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北伐受挫後爲什麼就再也不進攻了?

朱元璋北伐受挫後爲什麼就再也不進攻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朱元璋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朱元璋稱帝之後,爲了避免重蹈元朝滅亡的覆轍,在位期間努力恢復國內生產,嚴懲貪官污吏,正確處理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使得其統治時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大盛世,史稱“洪武之治”。在這一背景之下,朱元璋與北方蒙古各部落的民族關係思想一共經過了三個過程,分別爲戰、守、戰。最終與蒙古各族形成了兵戈對立之局面。

朱元璋北伐受挫後爲什麼就再也不進攻了?

我們知道,在朱元璋稱帝之後,對前元勢力採取的是乘勝追擊的思想,當然了,這一思想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一來元順帝雖然敗退,但是其殘餘勢力依然很強大,關於這一點在《明史紀事本末》中就有明確的記載:

“引弓之士,不下百萬衆也;舊附麼部落,不下數千裏。資裝銷仗,尚賴而用也,駝馬牛羊,尚全而有也”。

所以如果朱元璋不乘勝追擊的話,一旦元順帝糾結兵馬對明軍實行反撲,那麼朱元璋一手建立起來的大明帝國將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此外,蒙古各部落對於新建立起來的明朝充滿着仇恨,經常南下襲擾明朝邊境,一直希望重新奪回政權,對明帝國造成了較大程度上的威脅。於是朱元璋認爲應該要趁着明朝建立之初,明軍將帥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戰鬥意志和強烈的進取之心,乘勝追擊,徹底消滅前元殘餘力量,從而實現“定天下於一”的夢想。用戰爭的方式來實現全國的統一,所以朱元璋便對蒙古發動了一系列的軍事進攻。

比如在洪武二年六月,朱元璋就命令常遇春和李文忠率領着一萬騎兵和八萬步兵,直搗元順帝的老巢開平,戰事僅僅進行了兩個月便大敗元軍,擊碎了元順帝企圖復國的夢想。

洪武三年正月,朱元璋又派徐達爲徵虜大將軍,李文忠爲左副將軍,兵分兩路進攻,同年五月的時候攻克應昌。洪武五年正月,朱元璋再次派大將徐達爲徵虜大將軍,與李文忠、馮勝、湯和、藍玉等人兵分三路北伐,爲穩重起見,朱元璋撥大軍十五萬,在臨行前一再告誡徐達等人不可輕敵。

但是由於糧餉運輸困難,加上對敵人過於輕視,結果在嶺北之戰中戰敗,明軍損失慘重。雖然朱元璋在臨行前明確說到不可輕敵,但事已至此,朱元璋只能想其他辦法來彌補此戰的損失。不過這也使朱元璋明確的意識到,在草原地區作戰,明軍在蒙古騎兵面前是佔不到任何優勢的。這個時候,朱元璋開始對蒙古各部的思想發生轉變,即由戰略進攻轉爲戰略防守。

朱元璋北伐受挫後爲什麼就再也不進攻了? 第2張

朱元璋暫時先放棄統一蒙古的打算,開始採取防守策略。但是這裏我們注意了,朱元璋的這種“固守”的思想,並非是消極狀態下的防禦或者是被動的等待而已,而是“來則御之,去則勿追”(選自《明太祖實錄》)。

所謂的“來則御之”,其實就是在蒙古人南下襲擾明朝邊境的時候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伺機打擊。爲此,朱元璋一方面下令讓將領們“嚴爲之各”、“衆至邊上,常存戒也,雖不見敵,常若臨敵,則不至有失矣”。另一方面,則是做好堅壁清野工作,不要讓這些蒙古貴族有機可乘。而所謂“去則勿追”,則是認爲,當敵軍撤退以後,我們應該不要去追,只要守住相應關隘即可。

這裏我們要注意的是,朱元璋之所以採取固守的方式,並不是出於國力情況下的考慮,而是出於戰略意義上的考慮。因爲即便是到了洪武二十一年明朝國力更加強大之後,朱元璋仍然再三重申堅守備禦的策略,同時還提出了因制防守的八點意見:

“一曰守邊之將撫軍以恩;二曰邊境城隍務宜高深;三曰修築城池茸理以漸;四曰操練軍士習於閒暇;五曰軍士頓舍勤於點視;六曰體念軍士毋得加害;七曰事機之會同僚盡心;八曰沿海衛所嚴於保障;凡八條頒之,將士永爲遵守”(選自《明太祖實錄》)

所以由此可見,朱元璋的防禦方式確實是積極的,並不是所謂的消極防禦,這種以退爲進的政策主要還是爲了爭取到更大的主動權。

朱元璋北伐受挫後爲什麼就再也不進攻了? 第3張

當然了,對於朱元璋的這種固守思想的形成,我們一般認爲是基於對當時明朝初年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國情認真分析之後才做出的決定。從政治的角度來看,退居到草原上的蒙古貴族仍然有恢復中原統治的野心和強烈的願望。此外,在明朝建立之初,天下人心並未全部都歸附新朝,全國也尚未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所以此時集中精力來處理內政纔是朱元璋最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從經濟角度來看,明朝建立伊始,經濟狀況不容樂觀,這是導致朱元璋採取固守思想的外部原因。元朝末年,全國各地農民起義的爆發以及後來長期的戰亂,對社會生產和農民的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遭遇了連年的戰火,使得國內經濟一時難以恢復;此外,朱元璋也意識到將士們這些年疲於征戰,百姓生活十分困難,所以朱元璋便開始準備休養生息。

從軍事角度來看,嶺北之戰的失敗實際上是刺激朱元璋做出臨時性決定的主要原因。因爲元朝的統治者在退居到草原之後,元順帝和擴廓帖木兒等又開始組織起來,他們雖然從中原戰敗,但是草原上的軍事力量並沒有全部消亡,相反,他們的騎兵還非常的驍勇善戰,所以明軍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戰勝它們。朱元璋爲此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說:

“我朝自迂東至於甘肅,東西六千餘里,可戰之馬僅得十萬,京師、河南、山東王處馬雖有之,若欲赴戰,擇難收集。苟事勢警急,北平外馬悉數不過二萬,若逢十萬之騎,雖古之將亦難於野戰。所以必欲知己,算我馬數,如是縱有步軍,但可夾馬助聲勢,若欲追北擒寇,則不能矣。……音用兵一世,指揮諸將未嘗敗北,致傷軍去。正欲養銳"觀胡變,夫何諸將日請深入沙漠,不免疲兵於和林,此蓋輕信無謀,從致傷生數萬”。

所以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朱元璋是在意識到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選擇揚長避短,實行戰略性防禦的。那朱元璋具體是怎樣做的呢?

爲了實現固守的思想,朱元璋主要採取了以下三個措施:

第一,設險固守。朱元璋在“修武備,謹邊防”的思想指導下,強調“古者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在北部邊防地區建立了衛所等軍事據點,由軍政統一的八大都司領導。這樣一來,明朝初期的北部邊防便形成了“數千裏聲勢聯絡”的犄角相依的之勢,衛所和堡寨構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第二,實施“移民屯田”。朱元璋經歷過長時間的戰爭才建立了大明帝國,他深知一套完整的後勤保障系統對於邊防建設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想要戍好邊,吃飽飯纔是首要的。然而明朝初期的後勤物資的最大弊端,糧餉物資得從內地轉運之後才能到達,勞民傷財,必定不是長久之計。朱元璋認爲,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其最好的辦法就是要開展屯田戍邊的方式,並且認爲這纔是長治久安之道。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無事則耕,有事則戰,兵得所養,而民力不勞”。因此朱元璋也常說他不花一分錢就養了百萬兵!但如果你熟悉明朝的兵役制度的話,你就會知道,朱元璋此舉實際上和明朝時期的“府兵制度”是如出一轍的。在洪武二十年以後,在北部邊防基本穩定的基礎上,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屯田運動。

第三,實行諸王守邊。朱元璋在吸取了宋元兩國滅亡的經驗教訓時,認爲他們之所以滅亡是由於邊防地區缺少宗室的拱衛,在敵軍來犯之時,孤立無援,所以便最終走向了滅亡。

在朱元璋看來,如果不是自己的親族子弟就不能夠去鎮守邊關,所以他便沿着長城內外,選擇其中險要之地封給了自己的幾個兒子,授予他們親王的頭銜和相應的藩地,試圖讓他們爲大明帝國永久鎮守邊關。

實事求是的說,這種以諸王來鎮守邊關的政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北部邊防,抵禦了蒙古貴族的南下,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權力“外漏”。正如《明太祖實錄》中說的那樣:“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可以說,朱元璋所構建的這一套邊防體系,對於他的後繼者來說可謂是意義深遠。不過這種方式,也將在他的第四子朱棣時期得到進一步改變。但這是後話了!

綜上所述,朱元璋作爲大明帝國的開國皇帝,一方面要立足於國家現實,在對明蒙雙方實力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採取“固守”的指導思想,果斷的採取防禦的方式。當然了,這種方式其實是在培植自己的實力,靜觀其變,伺機而動,這實際上是朱元璋的明智之舉。

另外一方面,朱元璋提出“守備爲本”的思想,是在預先對明朝的綜合國力以及邊防實力進行綜合考量之後纔給出的結果,並非是心血來潮。而這也成爲了明朝的歷代統治者和大臣們處理民族關係的重要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