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盤點:春秋戰國時期君主的各種奇葩死因

盤點:春秋戰國時期君主的各種奇葩死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諸侯的死法千奇百怪:有掉到糞坑裏被屎尿憋死的,有被兒子軟禁在宮裏活活餓死的,也有在舉鼎時肌肉拉傷暴斃的。當時的史官不論是什麼奇葩死法他們都會如實記錄下來。所謂時逢亂世,春秋戰國時期的君主連壽終正寢都成了一種奢望。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盤點:春秋戰國時期君主的各種奇葩死因

不過,在東周時期,也並不是每位國君的死因都是明確的。例如,陳桓公的死就比較撲朔迷離,史料上的記載語焉不詳。

《春秋左傳》記載:“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陳侯鮑卒。”

《史記》有云:“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鮑卒。”

表面上看,陳桓公同志的死亡記錄中規中矩,可讀起來偏偏讓人覺得比較矛盾。

通常來說,史料中記載的死亡信息,都會將日期標明。打個比方來說,齊桓公死的時候,史官便如實記錄:“冬十月乙亥,齊桓公卒。”乙亥說的就是初七這天。

然而,不論是《左傳》還是《史記》,在描述陳桓公死亡時都給出了兩個日期。難不成,一個人會死兩次嗎?甲戌這天死一次,己丑這天死一次,顯然是不可能的。

對此,《穀梁傳》有一個模糊的解釋:“正月甲戌、己丑,陳侯鮑卒。鮑卒,何爲以二日卒之?陳侯以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舉二日以包也。”

盤點:春秋戰國時期君主的各種奇葩死因 第2張

這是在說什麼呢?

陳桓公在甲戌這一天走丟了,大家在己丑這天才找到他,只不過,這時的他已經成了一具屍體了。由於當時法醫的技術不怎麼高明,所以沒有辦法判斷陳桓公究竟在哪一天嚥了氣,也不清楚他的死因是什麼。唯一能確定的,是陳桓公死在了甲戌到己丑這一時間週期裏,所以嚴謹的史官不得不將這兩個日子同時收錄進了文獻。

這個解釋給出來,讓人更摸不着頭腦了。一個好端端的大活人,怎麼就走丟了呢?

甲戌是十二月二十一日,己丑則是正月初六。據此算來,陳桓公走失了十七天,這其中又發生了什麼呢?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走丟了,這件事在當時並不會引起軒然大波,在講究出身門閥的東周時期,相信死個把人不算什麼大事。偏偏走丟的,是陳國諸侯,天子的卿士,這就是一宗大案了。《公羊傳》向我們透露了一樁祕辛,就是陳桓公“卒之㤜也”。

“㤜”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瘋狂的意思。

結合《公羊傳》裏的記載,我們大體能想象出這樣的畫面:公元前708年12月21日,陳桓公在宮人差異的眼光中手舞足蹈,屁顛屁顛地跑出了皇宮,大夥也不敢問,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他走出王宮。陳桓公一走,就沒再回來,國不可一日無君,陳桓公一句交待都沒有就“仰天大笑出門去”了。

少了他的國家機器該怎麼運轉呢?

沒辦法,找吧。

公元前707年1月6日,終於有人在路邊的柴火垛裏找到了早已被凍僵的陳桓公,老頭兒還保持着臨死前張牙舞爪的姿勢。

一代諸侯陳桓公,因精神疾病走失,凍死在路邊。當然,這只是世人推斷的死因,仵作水平有限,查不出真相。本着嚴謹的態度,史官在竹簡上留下一段語焉不詳的話,就這樣爲陳桓公的人生畫了句號。

陳桓公溜出去這幾天,陳國宗室可一點兒都沒閒着,不是忙着找國君,而是忙着奪權。《左傳》記載:“於是陳亂,文公子佗殺大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亂作,國人分散。”當舉國上下都在進行着“陳桓公去哪了”的真人秀時,老陳的弟弟公子佗殺掉了陳桓公的大兒子,坐上了國君之位,從這以後陳國便陷入長久的混亂中。

可惜老陳像“犀利哥”一樣,對家裏發生的事渾然不覺,仍沉浸在富有詩意的流浪中。

那麼,有沒有這樣的可能呢?

陳桓公或許察覺到了某些苗頭,所以通過裝瘋賣傻這種法子離開王宮躲避災禍;亦或是有心人給陳桓公服用了某種致幻的藥物,讓好端端的國君瞬間變成了精神病患者。不論於情於理,公子佗都不應在國君丟失的這段時間裏突然發動政變,他的計劃肯定是蓄謀已久的。所以,我們無法排除公子佗謀害陳桓公致其瘋癲甚至死亡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活在那個紛亂的社會中還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指不定哪天就像陳桓公一樣“走着走着就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