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漢末年第一位稱帝的諸侯,盤點袁術手下的五大猛將

東漢末年第一位稱帝的諸侯,盤點袁術手下的五大猛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袁術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袁術,這位東漢末年第一位稱帝的諸侯,可以說最後的下場實屬不怎麼好,但袁術作爲四世三公名門之間,可以說在當時地位很高。

袁術並且是嫡次子,作爲同父異母的袁紹,因爲母親是個婢女,在家中地位低,也被袁術看不上。

袁術在東漢末年能夠稱帝,不僅僅是因爲家庭背景,而是因爲袁術這個人很有俠義之心,在當時非常的出名,而且他喜歡結交權貴之士。

隨着討伐董卓之後,袁術也迅速擴大了自己的地盤,佔據淮南地區,成爲了江南最大的諸侯,手下也是兵多將廣,那袁術手下的武將到底都有誰呢?誰更厲害?

第五位:紀靈

紀靈在《三國演義》中成爲了袁術最信任的武將,但是歷史上的紀靈卻並沒有演義中那樣,能與關公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

紀靈在歷史上記載也僅僅只有“轅門射戟”之事,但是紀靈在面對呂布的不硬氣,證明自己也惹不起呂布。

第四位:橋蕤(rui)

東漢末年第一位稱帝的諸侯,盤點袁術手下的五大猛將

橋蕤,在演義中記載也並不多,正史上記載也並不是太多,而且敗多勝少。

但是橋蕤在一開始記載,袁術殺死揚州刺史陳溫之後,就拜橋蕤爲大將,可見橋蕤也是非常值得袁術信任的。

橋蕤也在爲袁術江東開拓疆土立下一定戰功,並且在公元194年,曹操進攻袁術的時候,也曾打敗曹操。

公元197年,袁術稱帝,與呂布之間發生矛盾,橋蕤被呂布所擒,但最終被呂布放回去了,這一年曹操進攻稱帝的袁術,而橋蕤最終堅守城池,直至戰死。

近些年有人考證,江東美女二喬,很有可能是其女,因爲橋蕤很是欣賞孫策。

第三名:張勳

東漢末年第一位稱帝的諸侯,盤點袁術手下的五大猛將 第2張

張勳可謂是袁術手下的大將了,他的地位在袁術帳下是很高的,他與橋蕤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並且都非常欣賞孫策。

張勳與橋蕤一樣,爲袁術在淮南地區開拓疆域建立大功,並在袁術稱帝之後,張勳更是被袁術封爲了大將軍。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張勳地位在橋蕤之上。

公元197年,袁術稱帝之後,張勳留守在蘄陽,最終因爲抵擋不住曹軍,被迫後退。

兩年之後袁術病死,這時張勳收攏軍隊想向南投靠孫策,最終半路上被劉勳收虜。之後在沒有記載。

第二位:孫策

很多人對於孫策在這很是質疑,當然不是質疑孫策的實力,而是認爲孫策只是暫時投靠袁術的,確實是,但是孫策也爲袁術共事近兩年,幫助袁術東征西討的。

孫策如果真的被袁術所用,那袁術實力肯定大增,但是袁術卻不肯重用他,袁術讓孫策帶兵打下九江,並許諾,如果孫策攻下來就任命,孫策爲九江太守,但是孫策攻下來,袁術卻失信了,任命陳紀爲九江太守了。

袁術因爲與廬江的陸康發生矛盾,派孫策前去討伐,並再次許諾,如果孫策攻下九江,就任命孫策爲九江太守,孫策玩命攻下九江,但是袁術再次失信,任命劉勳爲九江太守。

之後劉繇爲來到淮南地區任命,給了孫策機會,因爲自己父親的老部下都在袁術手下,於是自己用父親留下的傳國玉璽,換回父親的老部下,最終返回江東創建了自己的地盤。

第一名:孫堅

東漢末年第一位稱帝的諸侯,盤點袁術手下的五大猛將 第3張

孫堅可以說很早就被朝廷任職,並且孫堅與平定叛亂始終掛鉤。

年少時自己組建兵馬爲東漢叛亂,可以說在當時非常有名氣。黃巾軍作亂,孫堅也是在鄉下募兵,爲國家剷除黃巾軍貢獻力量。之後隨着張溫將軍平定涼州的邊章與韓遂叛亂。長沙的區星作亂,孫堅更是鎮壓叛亂,威震朝廷,封爲烏程侯。

在討伐董卓之時,與南陽太守張諮有一些過節,殺死了他,並最終在路上歸附於袁術,加入袁術帳下。

孫堅在討伐董卓中,可謂是最賣力氣的,斬殺董卓,讓董卓十分震驚,因爲他深知孫堅的厲害。(早年間孫堅和董卓曾經共事,曾經勸張溫殺掉董卓)

孫堅打敗華雄,董卓於是派李傕去遊說孫堅和親,被孫堅大罵一頓,孫堅更是領兵去攻董卓,最終董卓親自前來督戰的,孫堅大敗呂布打退董卓,董卓被迫只能遷都長安,孫堅在洛陽獲得傳國玉璽.

之後孫堅一直在與袁術共事,後來袁術派他攻打劉表,最終失敗,孫堅中箭而亡。

這些就是袁術手下的大將,再其次的就是劉勳、雷薄、陳蘭、雷緒(最後跟劉備)、樂就、樑綱、李豐等人,但是他們的地位遠遠比不上這五位,基本上都是副將。

袁術對待自己信得過的老部下還是很好的,所以纔會有很多人願意爲他效勞,但是對待孫策這樣的,他實屬信不過他。

袁術在東漢末年率先稱帝,可以說當時的時機並不成熟,他的稱帝也導致自己的手下很多背叛他的,大大削弱了他的實力,就連自己的親哥哥袁紹都有不幫自己,其實最重要的是他的稱帝,讓天下諸侯都視他爲“眼中釘”,袁術的失敗也導致他在登基短短兩年之後就病死了。

難怪曹操評價袁術爲“冢中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