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許攸被曹操所殺,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歷史上許攸被曹操所殺,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曹操是“唯纔是舉”的典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曹操是國人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偏偏是這個大家都知道的人,卻是最多面,最複雜的,真的很難用一個簡單的形象來概括曹操的形象。

曹操一生做過很多事,殺過人也救過人,寫過詩打過仗,你說他寬容吧,因爲許攸態度不恭敬就殺了他。

你說他氣量小吧,曹操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敗,論慘烈程度是超過赤壁的,張繡差點殺了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殺,猛將典韋戰死。

事後曹操還對典韋的死痛苦不已,就是這樣一個張繡,最後居然就投降了曹操,你說曹操爲了籠絡人心,不殺他也說得過去,可是曹操居然還和張繡成了兒女親家。

有如此容人之量,簡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偏偏就是這樣一個有容人之量的人,卻因爲許攸多次對他不敬,口出狂言,居然就殺了這個曾經自己的好朋友加官渡之戰的最大功臣。

這個看起來更不可思議,但曹操無論你是否喜歡他,都不得不承認,他不是個普通的人物,我們決不能用平常人的眼光來看他。

他不是阿Q那種,一朝權來掌,手持鋼鞭將你打的人,他手裏的權力,是爲他的夢想服務的,曹操不知道被多少人罵過,他絕不可能僅僅是因爲許攸傲慢的態度去殺他,

透過顯現看本質,曹操殺許攸,有着更深層次的矛盾,這個矛盾不僅貫穿曹操的一生,甚至還貫穿曹魏的命運,最後曹魏就是因爲這個矛盾亡了國。

要想弄清楚這個矛盾,先得從一份告示說起,這就是曹操發佈的有名的求賢令,裏面有這樣一句話,很是駭人聽聞。

歷史上許攸被曹操所殺,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說天下人但凡是身負侮辱之名,就是名聲很不好;見笑之行,很多人都笑話你;不仁不孝,但是有治國治軍之才的人,我都要用。

這就是曹操的用人標準,不管你的出身,不管你的名聲,只要你有能力,我就用你,我們看着這似乎也沒什麼,但是這在當時確實非常讓人震驚的一件事。

因爲東漢一直沿用的人才政策是舉孝廉,人才的標準非常看重出身,這也就是爲什麼袁紹要不停說起,自己四世三公家世顯赫的原因。

這在當時就是人才的標準,不是按能力,而是按出身,但曹操打破了這個傳統,宣稱不管你什麼出身,只要你有能力,我都用你。

這其實就是寒門是士族的鬥爭,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力重用寒門子弟,一時間讓曹魏陣營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

但是在那個門第觀念很嚴重的時候,你重用沒有出身的人,一定會遭到士族的反對,因爲這很明顯打破了他們的既得利益。

而許攸就是個典型的士族,年輕的時候跟袁紹曹操都相識,也算是個上層社會的人物,曹操別看他也跟袁紹混,但別人並不把他當士族,因爲他是宦官的後代,宦官和士族是多少年的死敵,所以士族勢力一直對曹操都是看不起的。

官渡之戰,許攸從袁紹出來投奔曹操,對曹操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至關重要,燒了烏巢糧食,袁紹很快就失敗了。

這是許攸的功勞,堪稱救命之功,都說官渡之戰後許攸飄了,動不動喊曹操阿滿這個小名,從他們自幼相識來看,這件事不算特別的過分。

而且更要注意一點的是,當時曹操還只是丞相而已,他和許攸名義上都是漢朝的臣子,許攸直呼其小名,雖然有不恭敬的嫌疑,但也說不上是多麼的違法禮法。

後來許攸在攻克鄴城中又立了大功,於是經常志得意滿地說,要不是有我,你們能從這門下過嗎,那副嘴臉得意極了。

就這?

歷史上許攸被曹操所殺,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第2張

是的,史書上,許攸最過分的事情無非就是這樣的口吐狂言而已,這樣的話曹操殺他是不是草率了一點呢。

事實上一點也不草率,曹操是要殺雞給猴看,鄴城是袁紹的重要城池,爲了表示統治河北地區的決心,曹操準備把自己的大本營從許昌遷到鄴城。

曹操遷都目的就是爲了要籠絡士人,告訴他們河南河北一視同仁,但籠絡人心這種事,不是一味寬容就行,適當的時候,還是要秀一秀肌肉。

許攸非得往槍口上撞,曹操殺許攸算是對鄴城的一種警告,從此這裏的主人姓曹了,更是做給當時的士族人羣看,表達了曹操的用人策略。

許攸被殺了,但曹操和士族之間的鬥爭卻一直持續,至到死這事都無法解決,最終曹丕繼位,但沒了曹操的權威,曹丕根本玩不轉忠於曹操的青州兵,最後乾脆解散了他們。

這標誌着,曹魏用人策略的轉變,最終慢慢地摒棄了原有的策略,重新確立了士族的地位,並建立了九品中正法,把士族的的利益用法令的形式固定下來,從此士族掌握了做官途徑,對曹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主要是這些士族們看重出身,一看曹家根本不是什麼士族,曹家人血統一點也高等,所以後來掌握了士族的代表人物,司馬懿和他的後代,就把曹魏的政權給篡了。

整體來說,許攸之死,跟他嘴欠有關係,但這並不是決定性因素,真實的原因是因爲許攸士族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