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斧聲燭影”的故事是怎麼樣的?爲什麼懷疑趙光義殺害哥哥?

“斧聲燭影”的故事是怎麼樣的?爲什麼懷疑趙光義殺害哥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斧聲燭影”的故事。歡迎閱讀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是古人對於皇權的高度描寫。皇權代表了一切、皇權大於一切這種扭曲的觀念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腦海深處。哪怕是親情、愛情,在絕對的權力面前也是不值一提。因此,封建王朝的權力交接要麼是腥風血雨、要麼是波濤暗涌。誠如,千古一帝康熙帝。英明的清聖祖也要在生前面對九子奪嫡的帝王家慘劇。相比於宋太祖趙匡胤,康熙帝是何等的幸運。九子奪嫡只是子嗣間鬥智鬥勇,並未動搖康熙的帝國大權,康熙也得以安詳離世。可是趙匡胤就有所不同,生龍活虎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在他50歲生命的那一年突然駕崩。在官方資料《宋史》也僅僅留下“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這句隻言片語。皇帝駕崩僅留下寥寥數語,草草打發後人,不禁讓人生疑。太祖皇帝趙匡胤死亡的背後是不是有什麼陰謀詭計?

斧聲燭影

“斧聲燭影”的故事是怎麼樣的?爲什麼懷疑趙光義殺害哥哥?

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夜的萬歲殿到底發生了什麼?爲什麼後世史學家會對趙匡胤之死充滿疑問?僅僅是因爲《宋史》上那簡潔到沒有任何細節的描述使人起疑嗎?絕對沒有那麼簡單,之所以懷疑趙匡胤不是自然死亡,是因爲他的弟弟趙光義(原名趙匡義,因爲哥哥趙匡胤登基而避諱,更名爲趙光義)。衆所周知,大宋的第二任皇帝便是趙光義,也就是宋太宗。從宋太宗殘害親弟弟趙廷美(原名趙匡美,宋太祖趙匡胤的三弟,先後避諱,最後更名爲趙廷美)來看,不得不讓人認爲趙光義是做事心虛,怕奪權舊事在自己子嗣身上重演,從而將趙廷美當作政敵,使其終身不受待見。趙光義的心虛也只是揣度,更爲關鍵的一點是,十月二十日那晚萬歲殿趙光義也在場,而且在場的僅僅只有趙氏兩兄弟,奴僕、宦官一律均在殿外,隱隱約約殿內傳來了金屬碰撞的聲響。最爲致命的是第二天一早,宋太祖趙匡胤便在萬歲殿內被發現失去了呼吸(《續湘山野錄》記載)。事情之巧合足以讓人懷疑那晚究竟發生了什麼,後世將這晚的疑雲詭譎稱爲斧聲燭影。

既然官方資料《宋史》企圖掩蓋真相,那麼我們便從同時期的其他資料入手。再結合宋史等多方資料的整理後,首先要清楚當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結合多方留存下來的遺篇,大致有兩種說法,一一辨別。

第一種,也是流傳最爲廣泛的文瑩和尚的《續湘山野錄》。這算是民間的私家筆記,因爲作者是個和尚,所以流傳下來的事件多多少少蒙上了一層宗教的神祕色彩。話說趙氏兩兄弟少年時家境不是那麼殷實,他們在關河遇到一個叫“真無”(假名)的道士,這個道士點石成金。以此吸引力趙氏兩兄弟的目光,於是乎,趙匡胤找這位道士算命,這位道士算出了趙匡胤日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問道自己的壽命如何?道士說在這一天夜裏趙匡胤有一劫難,如果那天夜裏雲淡風輕則相安無事,反之則一命嗚呼。趙匡胤的人生軌跡一步步被算準,對道士的話深信不疑。那天晚上本是星宿可見、明月當空,突然狂風大作、烏雲密佈、捲起大雪。趙匡胤立即下旨召趙光義進宮,然後兄弟二人支開旁人就在殿內飲酒。期間蠟燭散出的燭光將兩人的身影映在窗戶上,侍從們在外面看見趙光義不時離席踱步,待到三更天。趙匡胤從屋內走出,用自己的玉柱斧戳着庭院內厚厚的雪,望着趙光義,說到:

“好做,好做。”

“斧聲燭影”的故事是怎麼樣的?爲什麼懷疑趙光義殺害哥哥? 第2張

然後更衣回宮休息了,侍衛們聽見趙匡胤鼾聲如雷,這才放了心。待到五鼓時分,屋內靜悄悄的沒有一絲聲響,推門一看,趙匡胤死在了夢裏。隨後就是趙光義繼位,成爲了宋太宗。

第二種說法是司馬光的《涑水紀聞》,司馬光算是官方人員了,他筆下的“斧聲燭影”是這樣的:

當天晉王趙光義安分得待在府上,宮裏趙匡胤身邊得太監王繼恩來找他,在趙光義府上遇到了開封府左押衙程德玄(精通醫術),二人一同找到趙光義,趙光義猶豫不決,然後王繼恩惱怒了,拉着趙光義就往宮裏奔。這三人到宮裏後,先是王繼恩想進去通報,結果程德玄說:“便應直前,何待之有”!於是乎,三人打破了宮裏的規矩直接往萬歲殿裏趕。等到了萬歲殿他們看到的是趙匡胤的屍骨和泣不成聲的宋皇后,宋皇后看到了王繼恩後先是詢問我兒德芳(趙匡胤的二兒子)來了嗎?王繼恩回到晉王來了。宋皇后看到了身後的趙光義大驚失色,隨後想趙光義說出了一句話:“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隨後趙光義大哭:“共享富貴,無憂矣”。接下來就是第二天趙光義登上皇位。

通過這兩個版本對比我們不難看出,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文瑩和尚版本是徹頭徹尾的斧聲燭影,趙光義當天晚上就在現場;而司馬光所記載的卻沒有半點斧聲燭影的痕跡,而且當天晚上是趙匡胤嚥氣後,趙光義才進的宮。

他們所描述的故事儘管不同,但是核心思想還是一樣的。文瑩和尚筆下的趙光義是親自動手搶奪皇位;而司馬光筆下的趙光義是被大太監王繼恩和京官程德玄所脅迫才搶了侄子的皇位。

“斧聲燭影”的故事是怎麼樣的?爲什麼懷疑趙光義殺害哥哥? 第3張

我們拋開文瑩和尚玄幻地描述,再看看這其中的可信度。他一個和尚怎麼會知道皇家的絕密?這個觀點應該是代表了民間大衆的聲音,不禁令人耐人尋味。

再看看司馬光先生,司馬光是爲史學大家,這點婦孺皆知。但是不能忘記他也是個政治家,司馬光的史學著作《資治通鑑》記載了周朝到後周時期的歷史,而司馬光本人活躍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代,前面已經有宋朝100年左右的歷史,爲什麼這部歷史著作僅僅記錄到有宋以前的後周一朝呢?因爲司馬光是個政治家,他不想捲進麻煩裏。所以司馬光在對太宗登基一事的記載中,又有多少美化呢?

趙匡胤是不是被趙光義殺的,不好說。但是這件事件趙光義的獲益最大。如果是他殺的,那麼拿什麼殺,趙匡胤的玉柱斧。不太現實,玉柱斧只是趙匡胤日常把玩,一來沒有那麼大的殺傷力,而來會留下傷口。那麼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往酒裏下毒。結合趙光義是怎麼處死後唐主李煜不難看出,酒裏下毒是趙光義的慣用伎倆。真正的歷史到底是怎樣,真相如何已經無法頂多,只能靠現代人猜想。

金匱之約

爲什麼要懷疑趙光義謀害親哥哥,因爲這個人對權力的慾望很大。宋太后杜太后,也就是趙氏兄弟生母臨死時,將趙氏兩兄弟叫到牀邊。說是爲了吸取後周立幼滅國的經驗,叫趙匡胤答應死後傳位給趙光義,再依次傳給趙廷美和趙德芳,以此使得大宋江山永固。在母親牀頭,趙氏兄弟默認了,於是立下了字據由趙普(皇室趙家的自身管家)掌管,此事再無他人知曉。

蹊蹺的是這份金匱之約於太平興國六年公之於衆,此時趙光義已經在位六年之久。

“斧聲燭影”的故事是怎麼樣的?爲什麼懷疑趙光義殺害哥哥? 第4張

在這之前趙普因爲陳橋兵變擁立有功,在太祖朝就已經封侯拜相。等到趙光義掌權,前幾年先是排擠趙普在內的太祖朝舊黨,培養羽翼。不成想太平興國六年以後趙普緊接着在太宗一朝再度權傾朝野。

不禁讓人感想,這官方記載的金匱之約是不是趙光義與趙普達成的政治交換。要是真的如此,可想而知趙光義對自己的皇位是多麼的不自信,那麼趙匡胤的死也有了合理的解釋。

撥開歷史的重重面紗,回望民間文案和官方史書。宋太祖趙匡胤之死依舊是疑點重重,令人費解。但是,無論真相如何,趙光義對於權力的渴望躍然紙上。自古關於皇家權力的爭奪永無止盡,不禁可嘆無情最是帝王家。

有些歷史早已模糊不清,我們能做的只有尋找這些蛛絲馬跡,抽絲剝繭,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在探索這些真相的同時,現代人也在不斷地反思,這便是我們研究這些歷史迷局的意義所在。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