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在漢中之戰後反對劉備稱王,後期爲何又表示劉備應該稱帝?

諸葛亮在漢中之戰後反對劉備稱王,後期爲何又表示劉備應該稱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何漢中之戰後,諸葛亮反對劉備稱王,卻在之後諫言其稱帝?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看過三國電視劇,或是小說的, 對於劉備晉爲漢中王,諸葛亮其實是擔憂的,也反對過。可是到了後期,諸葛亮又突然表示劉備應該稱帝,這種前後差異是爲什麼呢?

一 稱王的壞處

諸葛亮在漢中之戰後反對劉備稱王,後期爲何又表示劉備應該稱帝?

對於當時的劉備集團,奪取漢中後,軍隊驕傲自滿的情緒已經出現,派系也更爲明顯。

早期其實在西川時,志得意滿就已經出現。畢竟劉璋和其父劉焉坐鎮西川已經數十載,西川又遠離中原戰亂,可謂兵富民強。而劉備取西川卻順風順水,除去龐統不幸戰死外,幾無損失,更是大大擴充了實力,這樣一來,軍隊內難免產生驕傲情緒。

這一點上,關羽欲和馬超比試較量,就是一個顯著例子。他寫信詢問馬超與自己比如何,實際就有爭強之心。畢竟關羽是劉備的鐵桿嫡系,坐鎮荊州數年,難免產生傲氣,驟然來一個馬超,尚未立功,就被封官,不服是自然的。

而漢中時期,這種傲氣就更爲嚴重了。漢中之戰的前因,是張郃叩擊西川,張飛率軍與張郃大戰。作爲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本事自不必多說。擊敗張郃,實際給了劉備軍相當的信心。

因爲在此之前和曹操的軍隊交戰,劉備軍勝率整體其實並不是特別高。而現在奪取西川和擊敗張郃的勝利,讓劉備軍士氣大振。

但是很快,劉備軍就爲自己的信心付出了代價,張飛被曹休擊退,陳式徹底輸給了徐晃。劉備初戰失敗後,曹操本隊抵達,劉備也集中了全部力量。雙方再次大戰,連番激戰下,曹操損兵折將,不僅死了大將夏侯淵,還丟了大把糧草,無奈退兵。

此時劉備軍中已經認爲自己全面勝過曹操,說好聽了是軍心大振,不好聽就是驕傲自滿。

此時劉備稱王,會加劇這個影響。要知道,劉備雖然是皇叔,但稱王仍是擅作主張,毫無分封。曹操起碼有漢獻帝的冊封,那劉備呢?先斬後奏?將士們更加自滿,且渴望得到晉升,進攻的勢頭就會減少。

而就實際來說,劉備稱王,也等於自毀名聲,以往宣傳的中興漢室,幾乎成了個謊言。所以綜合利弊,稱王是不好的。

諸葛亮在漢中之戰後反對劉備稱王,後期爲何又表示劉備應該稱帝? 第2張

二 稱王的後果

稱王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首先來說是派系相互爭鬥。

俗話說,無幫無派,千奇百怪,劉備集團內,

派系主要是徐州派,荊州派和益州派。

劉備稱王后,三個派系開始相互競爭,劉備的老派系徐州派屬於嫡系,封侯升官是必然的,而益州派則在西川和漢中之戰裏形成和立功,也如願得到了封賞。但是荊州派呢?他們目前並沒有得到了什麼,一句話後來的益州派都跑到了荊州派的頭上。

這種情緒會影響了高層,他們渴望建功,劉備必須考慮這一點。

所以面對江東可能的反水,劉備的選擇不是與其交涉,加固同盟。而是讓關羽率軍北上,攻取樊城,依靠實力來震懾孫權,這種方式並不明智,容易激起大戰。

此時孫權本來就憂慮

自身被曹操,劉備夾在中間,北上無力,容易遭到威脅。劉備擊敗曹操,又稱王,甚至公然擺出武力威懾,自然讓孫權對於孫劉同盟不再信任。

而曹操看到了這一點,提出了聯合,擊敗關羽,平分荊州,結果就是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集團遭受重創。

而本質上,這一切的起點,就是劉備擅自稱王,帶來的連鎖反應引發的,對於劉備集團而言,

稱王的弊大於利,不僅讓他們失去人心,更失去同盟。

日後的征戰裏,不得不以一敵二,因爲敵人從一個變成了兩個,這樣在征戰裏,不免有諸多的影響,而這些也給劉備帶來了巨大的隱患,甚至於,足以讓劉備集團分崩離析。

諸葛亮在漢中之戰後反對劉備稱王,後期爲何又表示劉備應該稱帝? 第3張

三 稱帝的好處

劉備集團此時遭受到重創,內部派系力量失衡,老一輩的將領以關羽爲開端離去,再加上巨大的失敗,讓劉備集團內部人心浮動,這不免造成了,劉備集團的整體動搖。

如果不能立刻安撫人心,那麼劉備集團能否捱過接下來的階段都是問題。但此時,諸葛亮卻突然一反之前態度,力主劉備稱帝。

這是因爲曹操去世,曹丕繼位的情況給了劉備集團一個機會

曹丕竄漢自立,雖然很大程度上順利籠絡了曹操舊部,也壓制了內部的暗流涌動。但是不免失卻天下人心。爲了進一步安撫人心,曹丕不得不對士族豪強妥協。

這就導致了原本曹操制定的打壓豪強,重用寒門的計劃破產,寒門子弟開始心向代表漢室正統的劉備,而廣大民衆對漢的認可度,是要高於現階段對曹魏的認可度的,如果有個名正言順的政治口號,那麼劉備完全可以將曹魏瓦解。

這個口號就是稱帝,要獲得漢的名分,就必須稱帝。不然的話,

以前朝王爺的身份來和曹魏對抗,不免成了國與國的戰爭。這樣的話,等於變相認可了曹魏政權的合法性。但如果劉備稱帝,就不一樣了。漢室未亡,曹魏沒有合法性。

就籠絡人心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通過稱帝舉動,將曹魏定性爲叛賊逆黨。

諸葛亮在漢中之戰後反對劉備稱王,後期爲何又表示劉備應該稱帝? 第4張

同時,劉備稱帝,還可以對內部人心進行安撫,因爲他稱帝后,封官的餘地更大,操作度更高,益州豪強對於功名地位的渴望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

如此一來,他們內心所能思考的面就被大大侷限,非常有利於劉備下一步行動。

在政治局勢上,劉備也通過稱帝之舉,宣告了自身的存在和目的,無論是曹魏和孫權,這個時候都只能按兵不動,主動出擊,意味着承受後漢政權瘋狂的報復。

孫權和曹丕都不希望觸黴頭,自然也就偃旗息鼓,已做觀望了。

綜上所述,劉備成王和稱帝,其結果是截然不同的。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做法所能起到的作用,結果完全不同。審時度勢,做出判斷,是一個領導者或是軍師必須做的。劉備雖然沒能認清,但是諸葛亮和文臣們卻已經察覺了。這也是爲什麼他們最先反對劉備稱王,而後又勸劉備登基爲帝的原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