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允炆上臺後着急削藩,造成了什麼後果?

朱允炆上臺後着急削藩,造成了什麼後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根據《明史》中記載:“恭閔惠皇帝諱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呂氏……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太赦天下,以明年爲建文元年。”

朱元璋,身爲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皇帝生涯中是有功有過的,但大體上他也稱得上是一位,有着相當不錯文治武功的皇帝。然而他去世前的一個決定卻令人感到不解,那就有着衆多有能力的皇子的他,爲何卻要把皇位交給自己的孫子朱允炆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朱允炆上臺後着急削藩,造成了什麼後果?

而更令人不解的是,在朱允文繼位之後,他便幹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感到目瞪口呆的事情——削藩!

建文帝朱允炆僅僅在位四年,而期間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削藩了。朱允炆上位僅僅一年的時間裏,他就除掉了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周王朱橚,以及岷王朱楩等五位舉足輕重的藩王。

藩王問題是否那麼嚴重?讓朱允炆非用雷霆手段不可

衆所周知,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的皇位是來之不易的,因此他也擔心自己辛苦得來的皇位會有一天被他人奪去,而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那就是要將兵權限制在對自己有利的人手裏,因此朱元璋將兵權都集中在自己以及自己的兒子手中。

朱元璋後來將自己的九個兒子分別封爲藩王,然後讓他們去管理相應的區域,並給他們一定的兵權,他們在明朝建立初期時,抵禦了邊塞外敵,且鎮壓了局部的叛亂,爲明朝的穩定貢獻了一定的力量。

再將兵權交到自己的兒子的手中後,朱元璋也並不是對他們就百分之百的信任,因爲歷史告訴人們,在皇權的面前,即便是親父子,也有可能會反目成仇,因此爲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朱元璋也在一開始就對這些藩王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當時朱元璋首先是限制了幫忙的衛屬的數量,並且規定在成爲藩王之後,就只能在本轄區的範圍內進行活動,若是有其他情況的話,則要向他彙報,得到他的允許後才能行事,這也避免了藩王私下間的來往,特別是朱元璋還規定了弱勢一方的方法有什麼不軌的行爲的話,那麼其他的軍隊則將羣起而攻之,而他們又無法事先私下合作,因此,便讓所有的藩王都不敢輕舉妄動。

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論方王的勢力如何發展他們的兵力也不可能超過朝廷的兵力,因此若是想說朱允炆上位的時候,急於削藩是因爲藩王的勢力過於強大,嚴重危及到朝廷的統治,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的話,那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而朱允炆的削藩則是在朱元璋一去世後,就立馬提上了日程,並且下起手來也是非常的很,一年就解決了五位藩王,這不免讓其他的藩王感到岌岌可危。

朱允炆上臺後着急削藩,造成了什麼後果? 第2張

實際上,削藩確實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朱允炆的做法未免太過於操之過急了,剛剛上位的他根基不穩,便有如此大的動作,實在是君王之忌。

那麼,朱允炆上臺後着急削藩是因爲什麼呢?

第一:皇位繼承有爭議,心虛怕被推翻

首先,朱允炆一上位就着急要削藩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爲他心虛了。要是有人可能會有疑問了,身爲帝王的他有什麼好心虛的呢?實際上令他心虛的,正好是他帝王的身份。

我們都知道,朱允炆繼承了朱元璋的皇位時,他是作爲朱元璋的孫子,而並不是其兒子,在歷史上,皇帝繼位給孫子也並不是沒有過,但是一般都是因爲其皇子早夭了,或者是不堪重用,因此纔會讓皇孫繼位,朱元璋當時的情況可不是這樣,雖說嫡長子早逝了,但是朱元璋還是有好幾個有能力做皇帝的兒子,就比如朱棣等。

因此對於朱穎文來說,他的皇位仍是搖搖欲墜的,有着諸多長輩的他,即便當了皇帝,話語權也必定是比較少的,若是給了各位長輩發展的時間與空間的話,那麼朱允炆確實是難保皇位。

正是因爲這個問題,讓朱允炆如坐鍼氈,即位後就迫不及待的進行削藩,他的想法沒錯,只是操之過急了。

第二:臣子無用,一手好牌卻打爛了

在朱允炆着急削藩的時候,雖說他有些過於魯莽了,給了各個藩王了準備的時間,但是並不是說就完全是敗筆。前文也有提到了,朝廷的兵力是要遠勝於各藩王手中所掌握的兵力的,並且藩王之間也很難相互聯合,因此對於朝廷來說藩王的威脅並沒有那麼大,再加上朱允炆以雷霆手段直接除掉了五位藩王,則更是讓削藩成功的可能性直線上升,但是爲何還是被詬病呢?就是因爲其臣子無用,有一手好牌卻打爛了。

當時的朱允炆雖有遠大的抱負,但是其治國經驗能力卻還不足,因此他做起事來還有諸多的毛病,而更要命的是,他在用人識人方面也不行。

當時推選朱允炆做下一任皇帝的人,大多是朝中的一些文臣,他們認爲,明朝需要的是一位文人來穩住明朝的內政,因此他們拋棄了朱棣這個選項。

而在朱允炆繼位之後,他自然也跟着一衆文臣走的比較近,而不信任武將。在這些文臣的慫恿下,朱允炆剛上位就急匆匆的削藩了,後來還因處理不當而爆發了戰爭,最終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因爲臣子的慫恿,讓朱允炆的一手好牌都打爛了。

第三:朱元璋做了錯誤的示範

實際上朱允炆敢於這樣大刀闊斧的削藩,也跟朱元璋脫不了干係。

衆所周知,朱元璋跟一衆開國皇帝一樣,在上位之後,便對曾經的開國功臣進行了打擊,而這不僅僅是使得朱允炆在上位之後,手中沒有足夠優秀的文臣武將可以幫助他削藩,更是讓朱允炆在心中以爲,身爲皇帝的他對於藩王的統治是絕對的,因此他纔敢不顧後果的削藩。

但是朱允炆沒有考慮到的是,朱元璋之所以能夠施行鐵血統治,是因爲他自身的能力足夠強,他的每一步決定,都能夠保證其他人即便是想要反對也無能爲力,這是朱元璋的實力所在。但是朱允炆卻完全不同,他想學朱元璋的做法,但卻沒有朱元璋的能力,最終纔會導致他沒有看清局勢,急匆匆的選擇削藩。

着急削藩,最後的結局如何

朱允炆的削藩政策,速度過快,導致人心浮動,讓其他的藩王自覺性命危在旦夕,所謂可斷人財路不可斷人活路,衆藩王在朱元璋時期之所以沒有反,不僅是不敢反,更是沒必要反。而朱允炆的舉動,卻是把他們逼上了絕路,因此,最終朱允炆激進的政策,徹底的逼反了藩王。

當時,朱棣起兵造反,靖難之役爆發,藩鎮與朝廷決裂,實力最強的朱棣就成了諸王之首。在實力並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由於朱允炆以及其臣子的瞎操作,最終燕軍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難之役結束。

小結

通過了朱允炆的做法以及其結局,也讓人明白了何爲書生誤國。

歷史上有很多的文人皇帝,因爲過於注重文學,從而太過自以爲是,導致其所下的判斷是錯誤的時候卻不能自知,就像是朱允炆和他的一衆文臣,最終因爲判斷的錯誤,而讓江山易位,這也告訴了世人,身爲皇帝要做到全方位的發展,才能夠讓國家更好地發展。而像朱允炆這樣想法超過能力範圍的人,最後會失敗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