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八爺黨聯合隆科多和旗主逼宮 他們爲什麼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八爺黨聯合隆科多和旗主逼宮 他們爲什麼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知道八爺黨和十三爺,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賞識。十三爺病入膏肓,八爺黨聯合隆科多以及關外旗主的時候,他們爲什麼不敵十三爺?

在康熙朝時期,隨着太子胤礽的兩次被廢,朝中一度出現九王奪嫡的現象。其中,以胤禩爲首的“八爺黨”與以胤禛爲首的“四爺黨”競爭最爲激烈。最後四爺黨勝出,胤禛即位,是爲雍正皇帝。

而在《雍正王朝》中,一段關於八爺黨聯合關外旗主王爺,打着“恢復祖宗禮法”的口號,對欲推行“攤丁入畝”等新政的雍正皇帝進行逼宮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本來,雍正在八爺黨的建議下,調八位旗主王爺進京幫忙整頓旗務,可萬萬沒想到是,這竟然是八爺黨設下的圈套。

此前,八爺黨已經爲此次逼宮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包括拉攏雍正的兒子弘時,此次逼宮成功之後,目的就是擁立弘時登基,代替雍正成爲新的皇帝。同時,八爺他們還暗中勾結八位旗主王爺,並在旗主王爺進京的當晚就接管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防務,掌握了部分的兵權。

八爺黨聯合隆科多和旗主逼宮 他們爲什麼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這次,八爺黨是接受了上一次雍正剛即位時,十三爺胤祥馬上掌握了豐臺大營兵權的教訓,他們所以這次就先佔了先機。而且,此時八爺他們覺得十三爺已經病病歪歪的,身體大不如從前,沒有精力與能力了。同時,八爺黨還爭取到了九門提督隆科多的支持。朝廷上,大多數大臣也倒向了八爺黨。八爺黨暗自慶幸,覺得這次肯定會勝券在握了。

在第二天朝會上,八爺黨提出八王議政的觀點,想架空雍正。朝堂上脣槍舌劍,氣氛十分緊張。八爺黨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話裏話外那就是雍正沒有能力,他們要“恢復祖宗禮法”。大臣們要麼附和八爺黨的提議,要麼就像是啞了一樣不說話。新科狀元出來據理力爭,結果被辯駁地說不出話來。而此時的張廷玉據理力爭,算是與八爺黨打了一個平手。

但千算萬算,總有失誤的時候。八爺黨的陰謀被雍正的兒子——弘晝敏銳地覺察到了,他在上朝前告訴了十三爺胤祥。十三爺這位鐵帽子王,雍正的好兄弟,好幫手,雍正王朝的二把手,他總能力挽狂瀾。十三爺立即去了豐臺大營。他明白,兵權纔是最重要的,這次勝敗就看此舉了。

八爺黨聯合隆科多和旗主逼宮 他們爲什麼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第2張

什麼是豐臺大營?爲何此地如此重要?我們來看一下:

豐臺大營是供衛國都安全的野戰隊,大多是八旗子弟,是當時北京衛戍非常重要的部隊之一。豐臺大營駐紮了12營大軍,一共六千多人,多的時候可以達到兩萬到四萬多人,戰鬥力非常強大。豐臺大營的最高統帥爲豐臺大營提督,由皇帝親自任命,並且直接效忠聽命於皇帝。

《雍正王朝》中此處的橋段,其實在現實情況下是不會存在的。這麼重要的地方,不是一般人所想操控就能操控的了的。當然,他們當時說是矯詔,試想,當時八爺有何德何能,就能達到自己通過八位關外旗主王爺就操控了豐臺大營?但我們還是按照這個設計來繼續來分析。

八爺黨聯合隆科多和旗主逼宮 他們爲什麼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第3張

其實,雍正繼位之後,就一直防範着八爺黨,雖然冊封了八爺胤禩爲總理王大臣,但是,他已經被雍正的心腹人物所密切注意,比如十三爺、張廷玉、隆科多和馬齊等人。而此時,隆科多也在密切注意動向,他隨時會隨風而動。

十三爺的軍事能力是在血水中洗禮出來的,他的帶兵打仗的能力與十四爺一樣厲害,他們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且十三爺人仗義,結交了很多忠於自己的軍官和士兵。別說是十三爺親自到,就是十三爺一句話,大家都會義無反顧地聽從他的安排,豐臺大營的提督自然是聽從十三爺的號令。

就這樣,十三爺把豐臺大營的兵權重新奪回了手中,然後匆匆回到朝堂上。聰明的隆科多一看十三爺來了,就明白了事情已經沒了挽回的餘地,他腳底抹油,溜了。爲什麼溜了?他不想趟這趟渾水了,他怕八爺逼着他表態,他也怕十三爺的威嚴。

到此爲止,八爺黨的陰謀隨着隆科多的離去和十三爺的到來,而被提前終結。那麼爲什麼八爺黨會敗給生病的十三爺和雍正呢?

一、八爺雖然站在“恢復祖宗禮法”的制高點,爭取了隆科多的加入,但是隆科多並沒有真正加入進去,他只是不想得罪八爺,只是在和稀泥。

二、看似八爺黨聯絡了八位旗外王爺的支持,但是大家大多不明真相,心也不齊。在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之後,八爺就成了孤家寡人。

三、弘晝及時把情況反饋給了十三爺,讓十三爺有時間去準備奪取豐臺大營的兵權。

四、十三爺一呼百應,在部隊裏有足夠高的威嚴,大家都聽十三爺的號令。

綜上,所謂的八爺黨聯合隆科多以及關外旗主的“鬧事”只不過是一個小插曲罷了,十三爺雖然身體不好,但是威嚴依舊在。八爺雖然人數衆多,但卻如同一盤散沙,心不齊。陰溝裏是翻不了大船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