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太尉高俅,是如何從從浪蕩公子逆襲成一國太尉的?

北宋太尉高俅,是如何從從浪蕩公子逆襲成一國太尉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太尉高俅是如何從從浪蕩公子逆襲成一國太尉的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高俅是何人?看過《水滸傳》原著,您就會發現,家道敗落後,他原本就是一浪蕩公子,或者一潑皮無賴。

高俅,姓高名俅,“俅”字的俅,原本寫作毛毬的“毬”。

毛毬,是一種宗教的用具,打禪時,某人昏昏沉睡時,將其打醒的物具,就是俗稱的“毛毬”。

在有些地方方言中,“毬”字還是罵人的字。意指智商低的憨子或傻子等。

北宋太尉高俅,是如何從從浪蕩公子逆襲成一國太尉的?

大概,高俅也知道這個字的字意不太好。發跡後,他便將“毬”去了毛旁,改成了立人旁的“俅”字。

“源易緣”注意到,《水滸傳》中的高俅從小好吃懶做,耍棒舞棍,欺凌鄉親。人品雖不怎麼樣,卻有才能,既會吹拉彈唱,又懂詩書辭賦……還有最大的一個本事,就是球踢得特好,是典型的有才無德型小人。

高俅從小好高惡遠,不務正業,街頭耍賴時,曾被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父親一棒打翻,休養數月不起;

高俅後又因每日私混於妓館、酒館、賭博場等娛樂場所,日日風花雪月,欠下鉅債,就唆騙王員外兒子的錢花,被一紙狀書,訴到官府,判了個脊杖流放。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流放在外的高俅人人避之不及,卻有一個開賭坊名叫柳大郎的並不嫌棄他。

平日裏他就好收留一些落難、不明不白的閒雜人員,見到了高俅,更是臭昧相投,一留就讓高俅在他的家裏住了3年。

衣食從此無憂,高俅的好運從認識柳大郎開始。宋哲宗稱帝后,曾大赦天下,高俅思鄉心切,就回到了故鄉東京汴梁城。

柳大郎對高俅很夠意思,在他返鄉之前,既送了金銀盤纏,又將自己在開封的親戚董將士介紹了過去。

董將士家是行醫濟善之人,知道高俅的品性不佳後,又得罪不起,就推辭將高俅介紹給了小蘇學士。

在學士府內,看了董將士的推薦信,得知高俅原是閒散浪蕩之人,也認爲自己“廟小容不下大神仙。”

北宋太尉高俅,是如何從從浪蕩公子逆襲成一國太尉的? 第2張

於是,也做了個順水人情,推薦給了駙馬王晉卿府——小王都太尉處,做了個親隨。

親隨沒做幾天,因爲球踢得好,又被宗哲宗的弟弟端王相中,點名將高俅要到了身邊,關係好到了每日相跟,寸步不離。

“源易緣”發現,宋哲宗病逝後沒有太子,百官遂將端王立爲太子,就是後來的宋徽宗。

端王稱帝,高俅也就成了皇帝身邊的紅人。宋徽宗曾貼心地對高俅說:朕要擡舉培養你,但凡有寸功,就會升遷。

果然,半年時間不到,高俅就從樞密院一不入流的隨駕人員,青雲直上,高居殿帥府太尉一職。

從高俅的發跡史看,高俅人品不好,並不招人喜歡,因何卻能在別人的厭煩中,步步高昇,身居高位呢?結合《水滸傳》原著,“源易緣”認爲,有以下因素:

一、高俅有自己的獨特才能

高俅的出生地在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雖然從小家道敗落,但他卻有自己的本領。

《水滸傳》原著中,就稱他:詩詞書畫,樣樣精通;刺槍使棒,件件都會……

從這點看,品德不好的高俅,卻也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在逆境困境中成長起來的高俅,如果沒有自己獨特超強的本領,他即使後來好運到來之際,到了附馬府或端王府,也不會被達官貴人看上。

北宋太尉高俅,是如何從從浪蕩公子逆襲成一國太尉的? 第3張

二、適應能力強,能夠隨遇而安

落魄時的高俅混跡於低檔的“黃、毒、賭”場所。同時,也認識了開賭場的柳大郎,一住就是三年。

後來,高俅認識了高富帥的駙馬——小王都大尉和後來的宋徽宗,同樣能得到貴人欣賞和栽培。

難能可貴的是,不論被王進父親打傷,還是後來發配流放,高俅都能很快地適應環境,隨遇而安。

在逆境中成長成熟起來的人,抗壓能力更強些。

三、時來運轉,高俅當發跡

高俅球踢得特好,機遇總偏愛有準備頭腦的人。

高俅的機遇,就在於駙馬爺派他去給端王送筆架時,球不招自來,自己滾到了高俅身邊。

一個鴛鴦拐,高俅將球踢給了端王,就讓端王注意到了他。再踢幾腳,端王當日便不肯再放高俅回去,留他在宮中過夜。又向駙馬來了個“橫刀奪愛”,點名將高俅要到了端王府。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水滸原著中,施耐庵老師稱高俅時來運轉,合該高俅發跡。

北宋太尉高俅,是如何從從浪蕩公子逆襲成一國太尉的? 第4張

《易經》中講,天地陰陽二氣循環更替不止,吉凶禍福相伴。就連高俅自己也料不到,端王后來能夠稱帝,他也能從浪蕩公子成爲一國太尉。

有人愛,有人厭!如果沒有董將士和小蘇學士等君子的厭棄,就不會有高俅後來的發跡。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