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房遺愛暗中謀反到底是因爲什麼?究竟是什麼原因

房遺愛暗中謀反到底是因爲什麼?究竟是什麼原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永徽四年,唐朝爆發一次謀逆案——房遺愛謀反案。以上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爲大家一一揭曉。

房遺愛,房玄齡二子,歷任太府欽、右衛將軍、房州刺史,曾跟隨唐太宗出征高句麗,立下赫赫戰功。說到房遺愛,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老婆“高陽公主”。貞觀二十二年(648),房遺愛迎娶唐太宗十七女“高陽公主”,成爲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愛婿。不過這駙馬可不好當,沒有實權不說,公主還不能得罪,尤其唐朝駙馬更是如此。據傳高陽公主與太宗脾氣相投,深得太宗喜愛,婚後更是恃寵驕縱,行爲不檢,因沸沸揚揚的皇家金枕失竊一案被發現與辯機和尚私通。唐太宗知曉後直接腰斬了辯機和尚,杖殺公主婢女數十名,可以說房遺愛這頂綠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永徽四年(635)房遺愛參與荊王李元景謀反案被告破,牽連皇親貴胄數十人,最終被下令賜死。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原本就家世顯赫的房遺愛暗中謀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還是因爲頭上這頂驚天綠帽對李氏家族懷恨在心?事實上歷史從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風月之事也只關乎風月而已。

房遺愛暗中謀反到底是因爲什麼?究竟是什麼原因

事情還要從貞觀十七年(643)講起,齊王李祐起兵謀反失敗被唐太宗李世民賜死,緊接着太宗先廢除了太子李承乾,後廢除魏王李泰,在晉王李治和吳王李恪之間遊移不定,最終在長孫無忌的鼎力支持下立了李治爲太子。受後世影視文學作品的影響大家對於李治的印象似乎都很溫和,認爲李治性格軟弱可欺,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真實的李治政治手段高超,城府極深,溫和親仁的外表不過是他年紀尚小實力不穩的僞裝而已。唐高宗李治十五歲被立爲太子,滿朝文武中根本沒有可用的班子,只能仰仗親舅舅長孫無忌一派,而長孫無忌也正因如此才力挺李治爲帝,此種情形下的李治不得不低頭伏小,僞裝是他最好的選擇。

貞觀二十三年(649)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長孫無忌身爲三朝元老,更是皇帝的親舅舅,一時間風頭無兩,朝野上下被他治理得噤若寒蟬服服帖帖。丞相權力獨大,任誰做皇帝都不會甘心,想當然李治也是如此,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而永徽謀反大案正是唐高宗李治與長孫無忌甥舅間鬥法的結果。

永徽四年(653)高陽公主狀告大伯子房遺直不顧倫理綱常對自己無禮,此事關乎房家名譽,加上高陽公主是李治親妹身份特殊,李治便請舅舅長孫無忌親自審理此事。後經調查發現,高陽公主此舉不過是因爲房玄齡死後房遺直一人繼承爵位,而二房的房遺愛一無所有,便出此下策希望借誣告來除掉房遺直。此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永徽三年(652)高陽公主便攛掇房遺愛與房遺直爭奪遺產鬧得十分不愉快,高宗李治就曾把兄弟兩人都貶了職,不成想第二年就鬧出更大的笑話。也正是上次遭李治貶職後房遺愛便心有不滿,漸起反心。事實上房遺愛一直以來是魏王李泰門客,也是李泰一派核心人物之一,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奪嫡雙雙被廢,晉王李治繼位了,這讓他大失所望,況且李治與自己也並不親厚,政治上的失勢和打壓使他更想另起爐竈了。而與高陽公主兩人的密謀和誣告不過是爲下一步起事做更萬全的準備而已。

房遺愛暗中謀反到底是因爲什麼?究竟是什麼原因 第2張

事已至此,房遺直想要假裝兄弟二人心無嫌隙已經不可能了,各方考慮後,爲表忠心,房遺直在審問中直接牽扯出房遺愛、高陽公主、薛萬徹和李元景等人意圖謀反一事。此事一出,正好給長孫無忌打壓敵對黨派的藉口,於是長孫無忌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硬生生牽扯進吳王李恪,憑空生出一場大案。房遺愛是駙馬,薛萬徹也是駙馬,李元景是李治叔叔,高陽公主是李治姐姐,李恪更是李治的哥哥,牽連數十人全部是皇親貴胄,沒料到長孫無忌竟然把所有人都賜死了,連高宗李治親自求情都不管用。借永徽大案之名長孫無忌將自己的反對派一網打盡,但李治也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小孩了,現在的他羽翼漸豐,也正是因爲這件事讓李治明白長孫無忌已經無限接近於膨脹不得不出手了。

不久之後,李治貶詆顧命大臣褚遂良,長孫無忌陣營便開始崩潰,隨後李治示意手下許敬宗、李義府等人補刀,長孫無忌被流放黔州自縊身亡,樹倒猢猻散,長孫一黨很快就消亡了。《舊唐書》裏對長孫無忌的死並無同情“太宗諸子,吳王恪,濮王泰最賢,而爲無忌所嫉,離間父子,遂爲豺狼。而無忌破家,其陰報也歟?”回過頭看這場震懾朝野的永徽謀反大案,細節撲朔迷離,歷來衆說紛紜,至今學術界仍然爭論不休,但本質還是皇權與相權的鬥爭,只能大概推測高陽公主在高宗李治繼位後作爲前朝公主禮遇漸薄,心中的不平衡感和怨氣唆使她和房遺愛等李泰舊黨一起謀反,同時房遺愛本身受到打壓鬱郁不得志自然也就不謀而合。只可惜了被牽連的吳王李恪等人無辜受累,在武則天時期才得以平反。

房遺愛暗中謀反到底是因爲什麼?究竟是什麼原因 第3張

房遺愛牽扯進永徽大案不過是政治站隊錯誤後權力鬥爭的犧牲品,也是房氏一族日薄西山的一瞥。雖然房氏一族各個子女無一例外都攀龍附鳳、官居要職,但如此一來人脈關係更加的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容易牽連生事,家大業大同時也容易遭人忌憚,房家的傾覆早已埋下伏筆。回到高陽公主與房遺愛本身,《舊唐書》記載高陽公主與房遺愛兩人婚後育有數子,可見夫妻二人並不像外界傳言那般不和,起碼這兩人的政治意圖是合拍的。況且辯機與高陽風月迷案《舊唐書》並無記載,最早出現可考的史料是宋朝時期,現代專家考究發現兩人可能根本沒有見過面,房遺愛的大綠帽很有可能是後世虛構的。唐朝風氣開放不假,確實也有不少爲人津津樂道的風月故事,歷經千年早已面目全非,其中細節只有取其信者擇之。

縱觀貞觀、永徽兩朝《舊唐書》裏關於高陽公主和房遺愛的記載與《新唐書》不符之處太多,仍需要進一步的證據才能定位兩人的形象。兩人的結合,只能說是時代的造就,唐初剛建國根基不穩,嫁公主無疑是拉攏功臣門閥的最佳選擇,而房玄齡位極人臣,二兒子尚公主對房家也百利無一害,這時起高陽公主和房遺愛的命運已不由自己掌握了,手握重權的駙馬是皇帝老丈人不想看到的,他們兩人的命運就只能是富貴閒人。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只嘆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啊。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