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萬曆帝朱翊鈞在位時的明朝是什麼樣的?爲何多年不上朝?

萬曆帝朱翊鈞在位時的明朝是什麼樣的?爲何多年不上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翊鈞,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自從因爲幫着自己寵愛的妃子和最喜歡的兒子爭國本之後,遭到大臣們迎頭暴擊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很大。從這件事情之後,萬曆皇帝越來越少出現在公開的場合。

萬曆帝朱翊鈞在位時的明朝是什麼樣的?爲何多年不上朝?

作爲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長達四十八年,即位的時間中有着二十八年不上班的情況

和歷史上不少皇帝一樣,萬曆皇帝也經歷了一段前明後昏的人生政治生涯。

那麼這二十八年躲在後宮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到底是爲什麼?是因爲懶?還是貪圖美色?

因爲父親死得早,年僅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年紀輕輕就成爲了皇帝,在張居正等人的輔助之下,一條鞭法,考成法等的行政手段推行,爲明朝政治體制注入了一針興奮劑。

國家經濟富足,人民風氣自由,萬曆中興也成爲了晚明難得的閃光點。但是在師傅弟子兩個人的矛盾中,萬曆對張居正的態度由愛變恨。在解決了張居正去世之後的影響外,萬曆迎來了自己的親政。

剛開始的時候,萬曆相當勤政,是個勞模。比如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明朝疆土。推行實施萬曆新政,從上到下進行一系列改革。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還開創了“萬曆中興”的盛世局面。

但是很快因爲鄭貴妃兒子的降生,萬曆皇帝就動了換掉太子朱常洛,改立朱常洵的心思,甚至用賄賂大臣的手段,來達成目的。

然而,朱翊鈞的做法遭到了大臣們的激烈反對,甚至在後期,不少大臣紛紛辭官回家。

除了太子這件事情,朱翊鈞也時不時因爲別的事情和大臣吵架,甚至有一次在首輔申時行面前,怒斥手下臣子實在是狂悖:“人臣事君,該知道理。如今沒個尊卑上下,信口胡說。先年御史黨傑,也曾奚落我。我也容了。如今雒於仁亦然。因不曾懲創,所以如此。”

換個兒子搞不定,再加大臣們時不時找朱翊鈞擡槓,大臣們漸漸發現,朱翊鈞上朝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萬曆帝朱翊鈞在位時的明朝是什麼樣的?爲何多年不上朝? 第2張

在位48年,有28年不上朝,但王朝依舊正常運行,這在明朝是前所未有地,更在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是極其罕見的。

朱翊鈞在28年裏沒有去上早朝的原因,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但挖掘完萬曆定陵後,當考古學家打開朱翊鈞的棺材時,他們發現,“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還是屍骨復原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

在這幅骨架圖中,可以看到朱翊鈞下葬時穿着奢華。全身穿着一件繡有金絲的龍袍,腰間繫着一條玉帶,頭上戴着一頂帶薄紗翅膀的金冠。

除此之外,考古學家甚至從朱翊鈞的骨骼中發現了一項重大突破。在明代對鴉片的描述中,鴉片對人體有影響,經常被用於一些藥品和保健品中。

即使在那個時候,許多皇室和貴族都把鴉片視爲一種重要的藥物,並且朱翊鈞等皇親貴族都是直接吃鴉片,這就造成了朱翊鈞的身體看似肥胖,但其實虛得很。

除了在後宮大肆吸食鴉片之外,百無聊賴的朱翊鈞在牀笫之歡這方面也是毫無節制的。“怠於臨朝,勇於斂財,不郊不廟不朝者三十年,與外廷隔絕”。

甚至大臣在給萬曆的上書中就寫到,朱翊鈞已經“肝虛則頭暈目眩,腎虛則腰痛精泄”。身體虛,又加上和大臣關係不好,朱翊鈞自然而然也就消極怠工了。

在年紀輕輕的時候,朱翊鈞就說過自己感覺沒什麼精神經常,腰痠腿軟,甚至連遺囑都已經安排得妥妥的了。朝廷上一去,又得看見那些死氣沉沉,一臉嚴肅的大臣。還不如在後宮老婆孩子熱炕頭,哪有心思去朝廷上面?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萬曆除了自身是個大塊頭,他在行動不便的情況下,還有嚴重的腿疾。

小小年紀的時候,大家就發現朱翊鈞是個長短腿,後期的考古發掘,朱翊鈞骨骼也證明了朱翊鈞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

身體虛胖,又加上腿部疾病,天天大老遠地跑到太和殿去上朝,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所以朱翊鈞乾脆躲在後宮。

萬曆帝朱翊鈞在位時的明朝是什麼樣的?爲何多年不上朝? 第3張

朱翊鈞對大臣的指責,也曾解釋說自己身體不好。

根據明代申時行所寫的《詔對錄》記載,萬曆帝說自己:“腰痛腳軟,行立不便”、又說“足心疼痛、步履艱難”。

再加上古代的觀念之中,對皇帝和中央中樞機關的大臣個人形象,都是有嚴格要求的。

所以朱翊鈞這足疾,大臣們表面不說,但退朝之後,指不定哪個嘴巴大的對自己議論非非和嘲笑。

朱翊鈞從扳倒張居正之後的一段時間中,天天努力工作,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人,不想被揭短,再加上和大臣關係不好的朱翊鈞,從此君王不早朝。

萬曆雖然在一定方面做出政績,但《明史》中仍舊評價他說:“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他本可以大有作爲,但不曾想卻疏於朝政,貪圖享樂。可真謂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