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禪在歷史上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劉禪在歷史上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禪是一個亡國之君,自古就被看成是一個無能君主的代表,成語“扶不起來的阿斗”說的就是他。還有一個成語與他有關,就是“樂不思蜀”,是說他到了魏都,因爲司馬昭對他好,連自己的故國也不想了。不過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爲劉禪還是一個有能力的皇帝,絕對算不上昏君,還說他聰明有智慧,頗有點兒全面翻案的意味。那麼,劉禪真是一個有能力、有智慧的聰明皇帝嗎?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劉禪在歷史上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說劉禪有本事都有哪些依據呢?諸葛亮死後不給繼任宰相“開府治事”的權利,並且將行政和軍事分開;不腐化不橫徵暴斂;統治四十一年,其中有諸葛亮死後二十九年;主動投降讓百姓免遭戰火;樂不思蜀不僅保全了自己,還保全了蜀國大批的官員。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應該怎樣看待這些問題。

諸葛亮死後,蜀國沒有再設立丞相,而是以蔣琬爲尚書令,緊接着給他加了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升任爲大將軍。四年後的延熙元年,蔣琬開府,第二年又加爲大司馬。費禕先是代替蔣琬爲尚書令,當蔣琬從漢中回來後,費禕才成爲大將軍,正好是蔣琬開府治事的同一年。從兩人的任職情況可以看出,並不是劉禪要自己當家理政纔不設丞相,而是蜀國或者是蔣琬自己認爲不能夠完全代替諸葛亮才這樣的。至於說這辦法有多麼“高明”,實在看不出來,漢獻帝的建安初期就是實行這種制度,直到曹操成爲丞相;劉禪的老爹劉備也是在丞相制度下搞了個行政、軍事分設,只不過後來被諸葛亮一把抓過來了而已。有了這些先例,不需要劉禪多麼聰明,一個內侍官員說句話就行了。至於說不設立丞相,並不等於廢除了丞相制度,蔣琬在延熙元年“開府”,說明他已經是一個大權在握的宰相。稍後接替他的大將軍費禕並沒有“開府”(費禕開府是在蔣琬死後),說明他們並不是並列關係,而蔣琬緊接着兼任了大司馬,仍然有對軍隊兵馬的調動指揮權。這種變動,倒更像是蔣琬自己覺得在外控制還是在內控制更合適,因爲他很清楚,自己還沒有諸葛亮那般威望和能力。

即便是不設立丞相是一種帝王之能,也不過是帝王的一種權術罷了,究竟是不是劉禪自己的思想的體現也很難說。只不過,蜀國沒有設立史官,後世寫史之人沒有依據,我們也不好妄加揣測而已。

劉禪總共在位四十一年,諸葛亮去世以後,劉禪又統治了蜀國二十九年。看一個君主是不是有能力,關鍵在於他幹了些什麼,而不是看他在位有多長,看一看《三國志•後主傳》就知道,除了說誰誰幹了什麼,就沒有見劉禪自己幹了一點兒什麼,這樣的皇帝,連魏國那幾個傀儡皇帝都不如!本來,劉禪有一個好的家底,父親劉備曾經被曹操稱之爲天下英雄,又是漢朝的王系後人,這種政治上的優勢天下能有幾人?諸葛亮是父親留給他的最大的“人力資源”,他的治國能力在當時堪稱頂尖人才,幾乎無人能出其右。更爲重要的是,這個人忠心耿耿,對蜀漢政權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由於這個“阿斗”是個扶不起來的主兒,所以,這個蜀漢國在諸葛亮以後,很快就顯現出敗象,終於成爲第一個被消滅的對象。可以把他和孫權、曹睿兩人比較一下,劉禪有哪一點兒能比得上兩人?漢獻帝在位31年,難道說他比東漢大部分皇帝都有能力?

那麼劉禪的蜀漢國爲什麼能維持這麼長時間呢?這應該有內外兩個原因。內部原因,蜀漢大部分時間都是荊州人執政,就連內侍官員也都是荊州人,至於後期的姜維,也不是益州本土人。這種情況會讓他們專注於對內部的統治,有矛盾也會侷限在內部處理和解決,同時,他們之間的矛盾始終都大不過與益州部族豪強之間的矛盾,這樣反而讓皇帝處在一種相對穩定安全的狀態。從外部來說,三國最爲強大的魏國,這段時間關注的重點在於內部,即便是對外用兵,也是把吳國作爲重點,這就是諸葛初次北伐,會引起中原震動的原因所在。當司馬氏完成了對魏國的控制,需要以蓋世之功來爲改朝換代作爲砝碼的時候,他爲什麼選擇道路難行,路途遙遠的蜀國而不是就近的吳國呢?關鍵在於,這個蜀國比吳國爛的透徹。一個爛透了的國家,他的皇帝會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嗎?千萬不要把責任推給諸葛亮,說他用人太過求全,以至於造成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局面,後邊有二十幾年吶,一個皇帝想改變什麼,時間是允許的。即便是時間真不夠用,只要你開始做了就好。就像明朝的那個亡國皇帝崇禎帝,儘管他做了很多無用功,但至少人們說他想挽救明朝的命運,也在盡力地做,可劉禪做了什麼?相反,是諸葛亮留下了好的東西讓他多當了幾年皇帝。諸葛亮都給他留下了什麼呢?這就是法律、制度以及人員班底,就是劉禪不至於荒淫,也是諸葛亮給他選拔了一個好的內總管董允。等到董允死後,劉禪可以自己選人了,結果重用了一個陳祗,寵幸了一個黃皓,這國家可就真不像個樣子了。黃皓受寵完全可以看出一個帝王的高下,一個有作爲的皇帝,尤其是處於一個戰事狀態的皇帝,有誰會讓一個宦官掌權?至於說他沒有橫徵暴斂,他又頒佈過多少減免賦稅的政令?

劉禪主動投降,古人認爲這是奇恥大辱,因爲自古以來,國君都是和國家社稷共存亡,國家亡國了,國君就不應該活着,這就是國君和臣民的不同。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他的兒子北地王劉諶自殺身亡。劉禪如果真是爲了百姓,也應該在下令不抵抗後自殺,但他卻屈辱地稱臣活着,真不知道這是那家子的智慧!我們今天回頭再來看看,劉禪投降是爲了蜀國百姓嗎?魏國大將鄧艾走陰平小道,突然出現在江油,在綿竹打敗諸葛瞻後,兵臨蜀國都城成都城下。這時候,劉禪召集文武百官商量,有的人主張向東依附吳國,有的人主張向南進入蠻夷地區,就是沒有人主張據城一戰,這就是一個“有能力”的皇帝治下的朝廷百官!劉禪是怎樣的表現呢?和他這四十年來的做法一樣,等着別人做出決定,然後下達一道“聖旨”。然後譙周出來說話了,說魏國強,吳國弱,要投降就投降一個強國,因爲天下還沒有統一,魏國肯定會接受。不但接受,還會給我們一個好的待遇。而投降吳國就不同了,人家肯定不會給一個好臉子。搞不好等吳國也被魏國滅了,我們還要再來一個“二次投降”。然後說向南的問題,那兒本來就不發達,到了那裏我們吃什麼?然後拍着胸脯向劉禪保證,如果投降,魏國不給你一個王侯,我就到魏國的首都去,以古代的義理和他們說道說道。劉禪這時候仍然是一副一貫的從未改變的木偶表現,既然別人駁不倒你譙周,那就聽你的,投降吧!

這個過程,誰能夠看出劉禪是爲了百姓?如果真如有些人所說的那樣,劉禪客觀上順應了歷史潮流,爲什麼他不在魏國大軍剛進入蜀國的時候投降,那樣不是能夠更多的避免殺戮嗎?實事是,魏國對他的滅國之戰已經打響了,他還在成都渾然不覺,依然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等到兵臨城下,也只是研究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是看不出誰想到過百姓。

再說說“樂不思蜀”問題,有人說他這是裝癡賣傻,既保全了自己,也保護了一大批蜀國官員。事實真是這樣嗎?

本博客有一篇博文:《劉禪樂不思蜀是一種智慧嗎》,對此說的比較詳細,附在後面,在此簡單說一下觀點。

當劉禪第二次改變了說法,司馬昭都能夠聽出來這是郤正教他的,難道他就聽不出來前面的“樂不思蜀”是真心流露還是在裝嗎?就憑劉禪那點兒智商,他能糊弄的了司馬昭嗎?真實的情況,司馬昭非常需要這樣一個無心無肺無情無義無能無恥的皇帝,他要留下劉禪給東吳皇帝以及自家身邊這個傀儡皇帝做一個榜樣,這就是司馬昭還要讓劉禪繼續醉生夢死活着的原因。至於說他還能保護蜀漢國官員,則更是無稽之談。蜀漢國官員生死升降,只在於是不是效忠新主子,與劉禪無關,否則,關羽滿門遭殺,劉禪爲什麼不能保護?

中國人始終都有大一統思想,這是我們對社會發展趨勢規律性的認識,但我們永遠都不會認同一個國家的集體投降。如果我們認同了劉禪,那將把劉備、諸葛亮置於何地?所以,給劉禪這樣一個人翻案,怕是找錯了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