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文景盛世的兩位皇帝,他們分別是誰呢?

文景盛世的兩位皇帝,他們分別是誰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一般亂世之後的大統一,社會都會步入一個穩定發展的階段。就比如說漢朝從呂雉開始到文景二帝的統治的五十餘年,就是這樣的發展期,雖沒之前羣豪反秦和楚漢相爭時來得精彩,但卻是平民百姓最幸福的時光。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文景之治被宣揚成中國歷史上最爲標杆的治世時期,但究竟是否真的“治世”,其實也就是相對和平一些而已,因爲這相對和平的時期,還是不乏打打鬧鬧及爭權奪利的。而二帝中文帝尚可,景帝卻小家子氣的很,並非想象中的明君。

漢文帝是被逼上梁山的,好吧應該說是寶座而不是梁山,但其意思沒差就是了。文帝劉恆就是個老實巴交的老好人,劉邦在世時他這第四子壓根兒沒想過上位,所以一直低調得很,估計就準備當個安樂王爺了事。

文景盛世的兩位皇帝,他們分別是誰呢?

呂后專權期間沒找他麻煩,多少也和這有關,後來被羣臣拖上帝位,基本也是因爲他的寬厚孝順及有個弱勢的孃家罷了。經歷過強勢的老闆呂雉之後,羣臣只想面對溫和點的老闆,所以文帝就這樣糊里糊塗地當上了皇帝,當然其理由是什麼正統什麼順位,理所當然得很。

文帝被評價爲“其治尚清淨無爲,以故禮樂庠序未修,民俗未能大化,苟溫飽完給,所謂治安之國也",是說文帝愛好黃帝老子以道家清靜無爲的治世方法,即是不幹啥,讓人民休生養息。就這樣文帝期間的老百姓就逐漸富裕,步入小康了,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生命力之頑強。

文帝處理與諸侯王國及匈奴關係時也溫和得很,基本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無事返家即可。講不好聽文帝也就是在大亂之後不繼續壓迫百姓,不跑去和人家打仗而已,但這已足以讓受苦百年的老百姓感恩不已了。

按理說景帝劉啓是文景之治的第二位皇帝,應該也不差,但其人品性格卻實在是糟糕,和他爹的寬厚相去甚遠。文帝是老好人教育孩子,不打不罵的循循善誘,有的時候會帶出個熊孩子來,而劉啓就是這樣的熊孩子。

劉啓年輕時和吳國太子下棋起爭執,就拿棋盤打死人家,差點搞到人家爹造反(後來他當皇帝時真反了),若非他是太子,這性格估計早被人幹掉了。後面當上皇帝后對晁錯和周亞夫更是顯儘自己的小肚子雞腸,治理國家上雖和他爹差不多,但這性格實在是不敢恭維。

晁錯就是那個建議削藩而導致七國之亂的傢伙。誠然,削藩是晁錯的建議,但景帝自己也是希望削藩的,只不過是藉着晁錯去執行罷了。後來事情鬧大了,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爲藉口叛亂,景帝就把晁錯給殺了來平息叛亂者的怨氣。

景帝還不敢當面對晁錯說明緣由,而是以朝議事爲名誘晁錯上朝,然後在途中以詔書當場腰斬晁錯,這就,坐實了景帝膽小怕事不負責且優柔寡斷的性格了。諷刺的是,殺了晁錯後七國叛亂反而越來越激烈,後面還是得靠周亞夫和竇嬰去鎮壓平亂。晁錯可算白死,但卻是讓景帝有了甩鍋的最佳對象,可謂是爲君解憂了。

周亞夫是文帝拉拔起來的臣子,七國之亂時景帝讓他領軍平定七國之亂,周亞夫不負帝望,僅三個月就平定叛亂掃,是景帝的功臣。可是他因反對景帝立小舅子爲侯,開始被景帝惦記上,失寵後索性稱病免相,但還是逃不過景帝各種試探(包括賜宴給他沒切開的肉,又不給餐具)。

後來周亞夫兒子爲其準備後事買了五百具盔甲陪葬,被以謀反罪抓入監獄,被誣賴“縱使生前不反,死後在地下也反”,在獄中絕食五天而死,其封國被廢。考慮到周亞夫的功勞,卻只因反對皇帝封自己小舅子而被如此對付,難免令人心寒。後面“死後也反”的說法更是欲加之罪得很,景帝胸襟氣度糟糕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