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何生在禮制文化圈內的李白,可以如此放蕩不羈?

爲何生在禮制文化圈內的李白,可以如此放蕩不羈?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這些人物也頗受爭議,其中李白的一生是經歷過人生百態,也是人們議論的對象。他都有什麼祕密呢,請聽我詳細道來。

說到李白,可謂家喻戶曉、如雷貫耳,這位位列“詩仙”尊位的大唐詩人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國的名山大川間穿梭,足跡遍佈中國大江南北(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而且他的遊覽方式頗具現代意味,往往都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另外,令當今上班族豔羨不已的是:李白一生沒有什麼正經工作,但偏偏有一擲千金的資本。衆所周知,李白好飲酒,因此李白在仗劍天涯、遊歷名山大川過程中仗義疏財,花了很多錢同市井之徒喝酒行樂以及接濟貧困人羣。同時愛好桃花的他“桃花運”連連,自然在女人身上也是極其慷慨的,爲此,出行前隨身攜帶的三十萬金逐漸捉襟見肘(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

即便如此,位列詩仙之尊位的他仍然胸懷高遠,人生什麼最重要?當然是痛快,怎麼能讓世俗的錢財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即便千金散盡,也會高唱一句“千金散盡還復來”,氣勢上展現出不與世俗爲伍、放蕩不羈的博大情懷。由此可見,用放浪形骸形容這位詩仙再合適不過。

一,李白放浪形骸到了何種程度?兩度入贅毫不在乎,當着皇帝的面讓大宦官高力士表演“力士脫靴”

作爲大唐詩壇頂級層面的文學巨匠,李白的名聲是極其響亮的,雖然因爲出身的原因,才華橫溢的李白與科舉功名絕緣,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聲名遠揚。因爲名氣大,很多社會名流和朝廷命官都爭相與之交往,當然狂熱的粉絲更是不計其數,如我們熟知的汪倫。

爲了結識這位大唐明星人物,深諳李白兩大嗜好的汪倫不惜用欺騙的手段將李白哄騙到了故鄉。而放浪形骸慣了的李白一聽,想也不想說走就走,雖然事後發現上了當,但表現出了極其豁達的一面,接受了汪倫的殷勤招待,臨別時還感觸至深,寫了膾炙人口的《贈汪倫》予以感謝。

除此之外,李白與當時的蜀中一道士元丹丘約爲好友。元丹丘是當時道教清派掌門人胡紫陽的弟子,並且與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同爲修道之人,地位可謂十分尊貴。李白還與時任朝廷祕書監的賀知章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值得一提的是,二人第一次見面時,李白便使出了殺手鐗,拿出自己的《蜀道難》和《烏棲曲》給賀知章審閱,沒想到賀知章一看不得了,立馬感嘆李白是太白金星轉世。再一對比興趣愛好,發現彼此都是“酒鬼”,於是組建了新的朋友圈——“飲中八仙”,互相欣賞、不醉不休。

爲何生在禮制文化圈內的李白,可以如此放蕩不羈?

在賀知章等高官的引薦下,李白終於見到了夢寐以求的聖上。天寶元年,唐玄宗下詔李白覲見,有感於李白的文氣,令其入奉翰林。此時的李白春風得意得不行,放浪形骸的老毛病便又犯了,於是毫不低調地“仰天大笑出門去”,朝中狂妄自大,官員之禮也不放在眼裏,致使朝中針對他的流言和攻擊越來越多。

天生放浪形骸慣了的李白如何懂得收斂的重要性?竟在一次覲見皇上的時候,伸出一隻腳,讓唐玄宗最寵幸的宦官高力士來脫。最後還是唐玄宗出面解圍,讓小宦官幫着脫了,這便是“力士脫靴”的典故。天子之前尚且“不懂”禮數,未有尊卑有序的等級觀念,註定了李白不是做官的料,因此之後李白仕途終結便也是情理之中。

從“力士脫靴”還可看出:李白恐怕是最能“隨性”之人,受不得世間條條框框的約束,不過縱然身形矯健猶如孫悟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還得被緊箍咒所約束,不得不聽命於唐僧的迂腐命令。因此嚐盡了世間約束之苦的李白也只能靠喝酒麻痹自己,往往一喝就往醉裏喝,自稱“酒中仙人”。

另一個事例可以證明李白放浪形骸、不爲世俗約束的是他的婚姻。衆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婚姻可是件大事,事關家族臉面和香火的延續傳承。正因爲如此重要,婚姻的名分就彌足珍貴了,於是就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禮制約束,說白了婚姻不是你一個人的事,而事關整個家族的興旺發達。

如果按此標準,李白的婚姻可謂極其“不合格”,李白一生中包括同居在內無名無份的婚姻有四次,其中的兩次無名無份,而有名有分的兩次卻又低人一等、讓人大跌眼鏡——入贅女方家裏。即便是開放的現在,男方入贅女方家裏也會讓其覺得擡不起頭,更別說名分比什麼都重要的古代。

李白第一任妻子許氏的祖父是唐高宗時的宰相,屬名門之後。雖然李白是入贅,但許大小姐並不嫌棄他,而且還十分欣賞他的才華,而李白對“低人一等”的上門女婿也毫不在乎,夫妻二人頗爲和睦。不過李白畢竟有一顆放蕩不羈的心,跟許氏生活的短短十三年間,大部分時間還是出去遊山玩水、尋歡作樂,許氏不僅不反感,反而給予經濟上的莫大支持。

爲何生在禮制文化圈內的李白,可以如此放蕩不羈? 第2張

跨過中間兩段有實無名的“婚姻”,李白迎來了自己的第四任妻子宗氏,宗氏也是名門之後,雖然這最後一段婚姻儀式感很強,不過卻也是“低人一等”的入贅,而放浪形骸慣了的李白依然毫不在乎,開開心心地二度入贅。成婚後的宗氏對李白也是極好的,不僅很是勤懇地照顧着李白的衣食起居,而且在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被朝廷監禁之時,宗氏一家還設法營救。

綜上可知,李白兩度入贅毫不在乎,當着皇帝的面讓大宦官高力士表演“力士脫靴”,平生喜好醉生夢死,只管自己遊山玩水尋開心不顧妻兒死活,可見其放浪形骸到了怎樣的程度。

二,李白爲何會如此放浪形骸?與唐朝這一政策有關

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便知,在儒家主導的文化思想束縛下,古人十分講究克己復禮、嚴格自律、壓抑個性,不過李白的諸多表現恰恰與這些禮制規範背道而馳,作爲一位享譽古今的名人,他的放浪形骸達到了中國古代幾乎未有之的新高度。爲何生在禮制文化圈內的李白,其可以如此放蕩不羈?而世俗的力量又爲何對其能有這般容忍之態?

爲何生在禮制文化圈內的李白,可以如此放蕩不羈? 第3張

首先必然是李白出生的環境因素,據《新唐書李白傳》《草堂集序》等史料記載,李白是東晉西涼國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隋朝末年,先祖因犯罪而流徙到了碎葉地區,神龍初年才返回。李白的父親李客常年在西域碎葉城經商,因此李白自小深受西域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也就遠離了中原“忠義孝悌”、“謙虛謹慎”等傳統禮制文化的約束,這爲李白狂妄自大、放浪形骸性格的養成打下了基礎。

其次,李白這放浪形骸能爲中原本土人士所容忍,也必然是唐朝文化的作用,這不得不提唐朝一迥異於後世的政策——以道家爲國教。

自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之時,便尊老子爲祖先,規定“道大佛小,先老後釋”。唐太宗即位後,重申了“朕之本系,起自柱下”,蒐集晉魏時期隱流、祕傳的道書,普傳大道。

將道教置於國教,這恐怕是歷朝歷代之先例。而道教追求什麼?“道法自然、隨性而爲”。具體何爲“隨性而爲”?道家文獻《列子》中借用齊國大夫晏子夢遊管仲之事予以說明。

道家借用管仲之口,對隨性而爲的解釋爲“肆之而已,勿壅勿閼”,具體而言則爲:放縱自己的耳朵,想聽什麼就聽什麼;放縱自己的眼睛,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放縱自己的嘴巴,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放縱自己的身體,想怎麼舒服就怎麼來;放縱自己的心情,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放縱自己的嘴巴,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這不正是李白喜好飲酒、並且樂於醉生夢死的最佳理由嗎?“放鬆自己的心情,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不也正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內心獨白嗎?也正是因爲李白秉承着隨性而爲的人生哲學,全面放縱自己的身體和心情,因此才能將放浪形骸發展到了新高度,也才能兩度入贅毫不在乎,當着皇帝的面讓大宦官高力士表演“力士脫靴”。也許正因爲李白能做到如此放浪形骸、不爲世俗牽絆,才能淨化心靈、隔絕世俗的紛擾,寫出如此之多的膾炙人口詩句爲後人傳誦。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爲大唐秉承着道家爲國教的政策,大唐才引來了史無前例的大開放和包容時代,在此“隨性而爲”的國策支持下,國民的個體特徵更爲明顯,對異於禮法和道德約束的怪誕行爲生出了許多的包容之心,並且幫助天生放蕩不羈的李白將放浪形骸發展到一個新高度。

爲何生在禮制文化圈內的李白,可以如此放蕩不羈? 第4張

結語

作爲大唐詩仙的李白,一生喜好遊山玩水、放蕩不羈,追求酒桌上的醉生夢死,並且對於兩度入贅女方家裏毫不在乎,敢當着皇帝的面讓皇帝寵幸的大宦官高力士表演“力士脫靴”的戲碼。這樣一位大唐名人,之所以會將放浪形骸發展到新高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爲李白出生地遠離中原,受中原等級觀念濃厚的禮制文化影響較少,另一方面則與唐朝以道教爲國教的政策有關。

正是因爲唐朝秉承道教的“隨性而爲”,李白便徹底放縱自己的身體和心情,怎麼開心怎麼來,不受世俗眼光的約束影響,這也爲其寫下諸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創造了條件;同時由於大唐主推道教文化,使得其較中國古代其他朝代多了許多寬容和開放,也因此對像李白這樣的“怪誕”行爲展現出了極大的包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