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開元名相兼著名詩人,張九齡到底有多全能?

開元名相兼著名詩人,張九齡到底有多全能?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史之亂是唐王朝最大的災難,正是因爲這場霍亂,繁榮昌盛的大唐王朝瞬間跌落到谷底,同時也開啓了讓唐王朝持續衰弱的藩鎮割據的時代。而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就是安祿山,而在安史之亂爆發的20年前,就有一位智者看出了安祿山謀反的跡象,但是唐玄宗卻沒有任何表示。那麼這位看出安祿山要謀反的人是誰?他又是怎麼看得出來的呢?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開元名相兼著名詩人,張九齡到底有多全能?

這位神人,就是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所熟知的一位大詩人,他的這首《望月懷古》流傳千年,其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不僅讓讀者能夠感受當時美好的景色,又表達出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相信大家已經猜出來是誰,他的名字叫做張九齡。他在歷史上的成就不僅僅在詩詞歌賦,更多的還是在政治上。

張九齡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人,也就是今天廣東省韶關市人士。張九齡從小才思敏捷,出口成師,被當地人稱爲神童。長大後,高中進士,步入官場,雖然官場屢遭波折,但是最後還是升到了宰相的位置。

出任宰相的張九齡,一心爲民着想,敢於向唐玄宗直言勸諫,多次規勸玄宗居安思危,整頓朝綱。當時勵精圖治的唐玄宗早已經志得意滿,再也沒有早年的那股子奮鬥勁兒,一心只想貪圖享樂,張九齡的話也是一句都聽不進去,反而更加厭惡張九齡。

開元名相兼著名詩人,張九齡到底有多全能? 第2張

就在唐玄宗與張九齡君臣關係失和的時候,安祿山就出現了。安祿山雖說將唐王朝帶入了深淵,早年的安祿山還是很努力的,早年混跡各地,竟然學會了六族語言。也因爲體格健碩,善於言辭,得到了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青睞,從此安祿山就躋身於軍旅。後來安祿山作戰勇猛,張守珪就把他收爲義子,同時提拔安祿山爲平盧討擊使。

就在安祿山擔任平盧討擊使的這段時間,在討伐契丹的戰鬥中遭到大敗,按照規矩應該斬首,張守珪對這個義子也一點不手軟,就上奏朝廷要殺了安祿山。

張九齡以前見過安祿山,看得出安祿山是一個奸詐之徒,斷定此人以後必定作亂。如今看到張守珪要求斬首安祿山的奏摺,張九齡當即作出批示:“春秋時期司馬穰苴出征,處死誤期的莊賈;孫武練兵,斬殺違令的妃嬪。張守珪的軍令一定要執行,安祿山必須死!”但是唐玄宗不同意,他覺得安祿山打了那麼多勝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還是留着比較好。張九齡還是不死心,上奏說:安祿山狼子野心,面有謀反之相,請求皇上根據他的罪行殺掉他,希望斷絕後患。

但是唐玄宗死活就是不聽張九齡的,把安祿山放回了他自己的駐地。二十年後,安祿山就發動了叛亂,給大唐王朝帶來了不可磨滅的災難。

而張九齡跟唐玄宗的關係更是越來越遠,後來在李林甫的鼓動下,玄宗罷免張九齡,貶至荊州。張九齡的離去,也是代表着唐玄宗盛世的終結。此後唐王朝的政權一直在李林甫、楊國忠兩大奸臣手中, 唐朝的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而張九齡呢,在公元740年春,他請求回鄉拜掃先人之墓,後來在返鄉途中染病身亡。在他死後不久,曾被其斷言“必反”的安祿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亂”,從而導致唐朝迅速從“全盛”走向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