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除了妙筆丹青外,閻立本還有哪件載入史冊的大功?

除了妙筆丹青外,閻立本還有哪件載入史冊的大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閻立本和狄仁傑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提起閻立本,很多人知道他是畫家,並不知道他還當過宰相。皆因畫名太盛,光焰遮住了官銜。

閻立本當宰相雖然政績平平,但是他卻因爲兩件功績而被載入史冊。第一件就是妙筆丹青,善於繪畫,尤其擅長人物畫。流傳於世的畫作有《凌煙閣功臣圖》、《秦府十八學士圖》、《歷代帝王圖》、《步輦圖》件件可以稱得上是傳世國寶。他另外一件載入史冊的大功就是慧眼識英才,爲大唐的復興發掘並保住了中流砥柱——狄仁傑。

除了妙筆丹青外,閻立本還有哪件載入史冊的大功?

慧眼識英 滄海遺珠

狄仁傑(630—700)早年憑藉科舉入仕,在汴州(河南開封)擔任判佐。麻煩的是初出茅廬就被小吏誣告,恰逢(661年)工部尚書閻立本爲河南道黜陟使(專門考覈地方官吏政績的大臣),他親自受理審查了這個案子,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找到了自己尋求良久的治世之才。

閻立本對狄仁傑說:“我是一個肖像畫家,在我心中自有想畫之人與不想畫之人,想畫的人物中,見其第一眼便有衝動下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你就是極少數之人、非畫不可之人。”

他讚歎道:“仲尼雲‘觀過知仁矣’,足下可謂海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 意思是從你狄仁傑的所謂過錯來看,你是個好官,是被埋沒的珍寶啊!(後世遂用“滄海遺珠”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閻立本事後對其近臣坦言:“被我凝視而毫不動容的人,實在從未見過。”當時的狄仁傑是個從七品下的小副官,被不小的罪名陷害,面臨前途斷送的迎頭重擊,居然毫不慌亂,更無一絲萎靡猥瑣之色。他目光如炬,坦蕩磊落,極爲沉着冷靜,閻立本爲其膽識氣度所打動,更因其德才兼備而對其愛惜如寶。

於是,閻立本保薦狄仁傑到幷州都督府當法曹。猶如伯樂對於千里馬的知遇之恩,正是閻立本的慧眼識英才,狄仁傑纔沒被冤枉埋沒,得以嶄露頭角,此後一身的才華抱負有了施展的空間,最終成爲一代賢臣名相。

嫉惡如仇 斷案如神

上元二年(675年),狄仁傑被調到了長安擔任大理寺丞。大理寺是古代掌管刑獄的中央審理機關,而丞,級別是從六品上,分管中央部門、京師及地方州縣的司法案件的複審。

狄仁傑勤勉仁厚,明察秋毫,剛正果決。很快,他出類拔萃的斷案才能就發揮出來了,儀鳳元年(676年),狄仁傑創造了一年斷案17,800起的紀錄。這意味着一年不休息的話,平均每天要斷案49起,令人驚歎不已。

更神奇的是,一年內處理完畢歷年大量積壓的舊案,涉及上萬人,事後竟然一個喊冤的都沒有,倒是釋放了不少被冤枉的無辜百姓。如此廢寢忘食、全身心投入且高效優質地工作,使狄仁傑成爲朝野上下欽佩的斷案如神、懲奸除惡的大法官,贏得了廣泛的讚譽。狄仁傑從此名聲大震,被當時的人稱頌爲“平恕”,即公正無私、持平寬仁之意。

可惜沒有記載這些案件的詳細史料,古代傳統史書對道德風範和國家大事的重視要勝過刑偵斷案。這一空白也留下了想像的空間,在唐代和後世文學以及民間故事中,狄仁傑被演繹爲大衆仰望且津津樂道的傳奇“神探”。(荷蘭漢學家高羅佩編寫的《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也譯爲《大唐狄公案》,在海外廣爲流傳,因此,這個被藝術化的形象,在歐洲與福爾摩斯具有同樣的知名度。)

上諫皇帝 下惜庶民

狄仁傑斷案公道,還體現在不畏強權、嫉惡如仇上,就算是皇親國戚犯了法,他也要寫檢舉信給皇帝,絕不徇私枉法,就連皇帝做了錯事,他也敢於犯上直諫,進行勸阻。

儀鳳元年(676)九月,唐高宗下令誅殺兩位誤砍昭陵(太宗陵墓)柏樹的將軍(權善才和範懷義),狄仁傑上奏辯護,認爲二人罪不容誅。高宗大怒:“他們砍伐昭陵柏樹,置我於不孝之地,必須處死!” 狄仁傑直言道:“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殺一將軍,千載之後,謂陛下爲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殺善才,陷陛下於不道。”在場的朝臣個個大氣不敢出,而狄仁傑卻泰然自若,他要高宗考慮後世的評價。之所以不敢奉命處死善才,是唯恐皇上陷入不仁不義之中啊!高宗聞言怒氣漸消,免去了兩位將軍的死罪。

狄仁傑的正直忠貞難能可貴,唐高宗把狄仁傑從大理寺調到了身邊,升任侍御史(負責審查百官)。他恪守職責,彈劾了兩位巧媚逢迎、恃寵怙權的寵臣,自此朝廷風紀肅然。

狄仁傑爲官清正廉潔,始終保持體恤百姓的本色。調露元年(679),唐高宗準備偕武后前往汾陽宮,中途必經妒女祠。民間傳說衣着華麗的人經過妒女祠,會招風雷之災。當地官員打算徵發數萬民夫,另外開闢一條御道。

當時任知頓使(亦稱置頓使,掌管皇帝旅途食宿等事務)的狄仁傑道:“皇帝出行,有千乘萬騎扈從,風伯爲之清塵,雨師前來灑道,還怕什麼妒女之害?”於是停止了徵發徭役。狄仁傑既妙言了天子至尊,又避免了勞民傷財。 唐高宗得知後,由衷讚歎:“狄仁傑真是個大丈夫啊!”

武則天慣用佛教爲自己皇權的合法性造勢,晚年時還要花費數百萬造一座大佛像。狄仁傑勸她說,這麼做損害的一定是百姓,耽誤農時,也是放棄國家根本。既費官府庫財,又耗人力,如今邊境尚未安寧,應放寬徭役,免去不需急辦的事務,如果一方發生災難,到時又用什麼去救濟呢?武則天只好作罷。

趕赴豫州 刀下救人

高宗去世(683)不到一年,武則天就廢中宗李顯爲廬陵王,改立淪爲傀儡的幼子李旦,自己臨朝稱制,重用其侄子武三思(任兵部、春官尚書)、武承嗣(當宰相)。李旦上表讓位,武則天爲謀奪江山社稷,大殺李唐宗室和不附己的文武大臣,甚至不惜殺害親骨肉。反武浪潮洶涌,先是徐敬業在揚州起兵,駱賓王的《爲徐敬業討武曌檄》聞名天下。接着,李氏皇族琅邪王李衝、越王李貞起義,但都被鎮壓,慘遭屠戮和滅門。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夔等也全部遇害,紀王李慎被關進大牢後流放病死。唐之宗室幾乎被翦除殆盡,幼弱倖存者也被流放嶺南,其親黨數百家也被誅殺。參與起兵的皇族後裔更是被武則天改姓爲“虺”。

688年9月,武則天派宰相張光輔率十萬大軍圍攻豫州,唐太宗的兒子越王李貞兵敗自殺。作爲新赴任的豫州刺史,狄仁傑看到屠城後的悽慘景象。張光輔縱容將士趁機暴斂,以殺降冒功,亂黨家屬人數居然高達五千多人。

武則天定罪六七百家,籍沒五千餘口。司刑使催逼狄仁傑行刑,但狄仁傑認爲判決有誤,拒不執行。事關五千人身家性命,作爲當地父母官,不能不慎重。他質問宰相張光輔,爲何要縱容將士姦淫濫殺、敲詐勒索,把豫州變成了人間囚城?“您就不怕怨聲沸騰,直衝九霄雲天嗎?!”

狄仁傑上奏武則天,認爲一旦按此定罪,將牽連甚廣,並一再爲反叛家屬求情。後來這些家屬被免去死罪,發配豐州。他們遙望遠方哭着跪謝狄公的救命之恩,到達豐州後,他們又爲其立碑,以頌恩德。 而狄仁傑因得罪張宰相,被貶爲復州刺史。

除了妙筆丹青外,閻立本還有哪件載入史冊的大功? 第2張

虎口脫險 再當縣令

690年9月,67歲的武則天登基稱帝,改唐爲周。毒如蛇蠍的她大搞酷吏政治,鼓勵告密構陷,剷除異己,殘害忠良。以致大臣們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訣別,在朝廷內外形成十分恐怖的政治氣氛。武則天共有75位宰相,被賜死或死於獄中的有15人,被流放的9人,不得善終者佔宰相總數的三成。

692年正月,僅做了四個月宰相的狄仁傑就被酷吏來俊臣誣爲謀反,奪職下獄。狄仁傑坦言:“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來俊臣得到口供滿意而歸,只等擇日問斬了。

期間,有人跑來跟狄仁傑說:“您曾與楊執柔同在禮部爲官,只要牽連他入獄……”狄仁傑當即拒絕,怒斥道:“皇天后土在上,你竟然讓我狄仁傑做如此不義之事!” 說完以頭撞柱,血流滿臉,來勸他的人嚇得趕忙溜走。

狄仁傑趁機拆被撕帛寫冤狀,藏在棉襖夾層裏,對獄卒說:“天熱了,把棉襖給我家人,拆掉棉絮再送來。”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持帛書向武則天訴冤。武則天親自召見狄仁傑,詢問他爲何承認謀反。狄仁傑道:“我如果不承認造反,已經死於酷刑了。”此後,武承嗣多次請求誅殺狄仁傑,但都被武則天拒絕。

狄仁傑死裏逃生,被貶到彭澤(江西北部)當縣令。彭澤遭遇旱災,狄仁傑爲民上疏請求免除賦稅,爲民請命,爲囚請赦,濟民解困澄冤……是金子總會發光,他走到哪裏都是當地老百姓的福氣,以前(686年)他受排擠外放爲寧州(甘肅寧縣)刺史,因妥善處理民族關係,深受老百姓的愛戴。

大破契丹 保境安民

696年,契丹首領孫萬榮率軍攻陷冀州,進而又攻打瀛州,河北震動,史稱營州之亂。名將王孝傑在東硤石谷(唐山附近)全軍覆沒,墜谷而亡。中原岌岌可危,武則天只得把貶爲彭澤縣令的狄仁傑調到河北任魏州刺史,前去平息戰亂。

前任刺史害怕契丹突然來襲,把老百姓全部遷入城內,修牆補具,堅壁清野,固守城垣。弄得人心惶惶,恍若大難臨頭。與此做法相反,狄仁傑上任後打開城門,讓百姓如常生活,返田耕作。“契丹軍尚在遠處,不必製造緊張氣氛。” 狄仁傑泰然自若地笑道,“敵人膽敢來襲,吾自有良策拒之。” 百姓聽了大爲高興,將士們見狄大人勝券在握,士氣大增。

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田園牧歌景象,耕地織布,放牛養雞,家家炊煙裊裊……契丹人如霧裏看花,摸不着頭腦,但繃緊的弦也放鬆下來。聽說大名鼎鼎的狄仁傑來了,一度所向披靡的孫萬榮懾於其威德,竟不戰自退。

魏州百姓歡欣鼓舞,編出歌謠來歌頌這位愛民如子、英明卓越的狄大人,當地民衆還爲狄仁傑建造生祠。這是繼寧州、彭澤之後,老百姓爲他建造的第三座生祠。

697年,狄仁傑再次拜相。次年,突厥南下侵擾,68歲的狄仁傑掛帥出征,突厥軍迅速逃回漠北。(突厥可汗默啜也非常敬畏狄仁傑,所以從不與之交兵。)狄仁傑又擔任河北道安撫大使,他奏請赦免被突厥劫持利用的百姓,一律不加追究。狄仁傑嚴禁官兵擾民,廣行仁政,發放糧食救濟窮人,招撫流亡,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穩定了局勢,保境安民,政績斐然。

除了妙筆丹青外,閻立本還有哪件載入史冊的大功? 第3張

犯言直諫 心繫李唐

狄仁傑是在太宗的貞觀之治中長大的,對大唐感情深厚,在冤獄中也以“唐室舊臣”自居。他二度爲相,已是生命中的最後三年。武則天對這位“國老”的倚重和信服遠超其他大臣,狄仁傑的話,她多半聽得進去,也會掂量著做。狄仁傑也等到了相對成熟的時機,竭盡心力地抓緊完成這最後的使命。

武承嗣、武三思緊鑼密鼓地想趁女皇行將就木之時,把太子的地位爭奪過來。由誰來繼承帝位,立子還是立侄?這拖延已久的大事迫在眉睫,已經不能再回避了。

狄仁傑犯顏直諫:“太宗皇帝不避風霜,冒着刀林箭雨,平定天下,創立大唐基業傳給高宗,先帝又把皇子託付給陛下。聽說陛下想將皇位交給外姓之人,這恐怕既違背天意,也不是先帝和天下臣民的意願!請陛下想一想,母親和兒子、姑媽和侄兒,到底誰與誰親?”

武則天說:“這是我的家事,您就不要摻和了。”狄仁傑搖頭道:“王者以四海爲家,天下的事都是陛下家事。君王是元首,臣下爲四肢,猶如一個整體,況臣備位宰相,豈得不預知乎!” 他進一步啓發她:“立兒子爲太子,皇位由兒子繼承,陛下百年之後牌位送到皇家祖廟,陪伴先帝,代代相傳;皇位如由侄兒繼承,我從未聽說過侄兒當皇帝,把姑媽牌位送到皇家宗廟去的!”狄仁傑的話讓武則天焦躁晦暗的心敞亮起來。她最怕死後被清算,還政於親兒子,恢復皇后身份與高宗合葬,纔是身後千載的歸宿。

狄仁傑還用事實證明立子復唐的正確和重要。“依臣看,天意和民心都沒有厭棄大唐。北方告急,樑王武三思公開招募勇士,一個多月還沒有招足一千,後來廬陵王出面招募,不到十天功夫,就有五萬人報名。 由此可見,現在要立太子,非廬陵王不可!” 武則天雖面露怒色,但也明白是民心向背的問題。

就連她派侄孫武延秀與突厥可汗默啜之女和親都慘遭拒絕,默啜還羞辱道:“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兒邪?!” 接着帶十萬騎兵大舉南下,揚言“奉唐伐周”,武則天大受刺激。

邊境戰亂時,武則天本想讓武氏子弟帶兵立功,鍍金上位,但她的幾個侄子沒一個爭氣成器的,除了整人害人、拍馬溜鬚、奢侈淫樂,什麼都不行。不僅連打敗仗,張皇逃竄,還激化矛盾,濫殺無辜邊民,名聲很臭,不得人心,繼位也保不住武周,天下必亂。

臣民仍思念著大唐,武則天逐漸醒悟,派使者將李顯祕密接回洛陽。她將李顯藏在帳後,然後召見狄仁傑,故意說起廬陵王之事。狄仁傑懇請意切,以致哭泣不止。武則天便將李顯喚出,厲聲道:“皇太子還給你!”狄仁傑拜謝說:“太子回朝,但卻無人知曉,人言紛紛,如何才能讓人相信呢?”武則天便先將李顯安頓在龍門,然後按禮節隆重地將他迎回宮中。滿朝文武、天下百姓無不歡悅。

舉薦賢才 光復唐室

狄仁傑文能當宰相,武能破契丹,還很會舉薦人才,這對光復唐室起了很大的作用。最突出的是桓彥範、張柬之、敬暉、姚崇、竇懷貞等數十人,這些人受任後業績顯赫,都位至公卿。其中張柬之、姚崇更是名垂青史的賢相。

狄仁傑高瞻遠矚,知人善用,唯纔是舉,舉賢不避仇。他表示,舉薦賢才是爲國家着想,並不是爲個人打算。契丹猛將李楷固兵敗來降,有人主張處斬。狄仁傑則認爲李楷固可謂驍將之才,若恕其死罪,授以官爵,他必能感恩效節。後來李楷固率軍討平了來犯之敵,凱旋而歸。講起來,李楷固還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李光弼的外祖父呢!

狄仁傑曾向武則天兩薦張柬之,“您若一定要找出類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荊州長史張柬之了。” 不久武則天又讓他舉薦人才,狄仁傑說:“我不是推薦張柬之了嗎?”武則天回答:“我已給他升官了。”狄仁傑道:“我所推薦的是相才,不是一般的司馬。”於是,張柬之在狄仁傑去世後升爲宰相。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與崔玄暐、桓彥範、袁恕己、敬暉等人,發動政變,率左右羽林軍從玄武門入宮,誅殺女皇男寵張易之、張昌宗,81歲的武則天不得不退位。接着,太子李顯登基,是爲唐中宗,恢復了大唐國號,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狄仁傑生前安排張柬之這步棋,敲響了武周的喪鐘,大唐復興的序幕展開,狄公應是含笑九泉。

狄仁傑爲官大半生,鞠躬盡瘁,爲社稷民生和大唐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勞。他身居宰相之位,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有一定的匡正;上承貞觀之治,下啓開元盛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