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雍正臨死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江山六十年 雍正爲什麼會留下千古罵名

雍正臨死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江山六十年 雍正爲什麼會留下千古罵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雍正和乾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志》曾言:“以僕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從古至今,那些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往往都會經歷許多挫折,對於這些人而言,外界的屈辱並不會讓他們放棄對於理想的追逐,反而會促使他們走向新的人生巔峯。

提到清朝時期的優秀皇帝,或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康熙和乾隆,畢竟很多人都將清朝時期的巔峯稱爲康乾之治,但實際上,在康熙和乾隆中間,雍正皇帝也同樣是一位十分英明的君主。

雍正臨死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江山六十年 雍正爲什麼會留下千古罵名

在對雍正的一生進行了解之後可以發現,他的許多政策都爲清朝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在其臨終之前所除掉的一人,也讓乾隆成功穩坐六十年的江山。然而,這樣的付出卻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反而是讓自己承受了千古的罵名。那麼,在雍正臨終之前,他除掉的人究竟是何來歷?除掉這人後,爲什麼他會被服千古罵名呢?

雍正臨死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江山六十年 雍正爲什麼會留下千古罵名 第2張

衆所周知,在康熙在位後期,曾出現過九子奪嫡的情況,而在這一階段之內,皇子們之間的爭奪,也使得朝政變得混亂不已。在吸取了這種教訓之後,雍正對於皇位繼承人的篩選十分嚴格,爲了避免九子奪嫡情況的出現,雍正對各位皇子進行了非常嚴格的考察,最終,他也將四皇子弘曆立爲繼承人,並祕密立儲,等到自己百年之後再公佈這一決定。

雍正臨死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江山六十年 雍正爲什麼會留下千古罵名 第3張

但對於當時的皇子們而言,有關於皇位繼承人的猜測卻從未停止過,這也使得許多太子熱門候選人,開始不斷籠絡大臣,並希望能夠奪得皇上的關注,而三皇子弘時就是其中之一。

在對弘時進行了解之後可以發現,他的母親爲雍正後宮中的齊妃,而相比於其他的妃子來說,齊妃無論是家世還是得寵程度,都是非常突出的,這也給弘時帶來了一定的優勢。

雍正臨死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江山六十年 雍正爲什麼會留下千古罵名 第4張

由於雍正皇帝的長子和次子早年期間不幸夭折,所以,身爲皇三子的弘時,自然而然的也就成爲了皇子中最年長的一位。按照中國社會的傳統觀念認爲,在選立太子之時,應當立長,就這樣,弘時自然而然的也就將自己,當成了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憑藉着其母親在後宮中的地位,弘時在雍正心中也佔據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由於弘時有着較大的野心,所以,在協助皇帝執政的過程之中,弘時也變得越發蠻橫。

雍正臨死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江山六十年 雍正爲什麼會留下千古罵名 第5張

不僅如此,爲了能夠爭奪皇位,弘時還做出了許多刻意表現自己的行爲,這也讓雍正十分反感這個兒子。畢竟在他看來,身爲統治者的繼承人,如此魯莽顯然是不應該的,就這樣,他也將繼承皇位的人選,挪向了自己的四皇子弘曆。

當時,雍正認爲以弘時的這種性格,即使是登上了皇位,也並不會給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就這樣,他也下定決心要抹去弘時繼承皇位的可能性。據悉,在弘曆年僅九歲時,他就被祕密立儲,而從後續的種種政治決定中,弘時也看出了雍正的這一決定。

雍正臨死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江山六十年 雍正爲什麼會留下千古罵名 第6張

曾經,在先帝忌辰之時,弘曆成爲了代替康熙前去祭拜之人,這也讓弘時感到十分失望,而爲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地位,弘時也對其他的皇子做出了許多出格之事,這也讓雍正抓住了處罰弘時的把柄。

在雍正五年之時,其於一次錯誤的出現,雍正將弘時的宗籍削去,並將其軟禁在王府之中,而後,弘時爭奪皇位的機會也被徹底抹去。在這樣的打擊之下,弘時抑鬱成疾,而在其二十四歲那年,便不幸離世。

雍正臨死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江山六十年 雍正爲什麼會留下千古罵名 第7張

雖然說在史書中記載,弘時的離世是因病導致的結果,但也有很多人認爲,弘時之所以會去世,也是雍正爲了保證弘曆統治穩定性所做出的決定。而基於這一事件的出現,雍正皇帝揹負了千古罵名,雖然乾隆爲了維護雍正的口碑,命人修改了史書方面的資料,但也有很多人認爲,雍正就是一個爲了鞏固統治,而不惜殺子的涼薄之人。

雍正臨死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江山六十年 雍正爲什麼會留下千古罵名 第8張

結語

對於雍正來說,雖然相比於康熙乾隆,他的在位時間並不是很長,但從他的種種舉措中也能夠看出,他的個人能力也是非常突出的。可以說,之所以雍正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也不過是爲了清朝後續的發展,而從這點上也能夠看出,他並不是一個自私自利之人,反而心懷天下大義。

從這段歷史中就能夠感受到,在對歷史人物進行分析與瞭解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否則會因種種表面上的歷史現象,而錯失人物行爲的真實目的,最終,導致歷史的研究也會陷入僵局之中。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