。正所謂“三人成虎”,此時的袁崇煥也是百口莫辯。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朱由檢認爲與後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實則家無餘財。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袁崇煥因爲殺害毛文龍等行爲,確實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在抵抗後金(清朝)上,袁崇煥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清朝乾隆皇帝曾評價袁崇煥:“尚能忠於所事,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而在袁崇煥被崇禎皇帝斬殺後,培養、提拔他的孫承宗則被清朝大軍所殺。

歷史上的“遼東三傑”分別是那些人?他們的結局如何? 第2張

最後,孫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高陽(今河北)人。在明朝末年,孫承宗也是臨危受命,擔任薊遼督師,修築關寧錦防線,統領軍隊十一萬,收復失地四百餘里,還一度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除此之外,孫承宗還培養了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不過,因爲遭到魏忠賢的妒忌,孫承宗辭官回鄉。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進攻高陽,孫承宗率領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後,孫承宗堅決不歸降清朝,於是被清軍所殺,也有說法孫承宗是城破後自縊而死。所以,對於寧死不屈的孫承宗,後來的清朝也非常尊重,比如乾隆皇帝在位時,就爲孫承宗追諡“忠定”,這在歷史上無疑是非常高的諡號了。對於明朝末年的遼東三傑,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