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宰相李紳,真如他詩中所寫,那麼愛惜民力嗎?

唐朝宰相李紳,真如他詩中所寫,那麼愛惜民力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唐朝宰相李紳。

《憫農》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其二“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一中意思大概是寫農民播種耕作,天下都沒有閒田,可還是有農民餓死;其二描述的是農民辛勤勞作的場景。因爲這詩道出了農人的辛苦勞作,被當作教科書級的古詩,成爲我們今天的教材,詩中表達的情感引起了無數的共鳴,此詩是極爲成功的。

我們今天要說就說這位詩人李紳。

唐朝宰相李紳,真如他詩中所寫,那麼愛惜民力嗎?

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李紳六歲喪父,隨母遷居無錫。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中進士第,補國子助教,歷任刺史、淮南節度使、中書侍郎、右僕射、門下侍郎、司空公等職,冊封趙國公。元和十五年(820年),捲入朋黨之爭,爲李(德裕)黨重要人物。會昌六年(846年)病逝於揚州,追贈太尉,諡號"文肅"。

看簡歷可以看到雖然出身於官宦之家,但是幼年喪父,和母親相依爲命,日子肯定也非常艱辛,這可能就是能夠寫出憫農這樣詩的基礎吧。

又沒有可靠的門路,爲改變生活,李紳有強烈的當官慾望。李紳也一直在努力着,而且是屢敗屢戰,直到27歲考中了進士,從此以後,他的官途可謂一路高升,從翰林院學士到節度使,再到宰相。

唐朝宰相李紳,真如他詩中所寫,那麼愛惜民力嗎? 第2張

可能從小艱辛的緣故,雖然寫出了憫農這樣的詩,但是因爲自小的生活窘迫讓李紳對於享受和地位有着異常。《本事詩》中記載李紳曾經邀請劉禹錫“至第中,厚設飲饌。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劉於席上賦詩曰:‘鬟髯梳頭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李因以妓贈之。”除了這低下的作風,他在生活上的奢侈也沒幾個人能與他相比,李紳喜歡吃雞舌,經常要吃雞舌,而每次吃雞舌要殺掉三百多隻雞,被宰殺的雞在院內堆積如山。

《唐語林》中還有這樣的記載:李紳路過開封橋,一個路人沒有給他讓路,事後李紳下人把這個人抓了這個人,(可見李紳霸橫)誰知此人貴爲皇族,把李紳嚇出一身冷汗。

唐朝宰相李紳,真如他詩中所寫,那麼愛惜民力嗎? 第3張

74歲李紳在擔任淮南節度使時,他參與黨爭,在“吳湘案”中他處死了一名罪犯,該犯人本來罪不至死,但是爲了討好李黨老大,他執意這樣做了,因爲此案,在他死後,還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懲罰。可以看出李紳趨炎附勢小人樣貌。

看李紳的詩歌成就這不容置於,但其人品卻不是很好。他的故事其實和我們現在很多翻車的領導是一樣的,對領導阿諛奉承,拼命往上爬,然後享受美好生活。最後不管出不出事,歷史會給予評價,千年前的故事總是反覆播放,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