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主父偃極受漢武帝器重,最後卻被族誅,是爲何?

主父偃極受漢武帝器重,最後卻被族誅,是爲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武帝爲了鞏固中央集權,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諸侯國越分越小,漢武帝再趁機削弱其勢力。西漢自文、景兩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一直是皇帝面臨的嚴重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主父偃出身於臨淄貧寒之家,因受齊地儒生排擠,先後北遊中山、趙、燕等諸侯國,均未受到禮遇,後於元光元年(前134年)至長安,通過上書漢武帝劉徹,被召見後拜爲郎中,後因受漢武帝器重,而於一年內連升謁者、中郎、中大夫,而著名的“推恩令”便是出自主父偃之手。可就是這麼一位備受漢武帝器重的大臣,卻最終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這又是爲什麼呢?

主父偃之所以下場悲慘,與其性格缺陷有直接關係

主父偃極受漢武帝器重,最後卻被族誅,是爲何?

翻閱主父偃的生平,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那便是其最終的下場,與其性格和行事作風有着直接關係。個人認爲,主父偃的下場之所以如此悽慘,主要源於其性格的兩大缺陷。

1、行事乖張:處理不好人際關係。這可以說是其性格之中的一個最大缺陷,早年在齊地遊學之時,齊地的讀書人便都討厭排擠他,後來又娶了燕國、趙國、中山國,結果仍然不受待見。雖然最後受到了漢武帝重用,但由於早年受苦太多,飛黃騰達後竟然開始變本加厲的索取,利用他人懼怕自己的特點,開始瘋狂的斂財,誰送他都敢收,而且到處樹敵,上至諸侯王,下至朝中大臣,見誰告誰,見誰寫誰的奏章,結果搞的朝堂內外到處都是敵人。

2、睚眥必報:得罪的人太多。人常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可主父偃卻是睚眥必報,這與早年秦國的宰相范雎極爲相似,無論誰曾經得罪過他,一旦飛黃騰達之後,都要加倍的奉還給他們。例如他被任命爲齊相之後,重回齊地的他也算是衣錦還鄉了,因而大家都不遠千里的去迎接他,結果主父偃到了齊國之後,便把他的哥哥弟弟、賓客、故交、朋友全部召集了起來,直接言明,曾經你們看不起我,如今見我升官了,卻都跑來迎接我,念在我們曾經的交情份上,我也不能沒有表示,於是拿出五百金往地上一灑,表示這些錢你們哪去,從此以後我們就不要往來了。好傢伙,這直接就是給別人一點餘地都不留,如此性格,豈能不得罪人。

如上,主父偃的這種性格,導致其雖然備受漢武帝重用,但卻已經是處處樹敵,一旦有事發生,那麼必然會被大家羣起而攻之,大家趁機落井下石,最終的結局就是,不死也不行。

主父偃被殺的直接原因,間接逼死齊厲王劉次景

此事還得從齊厲王劉次景的婚姻說起,其母親紀太后爲了讓紀家世世代代都享榮華富貴,便將齊厲王的表妹許配給了他,但齊厲王卻並不喜歡這個表妹,導致夫妻兩人之間的關係極爲緊張,於是紀太后便讓齊厲王的姐姐去幫助自己處理好齊厲王的後宮問題。

紀太后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讓齊厲王的姐姐去將齊厲王和後宮的宮女隔絕起來,只要齊厲王和宮女們沒有了來往,那麼其身邊也就只剩下了自己的表妹,到時兩人的關係必然緩和。結果呢?齊厲王倒的確是和宮女們沒有了往來,但和表妹的關係卻並沒有緩和,反倒是和自己的姐姐搞在了一起。

與此同時,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有個外孫女名叫金娥,隨着金娥逐漸長大,王太后便想着將其嫁給哪位諸侯。王太后身邊有個齊國出身的宦官徐甲,爲了討好王太后,便表示願意前往齊國說服齊厲王迎娶金娥,王太后一聽便喜上眉梢,畢竟當時齊國乃是比較大的一個諸侯國,於是便讓徐甲動身前往齊國。

主父偃極受漢武帝器重,最後卻被族誅,是爲何? 第2張

而就在徐甲前往齊國之前,主父偃得知了這個消息,便找到徐甲說,如果事情順利,那麼也請將我的女兒送入齊厲王的後宮。徐甲也知道主父偃正得皇帝寵信,再加上此事不過是個順水推舟的事情,便滿口答應了下來,主父偃對此自然是極爲滿意的。

徐甲抵達齊國後,便先行放出口風,想要試探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紀太后一聽就惱了,好傢伙我這邊還沒搞定的,你再送來個太后外孫女,如此一來還有我紀傢什麼事。於是,紀太后便以齊厲王已經有了王妃和嬪妃爲由,拒絕了徐甲的提議。

徐甲辦砸了差事,自認無法像太后交代,便謊稱自己已經說服了齊厲王,可是卻有一個擔心,那便是害怕燕王劉定國的事件重演。要知道,當初燕王劉定國便是因爲生性淫亂,不僅與父親的姬妾通姦,強奪弟媳爲姬妾,而且還與三個女兒通姦,結果最終被漢武帝處死國除。徐甲此舉便是在提醒王太后,齊厲王也有亂倫淫亂之事,王太后一聽便下令以後絕不再提將外孫女嫁到齊國的事情。

按理說此事到此也就解決了,畢竟王太后都已經放棄這個想法了,可誰知主父偃卻不肯善罷甘休,他認爲齊厲王這是不給自己面子。爲了達到報復齊厲王的目的,便給漢武帝說,齊國極爲富庶,每天僅僅是貿易稅便達到了千金,因此不能將此地分封給皇帝親兒子和親弟弟以外的人,而且齊國早在呂太后時期便曾爆發叛亂,“七國之亂”時齊孝王也曾想叛亂,現在又出現亂倫事件,因此必須查明不可。

漢武帝聽罷,便於元朔二年(前127)任命主父偃爲齊相,讓其前往齊國查明此事。主父偃所謂查案,其實不過是爲了找機會扳倒齊厲王罷了,因而抵達齊國之後,便將曾經帶齊厲王到其姐姐住處的宦官抓了起來,然後想方設法的讓這些宦官在供詞中將齊厲王牽扯進去。與此同時,主父偃又故意將漢武帝命自己徹查齊厲王亂倫之事泄露給了對方,齊厲王聽後就害怕了,再加上還有燕王劉定國這個前車之鑑,重壓之下,齊厲王劉次景竟然就此服毒自盡了,因其死後無子,齊國便也就此被除國。

齊厲王之死,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尤其是各地諸侯王,對此極爲敏感。要知道,“推恩令”本就是出自主父偃之手,而其又先行舉報搞死了劉定國,廢除了燕國,如今又逼死了齊王劉次景,齊國又被廢除,這不得不讓諸侯王們懷疑主父偃的真正目的。

主父偃極受漢武帝器重,最後卻被族誅,是爲何? 第3張

而在當時的各位諸侯王中,最慌的可就算是趙王劉彭祖了,畢竟燕王和齊王都是因亂倫而被廢殺,而趙國太子劉旦也與其女兒及同母姊通姦。因此,當齊王自盡的消息傳來後,趁着主父偃還沒有返回京城的機會,趙王直接就跑到漢武帝面前去告狀了,明確指出主父偃犯了貪污受賄和謀害齊王兩大罪狀。

於是,漢武帝便命人將主父偃抓了起來,主父偃心裏很清楚,趙王告發自己的兩項罪名中,受賄雖然有罪,但卻罪不至死,而害死齊王之罪卻是可大可小,一個處理不慎便可能就此被殺。因此,主父偃只承認自己受賄,而堅決不肯承認害死齊王。

前文說過,主父偃極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再加上又得罪了太多的人,其受寵之時大家還懼他三分,如今被下了大獄,大家自然紛紛落井下石。雖然當時漢武帝並不打算殺死主父偃,但身爲副相的御史大夫公孫弘卻對漢武帝說道,“如果不處死主父偃,那麼就無法向天下交代”。

對於漢武帝來說,主父偃固然是個重臣,但比起天下的穩定來說,也就算不得什麼了。雖說經過“七國之亂”,各諸侯國實力已經損失慘重,但也並不是說諸侯王就沒有了反抗的力量,此時天下諸侯王本就因“推恩令”而對朝廷產生了猜忌,如今又有燕王和齊王先後因主父偃而死,如果不將主父偃嚴懲,豈不是等於告訴天下諸侯,漢武帝這是下定決心要削藩了,漢武帝可不想再來一次“七國之亂”。

因此,漢武帝爲了消除諸侯王們的疑慮,最終還是下令族誅了主父偃。而主父偃生前得罪的大臣們也是紛紛落井下石,而曾經的數千賓客,也沒有人願意爲其收屍,只有洨孔車一人將其收斂埋葬,由此也可見主父偃做人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