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杜審言的狂傲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得仕途之路如何?

杜審言的狂傲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得仕途之路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杜審言,字必簡,襄州襄陽人,出身於京兆杜氏,他頗有才華卻恃才傲世,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爲“文章四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初唐狂人杜審言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初唐時期,有位狂人曾對外放言:“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了不得,他說他的文章,文采好到屈原、宋玉只配給他做跟班,他的書法,王羲之看了也會拜服——服不服不知道,我們只知道從此世間多了一個成語“衙官屈宋”。

這位語出驚人的狂妄爺,就是初唐狂人之一:杜審言。

想到“語不驚人死不休”,你一定會問,這不是出自杜甫嗎,以至於後人把這當成詩聖作詩的座右銘,沒錯,杜審言就是詩聖杜甫的親祖父,要不怎麼說他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爺爺”呢。

杜審言的狂傲性格,與他自身的成長環境不無關係,一來家世好,二來才學也好,絕對是好劇本的開端,可惜就栽在個性張揚,過於自傲,歐陽修所言“恃才高,以傲世見疾”。

杜審言出生在湖北襄陽,祖上是京兆杜氏,這京兆杜氏,是中國古代一個以京兆郡爲郡望的著名士族,漢朝時期的俗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說的就是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結束三國爭霸的西晉名將杜預就是杜家先祖,杜預的次子遷居湖北襄陽,杜審言就是這支的後裔,後因父親到河南鞏義做縣令,才全家從襄陽遷入鞏縣。

杜審言的狂傲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得仕途之路如何?

杜審言出生時間已經不可考,大約是貞觀十九年,即公元645年,自幼好學,才能過人,咸亨元年唐高宗時期考取進士,入朝爲官。時人把他與蘇味道、李嶠、崔融並稱“文章四友”,堪稱當代四大文豪。我們先來看一首杜審言的代表詩作《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晉陵,就是今江蘇常州,彼時杜審言在鄰縣江陰任職,與同僚陸某經常同遊唱和,友人陸某的《早春遊望》原詩已不可考,但杜審言這首和詩卻流傳了下來,可見其好。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這一句一千多年來打動了多少遊子的心啊,的確只有出門在外謀生的遊子,纔對天氣、物候的變化比較敏感和在意,那是因爲與心裏的家鄉記憶有着對比。江南春早,同一時節,家鄉的草木還未萌發,所以才“驚”,無形中透露了內心深處隱藏着的思鄉情緒。

接着後面描述了一幅早春風光圖:春天是從東面海上旖旎而來的,旭日東昇,雲蒸霞蔚,梅花柳樹這些正月裏的季候花木,在中原地帶還是踏雪尋梅、遙看柳色之時,渡到江這邊,江南卻是梅紅柳綠、花草盎然,和煦春風裏,黃鸝鳥啾啾囀囀,悅耳歡鳴,晴朗陽光照射下,清清水波中的水草搖曳,綠萍已由嫩綠轉成了深綠……

這一派琉璃春光,從海上到水鄉,從天空到地下,從樹上到水中,有光,有影,有色,有聲,一片晴暖明媚的春景躍然紙上,但每一句都隱含了無形的對比,暗示江南物候比家鄉春來早,處處驚新正是因爲時時懷舊。

最後一聯畫風突變:“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春景如畫裏忽然聽見朋友的詠歌,悠悠古調擊中了內心,終於觸發了隱忍的歸思,差一點淚灑衣襟。

杜審言的狂傲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得仕途之路如何? 第2張

短短四十個字,歷歷如畫,字字錘鍊,結構精妙,情感飽滿,把遊子眼中異鄉繽紛陸離的春光美,和遊子心中對家鄉的深深眷戀情,都淋漓盡致地表達到位了,無愧爲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連性格低調沉穩的杜甫也曾爲他的狂傲祖父加冕:“吾祖詩冠古”,明代文藝評論家胡應麟也稱讚杜審言是“初唐五言律詩之首”。

這杜審言的確有才,所以一不留神就恃才傲物,大言不慚。“文章四友”裏的其他三位也都是響噹噹的大才子,李嶠的詩家喻戶曉,還兩度爲相;崔融是太子李顯的老師,才學不可謂不高;蘇味道才華橫溢,詩文一流,只是爲官平庸,他還是才華更橫溢的蘇東坡的先祖。當然,此時我們不比較後人,比較的話,說不定狂人杜審言會從棺材裏跳出來說:“沒有我孫杜甫的詩供你們子孫學習,還指不定有沒有東坡西坡呢!”

這三位不一般的人物,杜審言除了與崔融尚有交情,其餘並未放在眼裏,史書上記載,蘇味道做天官侍郎時,相當於我們現代做文化部負責人,此時杜審言是部裏的一般官員,有一次參加官員的預選試判,出來後杜審言對人說:“味道必死!”聽者驚問何故?答曰:“彼見我判,必羞死!”衆人倒,這是對自己的才華有多大的自信啊,他的判詞好到驚天地泣鬼神啊蘇味道見了要羞愧而亡?!或許這也是才子朋友間的狂妄玩笑,蘇味道並未放在心上,但是杜審言經常這樣口無遮攔、出言不遜的性格,難免會給人以自負傲慢的印象,容易遭人嫉恨,最終招來了血光之災——

杜審言的狂傲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得仕途之路如何? 第3張

公元698年春,也就是武后聖曆元年,杜審言被貶吉州司戶參軍,相當於地方財政局的副職。臨別時宋之問、陳子昂都賦詩作序與他送行,這在《舊唐書》裏有記載。杜審言帶着滿腹才學,孤傲地上路了。

吉州就是古廬陵,現江西吉安所在地,杜審言從洛陽城裏的京官下放到地方做了七品副職,頂頭上司是郭若訥,吉州司馬是周季重,這兩位都是朝廷的蔭封官,也就是拼爹來的官位,靠科舉爲官的大才子杜審言,如此狂傲的性格,又怎麼會把不學無術的拼爹官放在眼裏?

杜審言自恃才高,一來就把頂頭上司惹毛了,與同僚也多有不睦。蔭封官們心裏眼裏也是不把科舉官當回事的:天下是我老子們打下來的,你們舞文弄墨的窮書生有什麼資格同我們論天下?財政局長陳若訥在下屬杜審言那裏傷了面子,就找到副市長周季重告狀,周季重也因爲被杜審言看不起而記恨在心,早就想除之而後快,於是倆人一番設計,羅織罪名把杜審言投入大獄,定了死刑。

這倆什麼來頭,這麼囂張?單說周季重,乃臨川公主的第四個兒子,臨川公主的母親,就是李世民的韋貴妃,這麼一捋,李世民就是周季重的外公啊,沾着皇親國戚呢。

當時隨着杜審言一同到吉州生活的是二兒子杜並,年僅13歲,一聽老父親有性命之憂,便茶飯不思,悲憤不已,暗中謀劃着要替父報仇,終於等到一個機會,在699年7月12日,周府舉行酒宴時,趁機混入府內,在周季重酒酣之際,突然抽出袖中暗藏的匕首對着仇人一頓猛刺,府內官兵立馬圍了上來,亂刀將其砍死。

這個爆炸性的新聞隨即傳遍坊間,杜併成爲大唐年紀最小的刺客英雄。周季重因爲傷勢嚴重,不久後也不治而亡,臨死前留下一句話:“審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訥故誤我。”那意思,如果早知道杜審言有孝子就不敢隨意加害他了。

古人對孝道極爲推崇,13歲小兒爲父報仇刺殺權貴,此等孝心,得到社會各界認可,也驚動了朝野,許國公親自寫下墓誌銘,武則天的御用寫手劉允濟撰寫祭文進行旌表,杜審言也被武則天重新召回啓用。

杜審言因爲自己的處世性格,賠進去一個兒子才保住性命,或許悔不當初,由此改變了不少,武則天並未多計較皇家外戚被刺殺的事,重新啓用並重用了他,爲謝恩,杜審言“蹈舞以謝”,並奉命寫了《歡喜歌》,武后非常滿意,授爲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員外郎。

所幸杜審言的大兒子杜閒,也就是杜甫的爹,並沒有跟隨父親去吉州,要不然,說不定就跟杜甫他二叔一起赴死替父報仇去了,我們的詩聖杜甫就連出生的機會也沒有了。

杜審言的狂傲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得仕途之路如何? 第4張

杜審言對武則天的重新任用充滿感恩,也就跟武后寵幸的張易之走得近了,這也是悲劇的伏筆。公元705年“神龍政變”,張易之被殺,武則天被迫退位,被認爲與張氏兄弟有關聯的杜審言、蘇味道等都受到了牽連,杜審言被流放峯州(今越南境內),這時已是他人生最後幾年的時光。

流放途中,渡湘江南行時,留下這首絕美傷情的詩作《渡湘江》:

遲日園林悲昔遊,今春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春日遲遲,風光依舊,園林裏鳥語花香,與往昔一樣,可如今在我眼裏又不一樣,這個春天的花鳥,都充滿了邊愁,可憐我這京國人,要去那南部蠻荒之地,不如這湘江水啊,向北流。

彼時長安、洛陽這些北方城市是繁華髮達地區,南部還是沒開發的“蠻夷之地”,南北方差異很大,更何況還是流放到越南那麼偏遠的南方,所以流放途中,看見湘江滾滾向北奔流,也充滿了羨慕,也許心裏在想着,時光永遠回不去了,北方的家,恐怕也是難再回了。

世事兩茫茫,相繼傳來文章四友中蘇味道和崔融的死訊,讓人感懷神傷。許是朝廷惜才,召回了杜審言,任國子監主薄、修文館直學士,直到病逝。病重臨終前,宋之問和武平一等人去看望他,病入膏肓的才子還是忍不住口出狂言皮了一把:“甚爲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老天爺這小子啊把我害苦了,我無話可說,不過呢,我活着吧,才華老壓着你們出不了頭,如今要死了也好,只是遺憾找不到可以替代我的人啊——估計衆人聽了也只能面面相覷,腹誹:這話我沒法接。

一代狂人杜審言卒於公元708年,四年後,杜甫出生,隔代遺傳到了作詩天賦,日後那句傳世佳作“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否有其祖父之風?所以杜甫曾言“詩是吾家事”,說作詩是杜家的傳統手藝,真也不爲過。

觀其一生,杜審言雖才華過人,但狂傲張揚,這性格做文人是獨具個性,在官場就得翻車,孔聖人教誨的“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他根本沒在乎,論語有云:“一言以興幫,一言以喪邦”,更何況爲官說話,慎之又慎,杜審言名字是“審慎而言”,偏偏口不擇言,完全是由着性子反着名字來,像是個命運的超級玩笑。

放到現代,杜審言這樣有個性的文人墨客,或許屬於率性而爲、真性情的有趣人,但如果是在職場,可千萬別學他,在職場管不住嘴是大忌,言論自由不是沒有邊界的,說話不饒人,就是自己給自己埋雷,況且,即便才華蓋世,終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出言不遜未必是真強者,竊以爲,君子和順而不遷就,纔是真正強者應有的姿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