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清朝髮型有何變化?乾隆前的皇帝畫像耳邊有頭髮是爲何?

古代清朝髮型有何變化?乾隆前的皇帝畫像耳邊有頭髮是爲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清朝髮型有何變化?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衆所周知,清朝入關之後,曾發佈過極爲嚴厲的“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執行口號便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而從清朝髮型的發展來看,雖然留髮面積在逐步增多,但至少在乾隆以前還保留着“金錢鼠尾”的髮型,那麼爲何康熙畫像的耳邊會出現頭髮呢?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康熙讀書像》

清朝髮型的變化史,從“鼠尾”到“豬尾”再到“牛尾”

清朝其實早在入關前邊已經開始推行“剃髮”政策,要求叛投自己的漢人全部改變髮式,以此作爲臣服的標誌。入關前後曾一度有所放鬆,直到攻陷南京、蘇州、杭州之後,攝政王多爾袞認爲大局已定,這才重新頒發“剃髮令”,並嚴厲推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甚至“剃髮不如式者亦斬”。

而從清朝的髮型發展來看,清朝男子的髮型其實並不全是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種“陰陽頭”,而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改變的,其中清初時期被稱爲“金錢鼠尾”,清朝中期爲“豬尾”,清朝後期則被稱爲“牛尾”(即“陰陽頭”)。

古代清朝髮型有何變化?乾隆前的皇帝畫像耳邊有頭髮是爲何?

清朝初期“金錢鼠尾”:即將絕大部分頭髮剃掉,只在腦後留小指粗細的一綹,擰成繩索一樣垂於腦後。由於這綹頭髮的蓄髮面積只有一枚金錢大小,像是老鼠尾巴一樣,故而便被形象的稱爲了“金錢鼠尾”(如上圖)。但由於當時全國各地經常因爲剃髮而爆發起義,因此清廷不得不對剃髮政策進行調整,蓄髮部位開始逐步由腦後轉移到頭頂,但蓄髮面積仍然只有細細的一綹。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訪清使團隨團畫師威廉·亞歷山大的紀實畫稿則證明,直到乾隆時期清朝男子的髮型還是金錢鼠尾。

清朝中期“豬尾”:在經歷了長期的鬥爭之後,清朝男子的髮型仍在短暫的發生改變,鬚髮面積逐步開始擴大,最終從金錢大小擴大到了掌心大小的面積,而這個髮式又被形象的稱爲了“豬尾”。(如上圖)不過,這種演變的速度卻極爲緩慢,直到嘉慶四年(1799年)時,整個蓄髮面積也不過全部頭髮的三分之一。

清朝後期“陰陽頭”:嘉慶四年(1799年)以後,這種髮型的變化開始加速,在不超過百年的時間裏,蓄髮面積開始佔到全部頭髮的一半,最終演變爲了將頂發四周邊緣只剃去寸許,而中間保留長髮、分三綹編成辮子一條垂在腦後,名爲辮子或稱髮辮,也就是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陰陽頭”

古代清朝髮型有何變化?乾隆前的皇帝畫像耳邊有頭髮是爲何? 第2張

其實不止康熙,乾隆以前的皇帝畫像耳邊全都有頭髮?

如上所述,直到乾隆年間,清朝男子的髮型仍然以“金錢鼠尾”爲主,那麼爲何康熙畫像的耳邊卻有頭髮呢?(如下圖)這顯然與“金錢鼠尾”的髮式有着較大的差距。

翻閱資料查找之後,我發現其實不止是康熙皇帝,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再到順治、康熙,包括少年時期的雍正畫像,耳邊全部都有頭髮(如下圖),反而是雍正成年以後,尤其是乾隆以後的皇帝畫像,耳邊開始變得極爲乾淨。這個特殊的規律,顯然與清朝男子髮型的演變史有着明顯的差異,這又是爲何呢?

那麼是因爲滿清入關之前髮型不固定嗎?這個說法顯然站不住腳,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傳教士衛匡國在《韃靼見聞》中表示,女真已經出現了“只留腦後少許,上下二條結辮以垂”的髮式。崇禎十七年(1644年),日本商人竹內藤因海難在北京旅居一年,他在《韃靼漂流記》中也對清朝男子的髮型進行了描述“他們的人都剃頭,把頭頂上的頭髮留下來,分成三綹編成辮子。他們男子把脣上的鬍鬚留下來,把下面的剃掉。無論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樣。”可見,清朝入關之前,“金錢鼠尾”其實就是固定髮型。

古代清朝髮型有何變化?乾隆前的皇帝畫像耳邊有頭髮是爲何? 第3張

那麼是因爲清朝皇帝剃髮間隔太長頭髮長出來了嗎?這個說法同樣難以站住腳,一是多位皇帝不太可能全部在頭髮恰好長出之後進行畫像,這種巧合的可能性實在太小。二是普通人在畫像之前,還要精心打扮一番,更何況是皇帝,況且剃頭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那麼是因爲這些畫像乃是後人所畫嗎?這種說法同樣不對,根據查證,努爾哈赤生前共有兩張畫像流傳至今,而上面這幅便是收藏於瀋陽故宮檔案館中,最接近真人的畫像。而我查閱了順治、康熙各個版本的畫像,發現竟然毫無例外的耳邊全有頭髮,而這些畫像之中,不乏當朝畫師的作品。

如上所述,這個問題我也很是費解,如果說這些畫像全部爲真的話,那麼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乾隆以前清朝皇帝的髮式與普通百姓的可能不同,直到乾隆之後纔開始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