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光緒帝的葬禮規模有多大?歷史上最後一個國葬出殯的皇帝

光緒帝的葬禮規模有多大?歷史上最後一個國葬出殯的皇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光緒帝的葬禮規模有多大?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在宮中死得撲朔迷離,無疑是爲本就死氣沉沉的晚清政府再蒙晦氣。

當年,同治帝十九歲英年早逝,沒留下一個子嗣,且不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單就慈禧還不想馬上放手集權來看,清朝這皇位就必須一直有人坐着。於是最苦命的光緒帝載湉就這樣登上了歷史舞臺,明明身爲慈禧妹妹婉貞和醇親王奕譞的兒子,但卻被慈禧抱來認其爲“親爸爸”。五歲即位到十八歲大婚,一直有名無實,全憑在他身後垂簾聽政的慈禧擺佈。十八歲親政,二十七歲嘗試擺脫慈禧的挾制,着手實行戊戌變法,然而難改晚清大局,遭到了以慈禧爲首的保守派的強烈牴觸。變法失敗後,被慈禧幽禁在仿若與世隔絕的中南海瀛臺直到離開人世,期間遭受的可都是非人的對待,在慈禧的眼線下,有苦都不能向外人訴說。

光緒帝的葬禮規模有多大?歷史上最後一個國葬出殯的皇帝

光緒駕崩時,他生前所住的仙島皇宮中,一片死寂,平日裏忙碌奔波的太監宮女彷彿都知道要發生什麼一樣,消失得一乾二淨,其屍體被發現時,冰冷地昭告着再無救治的餘地。世人認爲這是因爲他死的神祕又突然,奴才爲了躲避晦氣,才避之不及。但這可是在皇宮中發生的事,他真正的死因在他嚥氣的那一瞬間就註定了會成爲未解之謎。

不論光緒因何而暴斃宮中,他也是名正言順的皇帝,所以就算當時晚清政府一直在向西方列強委曲求全,不斷割地賠款,光緒帝的葬禮也是絲毫不吝嗇的按照了國葬的形式在籌備的。

按照皇室的規矩,皇帝的靈柩要做得龐大而華麗,而且擡棺的人數也有嚴格的要求,當時給光緒擡棺送葬的隊伍就是128人的大規模了,而且兩側還有騎馬的帶刀新式清軍衛隊。由64人組成的執幡隊高舉萬民旗傘爲送葬隊伍開路,然後是1628人規模的儀仗隊,每個人手上都拿着各種紙紮的惟妙惟肖的法器和冥器。隨後跟着的便是聲勢浩大的擡棺隊伍,送葬隊伍的最後是用來運送陪葬品的馬隊,一衆馬匹,毛色一致。

光緒出殯的那天,嗩吶聲響,佩着清脆的鑼鼓聲音,引來了京城的所有百姓,所有人都想來對這麼盛大的場面抱有不小的好奇心,於是紛紛放下手上在做的事,不辭辛勞地從城裏的四面八方跑來圍觀這聲勢浩大的葬禮,甚至營造出了萬人空巷的景觀。自從鴉片戰爭失敗後,這是京城第一次這麼熱鬧,街上擠滿了人,除了給送葬隊伍留出的主幹道以外,其他地方都圍滿了前來圍觀的羣衆,熙熙攘攘的,可謂是人山人海,擡頭低頭引入眼簾的都是人。不論是送葬的隊伍還是百姓,從街頭一時都看不到街尾。

光緒帝的葬禮規模有多大?歷史上最後一個國葬出殯的皇帝 第2張

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建統治者不是沒有進行過變法圖強,但是在舊勢力和舊思想根深蒂固的前提下,基本算得上是於事無補,不論是洋務運動還是維新變法等一切自上而下的救亡運動終究是沒能挽救岌岌可危的晚清政府。尤其是維新變法,光緒出發點是好,但是他高估了自己真正掌握的實權,也低估了慈禧的愚昧和頑固,在一定程度上最後導致了無數仁人志士爲了改革而流血犧牲,自己最終也成爲了慈禧眼中一個丟失了作用,還會反抗牴觸自己的傀儡,而被終生幽禁在孤島上。

維新的時間很短,不過才一百零三天,但是足以讓百姓明白了當時聖上自救的決心,以及救國的良苦用心。百姓可能在光緒的身上看到了希望,雖然渺茫,但是卻還是想要孤注一擲地相信他。儘管結果是如此的不盡人意,可是這還是說明百姓有看到光緒的努力,同時光緒也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和愛戴。所以國葬的那天,送葬的隊伍到了哪裏,百姓都自願爲其下跪,或者爲其燒上一些紙錢,送這個可憐的皇帝一程。據說一天時間就燒了90萬餘張的紙錢。

光緒帝的葬禮規模有多大?歷史上最後一個國葬出殯的皇帝 第3張

光緒帝作爲中國最後一個用國葬出殯的皇帝,排面是做足了,那場面比平日裏御駕出行的陣勢還要來得盛大,生前被迫活得窩囊,死後卻得到了頗具諷刺意味的氣派。自打光緒五歲被慈禧從生母生父的膝上抱到了那個皇位上,他就註定會是歷史上的悲情又悽慘的人物,即使國葬氣派那又如何,還不是難改無人爲他守一時靈柩的事實。悲矣悲矣,果然“無情最是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