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唯一倖存的太平軍高級將領,韋俊晚年過得如何?

唯一倖存的太平軍高級將領,韋俊晚年過得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韋俊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後世學者在編寫《天國志》時,對韋俊有如下評語:

“無威福之過,罔荒淫之失,天京之屠非其罪,武昌之勝有其功……惜推誠屈己,不獲已於楊氏;重足側目,能自安夫朝堂?皖江舟封,何故失摯友之歡?蕪湖路斷,豈忍易寇仇之幟!其避禍也可恕,其倒戈也能原?黃旗指處,干戈星散,叔侄倉惶,傍人門戶,至屍埋異鄉,父老爲詈,豈不悲哉!然其爲洪守,則羅澤南嘔血而終;爲清戰,則陳玉成望壘興嘆,其行也可以相鄙,其能也胡可以相輕?噫,真善守者也?”

唯一倖存的太平軍高級將領,韋俊晚年過得如何?

韋俊(1827年—1884年),廣西桂平人,北王韋昌輝十二弟,太平天國名將,後受封爲右軍主將,兩次出鎮武昌,擊斃湘軍創始人羅澤南,差點活捉清朝中興名臣胡林翼,戰功赫赫。可惜,因“天京事變”之緣故,韋俊不容於太平天國,不但洪秀全猜忌、打擊乃至想害其性命,同僚陳玉成、楊輔清又時常挑釁,甚至公然出兵打擊,挑起內部火併。無奈之下,金田團營出身,革命意志異常堅定的韋俊只好叛變清軍,向曾經的死對頭胡林翼、楊載福投降。因此,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他是唯一倖存的高級將領(右軍主將),可惜晚年無法回金田,只能選擇去蕪湖渡過餘生,客死他鄉。至於爲何他選擇蕪湖,是因爲孤獨無助的韋俊曾在此處得到李秀成、李世賢兄弟之關照,讓他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這裏有太多美好的回憶。

唯一倖存的太平軍高級將領,韋俊晚年過得如何? 第2張

1851年1月,韋俊與哥哥韋昌輝率領本族2000人馬參加金田起義,算是太平天國的大股東,地位相當顯赫。參與太平軍後,韋俊便率本部兵馬拼殺疆場,屢破強敵,成爲“韋家軍”絕對的中堅。1853年6月,胡以晃、賴漢英統帥4萬大軍西征,韋俊、石祥禎、曾天養、林啓榮爲先鋒大將,一路攻破池州、安慶,兵鋒直抵南昌。10月,太平軍從南昌撤圍,韋俊自率一軍拿下湖口、九江,作爲大軍繼續前進的戰略基地。而後,韋俊揮師西進,連克田家鎮、半壁山、漢口、漢陽,並將武昌團團包圍。1854年5月,韋俊派陳玉成率500童子軍縋城攻擊武昌,拿下這座長江中游戰略重鎮。可惜,因東線戰事告急,楊秀清將韋俊從武昌調回,而黃再興、石鳳魁這兩位草包膽小如鼠,湘軍來攻時立刻放棄城池,自個逃之夭夭。

1855年1月,翼王石達開在湖口、九江擊敗湘軍主力,韋俊則趁機從安徽反攻湖北,第三次攻克武昌,而後便親自鎮守。聞知武昌失守,湘軍統帥曾國藩立刻讓胡林翼、羅澤南率本部兵馬馳援湖北,與韋俊決戰,光復城池。當時,韋俊本部兵馬一萬餘,攻擊武昌之湘軍、綠營軍總計兩萬,雙方可謂勢均力敵。胡林翼乃是大清中興名臣,羅澤南則是湘軍創視人,有了這兩位牛人指揮戰鬥,清軍可謂是信心滿滿。可誰知道,胡林翼在漢陽戰鬥時,被韋俊大軍逼近長江岸邊,身邊無一親兵,若不是鮑超及時來援,胡林翼估計被活捉了。至於羅澤南,當得知曾國藩在樟樹鎮慘敗後,爲了趕時間回江西支援老朋友,直接率3000精銳猛攻武昌東門,且親自坐鎮指揮戰鬥,被韋俊一炮打死。

羅澤南陣亡後,湘軍畏懼韋俊之勇猛,於是決定挖掘長壕,修築堡壘,截斷城內守軍糧食補給線,困死韋俊大軍。這時,翼王石達開再次掛帥西征,4萬精銳屯駐在洪山,與守軍遙相呼應,太平軍士氣大振,試圖在此處全殲湘軍。就在韋俊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之時,“天京事變”爆發,石達開率翼殿將士回京靖難,武昌再次告急。由於哥哥北王韋昌輝濫殺之緣故,韋俊此時處境相當艱難,因爲洪秀全已不信任他,還拒絕派兵增援武昌。此時,官文、胡林翼、楊載福等便修書勸其投降,讓他認清形勢,爲朝廷效力纔是出路。但是,韋俊拒絕投降,而且還頻頻出城攻擊湘軍,官文爲此上奏說:“此賊終無悔心,甘心死拒”。韋俊的這份堅守,其價值不言而喻。

韋俊雖然能打,但洪秀全不再理會武昌,他只好放棄城池,轉戰湖北、安徽,繼續爲天國效力。此時,洪秀全不但沒撫慰韋俊,還下令處罰他,治他丟失武昌之罪,實在是搞笑。不過,李秀成極力反對,並向天王保證韋俊絕無反心,洪秀全只能作罷,韋俊暫時躲過一劫。也許是李秀成讓其感受到了溫暖,所以他才決定繼續留下來,繼續幹革命。可惜,陳玉成、楊輔清等卻看韋俊不順眼,尤其是楊輔清(楊秀清弟弟)屢屢挑釁韋俊,甚至兵戎相見。對此,洪秀全則極力偏袒楊輔清,將挑起爭端之罪名扣在韋俊頭上。這就有意思了,洪秀全明知道韋俊與楊輔清有矛盾,還非要讓兩者防區相互靠近,不衝突纔怪。但是,韋俊對此表示可以容忍,當楊輔清在寧國被敵軍攻擊時,韋俊不計前嫌,出兵爲之解圍。

也許是欺負韋俊上癮了,楊輔清鞏固寧國基地後,又來挑釁韋俊,在和州一帶挑起衝突。按照韋俊當時的實力,本部兵馬4萬餘(部分新招收),若是想收拾楊輔清,還不是輕而易舉。但是,爲了避免衝突升級,避免再次內亂,韋俊決定渡江去投靠李秀成。此時,與楊輔清關係甚鐵的陳玉成封鎖長江,並派兵攻擊韋俊大軍,不讓其渡江,挑起內鬥。清軍“江北大營”統帥勝保對此事有記載,“彼此忿爭,於和州地界兩相殺戮。”楊輔清屢屢無端挑釁,陳玉成則公然偏袒此種行爲,韋俊被逼上了絕路。此時,除了投降清軍,他已經沒有別的出路。想單幹沒石達開的實力,部下不一定願意追隨自己;想歸隱山林,一介白丁,清廷隨便派個人都能將其逮捕;若是自殺,兩邊都不會追認,何苦呢。

韋俊來降,胡林翼、楊載福很高興,畢竟這是一員大將,但曾國藩就未必了,他怨恨韋俊殺了老朋友羅澤南,這道坎曾國藩過不了。沒辦法,爲了消除疑慮,在安慶保衛戰打響時,韋俊自率一軍進攻樅陽,截斷了安慶東路補給線,向陳玉成捅下冰冷的一刀,也算是報了和州之恥辱。沒了樅陽,安慶戰局更加危險,胡林翼對此評論到:“安慶之要在樅陽,不得樅陽,即頓兵城下一二年,賊可倘佯自如,暇則來戰,不暇則遊行他處,我不能誰何也?”對此,不知陳玉成作何感想。

不過,出來混總是要還得的,韋俊就深刻體會到。1865年,天下大局已定,韋俊決定金田老家省親,給哥哥韋昌輝修建祠堂。同時,他表示要出錢爲鄉親們修建橋樑,鋪設道路,卻被無情拒絕,還大罵他“反骨韋十二”。

因不容於鄉里,韋俊在金田實在呆不下去了,只好去安徽蕪湖安度晚年。1884年,韋俊病逝,享年57歲。對於韋俊之遭遇,各位又是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