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揭祕馬援的傳奇一生

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揭祕馬援的傳奇一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馬援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淵。漢族,扶風茂陵(今陝西楊凌西北)人。西漢末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

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後,馬援羈留在西州,受到隴右軍閥隗囂的器重,被任命爲綏德將軍,參與隗囂的決策定計。同年,公孫述在蜀地稱帝。隗囂困於光武帝劉秀與公孫述之間,舉棋不定,因使其心腹馬援去探聽虛實。史載馬援以識人見長,公孫述本是老鄉,而且交情很好,馬援本以爲這次見面定會握手言歡,沒想到公孫述卻擺起皇帝的架子。公孫述先陳列衛士,然後才請馬援進見,待剛見過禮,又馬上讓馬援出宮,住進賓館;接着命人給馬援製作都布單衣、交讓冠。然後纔在宗廟中聚集百官,設宴招待他。席間,公孫述表示要封馬援爲侯爵,並授予他大將軍的官位。

馬援的隨從賓客以爲受到了禮遇,都願意留下來。馬援則認爲公孫述只是是裝腔作勢,不能久留天下士,於是毅然返回隴右,並對隗囂道:“公孫述井底之蛙,妄自尊大,您不如專意經營東方(劉秀)。

建武四年(28年),馬援攜帶隗囂的書信到洛陽,在宣德殿面見劉秀。劉秀道:“你周旋於二帝之間,現在見到你,使人大感慚愧。”馬援道:“當今世道,不只君主選擇臣子,臣子也選擇君主。臣如今遠來,陛下怎麼知道我不是刺客奸人?”劉秀笑道:“你不是刺客,不過是個說客。”馬援道:“天下反反覆覆,竊取名字的人多如牛毛,現在見到陛下,寬宏大量,與高祖一樣,就知道帝王自然有真的了。”劉秀佩服他的膽識,認爲他與衆不同。不久,馬援隨劉秀南巡,先到黎丘,後轉到東海。南巡歸來,劉秀又以馬援爲待詔,日備顧問。馬援要回西州時,劉秀派太中大夫來歙持節相送。

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揭祕馬援的傳奇一生

馬援回來後,隗囂詢問東方的傳言和在京師的得失。馬援道:“前次到朝廷,陛下多次接見我,每次與其在宴間談話,從夜談到清晨,陛下的才能勇略,不是別人所能匹敵的,且坦白誠懇,無所隱瞞。胸懷闊達而有大節,大抵與高帝相同,而其經學之淵博,處理政事和文章辭辯,在前世無人可比。”隗囂又問:“陛下比高祖怎樣?”馬援回答:“不如。高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爲;而當今陛下喜愛政事,處理政務能恰如其份,又不喜歡飲酒。”隗囂心裏不高興,說:“像你這樣說,陛下倒勝過高祖了。”話雖如此說,隗囂到底還是相信馬援。他同意歸漢,派長子隗恂到洛陽去做人質。

後來隗囂聽信了部將王元的挑撥,想佔據隴西,稱王稱霸,因而對漢朝存有二心,處事狐疑。馬援見狀,多次寫信,好意相勸。隗囂怨恨馬援,認爲他背離自己,見到信後愈發惱火,後來竟起兵抗拒朝廷。馬援上書劉秀,陳述消滅隗囂的計策,終成伏波將軍之英名。

馬援胸有韜略,常常參與軍事決策。《後漢書》說:“(馬援)又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論兵,與我意合’,每有所謀,未嘗不用。”在軍事上,劉秀對他言聽計從,十分倚重。馬援又先後率軍平定西羌、遠征交趾、出兵邊塞、平亂武陵,爲華夏版圖的統一,爲東漢政權的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

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揭祕馬援的傳奇一生 第2張

馬援不但以功績名垂青史,而且他的一些名言也千古傳誦。“馬革裹屍”的成語,就是由馬援的一段話演化而來。據《後漢書·馬援傳》記載,馬援曾對人說:“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這段話是說:朝廷面臨着匈奴、烏桓的威脅,男兒要志在邊疆,英勇作戰,不惜犧牲,以保衛自己的國家。萬一犧牲了,就用馬皮包裹運回埋葬。

馬援於亂世中游於二帝三英之間,其識人者,在於其能於公孫述之虛張聲勢之間,窺其力弱膽怯之本質;而於光武之隨意簡便之待人接物中,明其格局廣大、本固力強之實力。且其能捨隗而就光武之最終選擇,乃明於良禽擇木而棲之理。以後之歷史走向,果如伏波之判斷,光武以一代英主,成就了馬援的累世英名。而《要略》以爲,馬援以“君擇臣,臣亦擇君”之名言流傳於世,實告誡於後之當權執政者,必當修爲自身,闊其胸懷,方能吸引如“伏波將軍”者爲其所用。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