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仁軌:唐朝第一抗日名將,死後武則天爲他輟朝三日

劉仁軌:唐朝第一抗日名將,死後武則天爲他輟朝三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劉仁軌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初的戰場上,一場又一場戰爭蕩氣迴腸,讓人感受到那一段歷史的輝煌。其中一個名將在援朝抗日的戰爭中,一戰打敗了日本,讓他們從此消停了近一個世紀,此人是唐高宗時期的名將劉仁軌。

劉仁軌:唐朝第一抗日名將,死後武則天爲他輟朝三日

蘇定方平定百濟後不久,百濟舊將福信反叛,劉仁軌率領的唐軍在朝鮮半島受阻,而此時蘇定方攻打高句麗也在平壤受阻。朝鮮半島離長安山高路遠,唐高宗給劉仁軌寫信,必要時可以迴歸本土。

走還是留,成了劉仁軌軍隊的主要問題。除了劉仁軌,別的人都想回去。面對這種情況,劉仁軌做了一次全軍動員。他從國家利益出發,分析當前的形勢和敵人的情況,最後得出結論:只要堅守,一定能取得勝利。

在劉仁軌的動員下,將士們的心安定了,他們很快打通了新羅的運糧之路,解決了軍隊的補給問題。

此時的百濟叛軍內部也發生了改變,扶余豐殺了福信,又向高句麗和日本求援。針對新的情況,唐高宗派孫仁師帶領海軍前來支援。

兩軍會合後,唐軍軍心大振。在召開軍事會議時,有人建議先攻打加林城,因爲它是水陸交通要道。劉仁軌不同意。他分析:加林城城池堅固,地勢險要,如果急攻會損兵折將,如果打持久戰會對我方不利,不如先打周留城,這裏是敵方的老巢,如果把他們的老巢端了,其他的城池會不攻自破。

劉仁軌:唐朝第一抗日名將,死後武則天爲他輟朝三日 第2張

基於此,唐軍採取了水陸並進的方式,由孫仁師、劉仁願和新羅國王金法敏在陸地作戰,劉仁軌帶領杜爽、朱玉龍率領水軍和運糧船從熊津江向白江挺進,匯合陸軍一起對準同一個目標:周留城。

在白江口,劉仁軌率領的唐軍水軍與百濟、日本聯軍相遇,雙方展開激烈的海戰。“仁軌遇倭兵於白江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衆大潰。”(《舊唐書劉仁軌傳》)

劉仁軌借鑑火燒赤壁的經驗,用火攻的方式燒了日本400艘戰船,一舉摧毀了前來援助的日本海軍。戰船的火和士兵的血把海水和天空都染紅了。這一仗不但打出了唐軍的國威和軍威,打出了唐朝在東亞和國際上的地位,還打得日本消停了近一個世紀。

這一仗下來,百濟重新迴歸,孫仁師和劉仁願回國,劉仁軌留下來鎮守。劉仁軌首先讓人對死者進行掩埋、祭奠,然後進行戶籍登記,設置官員。接下來,他又進行了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整理村落,搭建橋樑,修堤復塘,又鼓勵百姓進行農業生產,救濟貧困人家,讓當地百姓安居樂業,而士兵也實行屯田,爲打高句麗做準備。

劉仁軌因爲軍功和政績突出,被唐高宗連升六級,並賜給他一處首都的住宅房,還重賞了他的家人。

劉仁軌:唐朝第一抗日名將,死後武則天爲他輟朝三日 第3張

劉仁軌是文武全才型將軍,不但仗打得好,文章寫得也好,做人還很低調。他當宰相期間,每次與之前貧賤時的故人見面,總會穿上舊衣服,做到不張揚不自滿。

垂拱元年,84歲的劉仁軌去世。武則天爲他廢朝三日,並讓在京的官員依次去弔唁,以表達對這位文武全才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