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晚年生活如何 武則天爲何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

李世民晚年生活如何 武則天爲何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李世民晚年生活,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他是幹古一帝 ,但卻也弒兄逼父, 他在古代備受追捧, 卻在近代慘遭謾罵, 所有功績被嚴重抹黑 ,甚至被人嚴重低估, 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中華歷史上第三位幹古一帝 ,第一位是秦始皇, 第二位是漢武帝 ,第三位就是這個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太宗世民。 只是你知道爲何李世民慘敗的戰爭, 卻要兩個老臣爲他背黑鍋嗎?

李世民晚年生活如何 武則天爲何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

李世民身體甚是強壯, 卻爲何在51歲就死了? 做了23年皇帝的李世民 ,手下只出了一個奸臣 ,卻爲何差點斷送李唐江山? 而真正歷史上李世民 ,晚年的生活到底怎樣? 真的如後人所傳那般, 奢靡無度 ,荒唐至極嗎?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歷史 回顧真相 去尋找歷史上著名的幹古一帝, 李世民的一生。 李世民 ,隴西狄道人, 唐朝第二位皇帝, 政治家、戰略家 ,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 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 首倡晉陽起兵, 拜右領軍大都督, 受封敦煌郡公 ,領兵攻破長安 拜尚書令、光祿大夫 受封秦國公、趙國公 ,唐朝建立後 ,領兵平定劉武周 ,竇建德 ,劉黑闥等割據勢力 ,爲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 拜天策上將 封秦王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 發動玄武門之變, 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被冊立爲皇太子。

李世民晚年生活如何 武則天爲何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 第2張

八月初九日 ,唐高祖李淵退位 ,李世民即皇帝位 ,年號貞觀, 聽取羣臣意見, 虛心納諫, 對內文治天下 ,厲行節約, 勸課農桑, 實現休養生息, 國泰民安, 開創貞觀之治。 對外開疆拓土, 對外開疆拓土, 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 征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 重創高句麗, 設立安西四鎮。 與北方地區各民族融洽相處 ,獲得尊號天可汗 ,爲唐朝後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礎。但是在歷史上李世民卻慘敗裝病, 讓兩位老臣爲他背黑鍋 。

公元618年6月, 李淵剛剛建立唐朝不久, 佔據着蘭州的薛舉 ,這時候也已稱帝 ,並自稱西秦霸王 ,對李淵父子的漢中虎視眈眈, 且率兵前來進犯 ,李淵便命秦王李世民爲西討大元帥 劉文靜爲長史 ,殷嶠爲司馬率八總管兵前往迎擊 ,根據史書記載雙方在高塘對壘, 而在這時候, 李世民同志卻不巧, 剛好感染了瘧疾 ,在抱病休養之前 ,一再告誡劉文靜要打持久戰 ,不要輕敵。

但李世民剛一倒下, 劉文靜便聽衆了殷嶠的建議 ,陳兵於高塘西南 ,仗着人多勢衆, 並未設防, 結果被薛舉從背後包抄, 唐軍大敗, 李世民不得不率領着 ,殘兵敗將逃回了長安, 要不是因爲 ,薛舉高嬤大勝後, 薛舉高塘大勝後 ,不久便病死 李家父子在長安, 還能不能待下去還是個未知數。 史書上將高塘慘敗的責任, 歸昝給了劉文靜和殷嶠二人, 但劉文靜和殷嶠都絕非年少輕狂, 心浮氣躁之人, 兩人自李淵太原起兵 ,便一直擔任要職, 不辱使命 。

爲什麼偏偏在這場戰役中, 李世民明明下了持久戰, 不要盲目出擊的命令後 ,還這樣冒進而導致慘敗了? 讓人更覺得蹊蹺的是 ,史書上記載劉文靜和殷嶠 ,大敗後回到長安便遭到,免職可是僅僅不到三個月, 兩人又再此官復原職, 跟隨李世民繼續征戰, 根據李二能將玄武門之變 自己殺害兄弟, 逼父讓位 在史書中都說的這樣大義凜然, 他對自己盲目指揮導致唐軍慘敗 ,嫁禍到在他上位之時。 便早已經死去的兩個老臣身上, 似乎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畢竟高塘一戰 ,可以說是李世民 ,初期軍事生涯中, 絕無僅有的慘敗 ,這個鍋必須有人來背 當然爲了維護帝王的高大形象。 劉文靜和殷嶠兩位 ,不會開會說話的老臣, 便在史書中, 責無旁貸地攬下了, 失敗的一切責任 。

李世民剛登基不久, 就經歷了渭水之盟 。從此暗下決心對付東突厥, 唐朝名將李靖夜襲陰山, 徹底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東突厥, 並且俘虜了頡利可汗 消息傳到長安, 唐朝舉國歡慶 ,連退位已久的太上皇李淵 ,都忍不住長舒一口氣, 然後舉杯痛飲,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欣喜異常, 在大臣面前翩翩起舞 ,衆人一起飲宴, 嗨到半夜才消停 ,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 在舉國歡慶之後, 唐朝的朝堂之上 ,竟然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 ,爭吵的對象是五位人。 他們分別是魏徵、溫彥博、顏師古、李百藥、竇靜, 李靖滅掉東突厥後 。

不僅活捉了頡利可汗, 還帶回了10萬突厥俘虜 ,李世民沒有殺害俘虜的習慣。 但如何安置這10萬人呢? 李世民也沒主意 ,以顏師古爲代表的大臣認爲: 留中原 ,緊防備 ,當時宰相文彥博卻認爲 ,遷內地, 改耕種。而諫臣魏徵卻對此嗤之以鼻, 白眼狼 ,必爲患, 幾位大臣都說自己有理, 其他大臣紛紛選邊支持, 朝堂上沸沸揚揚, 吵架的聲音震耳發聵 ,唐太宗李世民畢竟想做一代仁君。

李世民晚年生活如何 武則天爲何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 第3張

最終選擇了溫彥博, 提出的大格局戰略, 排除了魏徵的建議, 要將這些突厥人安置到河北等地。 即使魏徵提出必爲腹心之疾 ,也未能讓李世民改變主意, 李世民最終下令把10萬俘虜, 安置在東至幽州 ,西至靈州 。這片綿長的土地上, 幾萬突厥人在這裏安家落戶, 一些普通的突厥民衆, 甚至居住到了唐朝內部 ,如長安等地居住, 還有許多突厥貴族, 成了皇宮內的侍衛。

而也是正因爲李世民沒有聽從魏徵的意見 ,導致魏徵的預言多次應驗 ,貞觀十三年 ,突厥貴族結社率發動叛變, 雖然被鎮壓 。但是此次事件不僅李治差點死掉, 更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很多突厥人蠢蠢欲動, 打算顛覆唐朝, 重建突厥帝國, 在唐朝的彈壓下, 才慢慢消停 李世民突然意識到 ,這羣突厥人, 可能無法被仁義所教化 ,感嘆道 朕不用魏徵言 ,極致狼狽 ,李世民下令, 讓一部分突厥臣民返回塞北, 不允許再居住在唐朝境內。 但當時北方的薛延陀已經逐漸強大, 很多突厥人畏懼薛延陀, 不願意北遷。

李世民晚年生活如何 武則天爲何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 第4張

因此大量的突厥人, 留在了燕雲地區 ,突厥人在唐高宗、武則天時期, 先後十餘次發動叛亂 對唐朝的經濟、社會發展 ,造成一定的困擾。

公元755年, 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 安祿山麾下的先鋒部隊, 正是當年被唐朝安置在 ,河北的突厥騎兵後裔。 時隔一百多年, 這幫突厥後商 ,再一次成爲唐朝由盛轉衰的攪局者 。古語有云,五十知天命, 唐太宗李世民活了51歲, 也不算短命了。 但李世民早年一向, 身強體壯 精力充沛 ,似乎應該有更長的壽命,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這樣一位身體強壯的雄君明主, 卻在51歲時就去世了。

宄竟是什麼原因 ,導致了唐太宗的猝死呢? 李世民的身體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好, 三大問題一直困擾着他, 早年透支身體, 遺傳病和服食丹藥, 唐朝建立的過程中 ,李世民基本都在對外征戰 ,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 ,夕不遑息, 寧濟四方, 飢不及餐, 推移一下, 而且李世民作戰 還經常身入險境, 與敵軍的刀槍擦肩而過。 這種激烈的長期征戰, 飲食作息都不規律, 難免留下—身傷病 。日積月累 終會顯現出來, 等到他坐了天下, 又勵精圖治忙於政務, 常常是三更半夜纔去休息。

再者由他三十多歲 ,就有三十多個子女來看 ,李世民早年在女色方面 ,也不是很有節制, 戰爭的傷病, 政務的操勞 ,女色的放縱 ,自然使他的身體, 處於提早透支狀態, 而李唐王朝的幾任皇帝, 一直被一種叫做風疾的遺傳病所困擾 。這個殘酷的遺傳病, 一點點侵蝕着李世民的健康, 而李世民在病急亂投醫的情況下, 誤食丹藥, 加劇了病情的惡化。 最終導致自己一命嗚呼 。

因爲這些種種原因 ,年富力強的唐太宗, 僅僅51歲就去世 ,也就不足爲奇了 ,而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時間 ,朝廷中無論文臣武將 ,絕大多數都能盡忠職守 ,忠心報國, 衆正盈朝 ,朝廷風氣清明, 不過 智者幹慮必有一失。 李世民再厲害, 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他日理萬機之餘 ,也會分心走神, 提拔了個奸臣上了臺 ,雖說只有一 卻讓唐朝丟了江山, 這個人就是許敬宗, 許敬宗自幼好學, 飽讀書史, 才華橫溢, 文采非凡 。

李世民晚年生活如何 武則天爲何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 第5張

但這個許敬宗雖然有才, 卻有個毛病 ,爲人醉心於功名利祿 ,爲了升官發財不擇手段, 甚至到了寡廉鮮恥的地步, 許敬宗爲人奸詐狡黠, 善於見風使舵揣測上意, 逐漸受到李世民的信任 ,李世民出征高句麗時, 許敬宗伴駕隨行, 戎馬倥傯之中, 許敬宗站在唐太宗面前 一邊聽着李世民下達謝意, 一邊手中筆走龍蛇 一揮而就 ,李世民對他的文采大爲讚歎, 授予他銀青光祿大夫之職。

從此踏上飛黃騰達之路 ,許敬宗得勢後 ,可謂劣跡斑斑, 他掌管編修史書期間 ,不以事實爲依據, 反而根據個人親疏好惡, 肆意篡改事實 ,沒少幹指鹿爲馬張冠李戴的事, 許敬宗還貪墨無度, 廣蓄資財, 他的別墅高聳巍峨 ,號稱飛樓 ,在樓中大肆進行聲色犬馬之娛 。僅僅如此倒還罷了, 關鍵是他身爲唐太宗李世民 一手提拔的者臣, 在武則天陰謀篡奪皇權的關鍵時刻 ,他不僅不敢挺身而出予以阻止, 反而曲意逢迎 ,見風使舵 ,甘心充當武則天的走狗 ,爲了武則天上位而不遺餘力 ,爲此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 均敗在他手中, 被逼而死, 也直接導致了大唐江山 。被武則天篡奪 ,作爲回報 ,武則天上位後 ,許敬宗青雲直上, 升到宰相之位 ,最後富貴而終 。

李世民英雄一世, 萬沒料到他手下出了一個這樣的好臣, 把他辛苦打拼下江山斷送掉, 衆所周知, 在歷史上李世民提防了武則天一輩子 ,卻爲何在臨死之時沒有殺了武則天? 武則天是唯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論聰慧程度, 權謀水平, 她甚至可以超過諸多男性君主, 她以非凡的手段。 將李唐王朝取而代之 ,打破了男人爲主導的權力架構 。如果不是她深明大義 ,唐朝的國祚可能會縮短很多, 十四歲的武則天, 就入宮成了皇帝妃嬪, 在其未發跡之前, 她在宮中做了十二年才人, 默默無聞 。

直到李世民去世後, 武則天才慢慢從後場走向前臺, 李世民曾得到一卷讖文, 上寫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據說 那本高深莫測的《推背圖》 就是李淳風、袁天罡編纂的, 倘若說李淳風沒有真本事, 必定是不可能的, 最起碼李世民還是比較信任李淳風的 ,所以說當李淳風 ,把這則預言告訴李世民的時候, 儘管李世民是一代明君, 也難免會被此事所束縛 ,作爲帝王 ,最關心的就是, 江山社稷和國家命運 ,既然已經預測到了 ,李世民還是想將那個 ,未來顛覆唐王朝的人殺掉 ,只不過他殺錯了人。

李世民晚年生活如何 武則天爲何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 第6張

史料記載 帝愕然 因笑日: 何物女子 乃此健邪! 又君羨官邑屬縣皆武也, 可能在李世民想來, 個女人是難以攀登到 ,權力高位的 ,這個女主武王可能是個男人, 在深思熟慮之後 ,李世民隨便找了個理由, 就將李君羨處死了, 李世民不是神仙, 他可以篡改前朝歷史, 可以用史書將自己包裝成一代賢君, 但他也無法預測未來。 換言之 ,他無法預測武則天會改天換地 。

如果在武則天剛剛入宮之時 ,有人告訴她會將唐王朝取而代之, 估計連武則天本人都不會相信, 之所以李世民被稱爲賢君 ,很大程度跟他的寬容有關係, 很多投奔李世民的人 ,都曾是他的敵人, 李世民雖然知道 ,有人會在未來顛覆唐王朝, 但他也不太希望因此事, 造大規模成流血事件 。或許李君羨的死 ,只是李世民偶然碰到的, 他並沒有展開搜捕, 也沒有大開殺戒, 那麼李世民的晚年生活 到底怎樣呢? 唐太宗李世民, 始終是皇帝中的楷模 ,重用賢才 ,廣施仁政 ,尤爲著名的是善於納諫, 這種從諫如流的品質, 現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備, 何況家天下的封建帝王, 可惜, 但凡血肉之軀 都有難以逾越的侷限性,晚年的李世民一點一點變壞了 ,肉眼凡胎的生物性暴露無疑 ,其一他堵上耳朵, 踹開諍臣, 拎着鞭子做事兒, 自從文德皇后長孫氏死了之後。

李世民越來越聽不進去 ,別人的意見, 甚至把百姓比喻成賤骨頭, 逼死諫臣更是常有的事兒 其次他大興士木 ,窮奢極欲 ,不論是翡翠宮 ,還是洛陽宮 ,亦或是重修玉華宮 ,甚至連他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公元648年 ,即其臨終前一年 ,他親自爲太子李治撰寫了《帝範》十二篇 ,其中明確寫道, 吾繼位以來 ,不善多矣, 錦繡珠玉不絕於前, 宮室臺榭屢有興作, 犬馬鷹隼無遠不致, 行遊四方 ,供頓煩勞 ,此皆吾之深過也 ,勿以爲是而法之 ,皇帝是揣着明白裝糊塗 ,他本人可以倒行逆施, 對兒子就要說實話了, 他希望李治, 不要效仿自己, 做個賢明的君主, 必須有節制、有約束 其三唐太宗晚年, 貪戀酒色 ,蒐羅美女 ,甚至連弟妹、寡婦都不放過, 最後則是最爲人詬病的, 干涉史官, 沽名釣譽 唐朝是修史最活躍的時期 《南史》、《北史》、《隋書》 相繼完成。

李世民太在乎生前身後名了, 他不但關心興替之鑑, 還干涉史官的獨立性 ,按說 皇帝日常的雞零狗碎都有專人記述, 以備將來編入國史 ,歷來的傳統和潛規則也不允許皇權干涉, 李世民偏偏要打破常規, 不但過問史官記述的內容, 還暗示他們秉筆直書, 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做法, 極爲跌份幾, 司馬光痛斥這件壞事 ,心虛的李世民強索起居注, 給唐朝後來的皇帝, 開了個惡劣的先例 ,這種舉動 連小老婆武則天都撇嘴 ,李世民28歲登基, 在位23年 ,文治武功, 幹古罕有, 可惜 ,晚年壞得太厲害, 甚至到了荒淫的境地。

這只是偉大人物灰色的一面, 並不防礙李世民的賢明、德政, 也不會抹殺他的歷史貢獻 ,但是後世卻有人抓住這一點 ,瘋狂批判李世民的罪惡, 甚至說瞧不上他, 李世民大概是當下, 最被低估的古代君王了 ,許多人總是盯着他個人私德不放, 開口就是殺兄逼父娶嫂子, 閉口則是以訛傳訛說他修改史書 抹殺隱太子李建成的功勞 李世民爲帝 文治武功從上有 虛心納諫 厲行節約 勸課農桑 ,使百姓休養生息 ,國泰民安, 貞觀之治爲萬世表率 ,對外武功極盛, 開疆拓土, 被各族尊稱爲天可汗 ,柳克述先生如此評價唐太宗: 假如中國歷史上, 沒有李世民這樣一位 ,卓越的天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華夏民族究竟會演變到怎樣的境地?

綜數百年華夷亂離黑暗之局, 成大一統的民族復興, 與新局面的開創 ,其版圖西至蔥嶺以東 南至中南半島, 東臨大海 ,北北大漠 而國計民生之康裕, 學術藝事之發達 ,典章制度之昭明 ,思想文化之融匯與倡導 ,至使倭人販其餘緒以立國, 歐西各國嚮往而慕化, 其氣魄之大 無可媲美, 推崇功業 數典不忘, 我們豈能忘掉李世民, 就連一代偉人不也認爲: 自佔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 。

其次則朱元璋耳 ,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懷疑李世民的偉大呢? 功過相抵之下, 功勞還是大於過錯的 ,不知道屏幕前的您 ,是怎樣看待幹古一帝李世民的, 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我們下期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