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姜維失敗是因爲鍾會沒被他策反?如果策反成功結局會怎麼樣?

姜維失敗是因爲鍾會沒被他策反?如果策反成功結局會怎麼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姜維策反成功能復國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姜維心裏很清楚,跟鍾會聯合,是蜀漢復國唯一的出路。擺在姜維面前的選擇並不多。一方面劉禪的投降詔書已經下發到了姜維手裏,他要麼拼死一戰,要麼就是選擇投降。

另一方面姜維手裏只有8萬人馬,而鍾會大軍20萬,在斷了後援糧草的情況下,姜維在劍閣道壓根就堅持不了多久。

思來想去的姜維,還是決定投降鍾會,不過他不是真心投降,他是希望策反鍾會,讓鍾會選擇自立爲王。

姜維失敗是因爲鍾會沒被他策反?如果策反成功結局會怎麼樣?

01野心家鍾會,的確有做梟雄的潛質。

鍾會聰明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他的才思敏捷早就聞名天下。可是在姜維面前,他還是顯得有點嫩。畢竟姜維是久經戰陣的老將,早在諸葛亮時期,姜維就已經嶄露頭角,這二十多年的磨練,更是讓姜維成爲了大家聞風喪膽的人物。

鍾會雖然聰明,可畢竟江湖經驗比不上姜維。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鍾會就顯得特別激動,過去的偶像,今天總算是見到真人了。

姜維的確不容易,他一輩子能夠調動的兵馬,最多也就八九萬人。可是他卻要癡心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而且還跟曹魏大軍打得不相伯仲。

姜維失敗是因爲鍾會沒被他策反?如果策反成功結局會怎麼樣? 第2張

魏大將軍鍾會至漢城,與斌書曰:“巴蜀賢智文武之士多矣。至於足下、諸葛思遠,譬諸草木,吾氣類也。桑梓之敬,古今所敦。西到,欲奉瞻尊大君公侯墓,當灑掃墳塋,奉祠致敬。原告其所在!”斌答書曰:“知惟臭味意眷之隆,雅託通流,未拒來謂也。亡考昔遭疾疢,亡於涪縣,卜雲其吉,遂安厝之。知君西邁,乃欲屈駕脩敬墳墓。視予猶父,顏子之仁也,聞命感愴,以增情思。”會得斌書報,嘉嘆意義。---《三國志》

曹魏境內不管是哪位將領,聽到姜維的名字,那都要豎起大拇指。鍾會也是從小就聽着姜維的名聲長大的,自然是對偶像百般敬重。

這個時候姜維爲鍾會指出了一條路,那就是在成都自立爲王,鍾會心思敏捷,他立刻意識到了姜維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換句話說,鍾會早就有了在蜀地稱王的打算,最差也能做一個劉備,這是他的心裏話。這個計劃可真狠,因爲鍾會全家老小全部在曹魏境內做官,一旦鍾會謀反,那鍾會全家都要跟着遭殃。

鍾會自己在蜀地可以獲得榮華富貴,可他的家人們卻要受到株連罪責。可見鍾會是有成爲梟雄的潛質的,只是計劃不夠周密,結果被泄露出去了。

姜維失敗是因爲鍾會沒被他策反?如果策反成功結局會怎麼樣? 第3張

02如果鍾會跟姜維合作成功的話,那麼蜀漢還有希望嗎?

在姜維的計劃裏,鍾會只不過是他的一個跳板而已。他真正想要的是恢復蜀漢的江山。通過奪取鍾會手裏的軍權,姜維極有可能達到這個願望。

鍾會本人是想要在蜀漢立足,從而在這裏建立屬於自己的帝國。他知道司馬昭本來也就是篡奪了老曹家的權力,早晚也是要篡位登基的。

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華陽國志》

既然司馬昭本來就是亂臣賊子,他鐘會爲什麼就不能反司馬昭呢?所以鍾會帶着大軍進入蜀地以後,便謀劃起了跟姜維一起自立的計劃。

姜維失敗是因爲鍾會沒被他策反?如果策反成功結局會怎麼樣? 第4張

這個計劃如果不被旁人發現,那麼他們可以順利地封鎖蜀道。這麼一來只要殺光反對鍾會自立的將領,那麼鍾會就有機會自立。

但是與此同時鍾會手裏的將領一定不夠用,既然不夠用,那就只能重用姜維的部下。這麼一來鍾會大軍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姜維給接管了。

會遣將軍田章等從劍閣西,徑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長驅而前。會與緒軍向劍閣,會欲專軍勢,密白緒畏懦不進,檻車徵還。軍悉屬會。---《三國志》

別看他們人多,真正管理士兵,那還是將領。所以姜維在軍中起到了主導作用,這麼一來鍾會極有可能被架空,甚至被殺掉。

一旦鍾會死了,羣龍無首之下,士兵們只能向姜維俯首稱臣,畢竟都是爲了混口飯吃,誰都不容易。

這個時候姜維就會開始打感情牌,他安撫這些士兵,表示將來一定會帶他們回家,他們都是大漢的臣民,大漢江山需要他們去匡扶。如此一來,蜀漢復國的希望也就有了。

姜維失敗是因爲鍾會沒被他策反?如果策反成功結局會怎麼樣? 第5張

03坐擁雄兵三十萬,姜維想不贏都有點難。

有了鍾會的二十萬大軍,再加上自己手裏的八萬多人馬,還有蜀地原來的殘兵,這聚集起來,足有三十萬人馬。

對曹魏來說,八萬多的蜀漢大軍就已經是巨大威脅了,再來三十萬大軍,那司馬昭該如何應付呢?唯一能夠跟姜維搏殺的鄧艾已經死了,司馬昭手裏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人才。

這個時候姜維趁着士氣正旺,帶着這三十萬大軍直奔長安而來,關中地區眨眼之間就會落入姜維的手裏。

欲使姜維等皆將蜀兵出斜谷,會自將大衆隨其後。既至長安,令騎士從陸道,步兵從水道順流浮渭入河,以爲五日可到孟津,與騎會洛陽,一旦天下可定也。---《三國志》

司馬昭避其鋒芒,或許會選擇遷都,或許會選擇拼死一搏。一旦司馬昭選擇拼死一搏,一定會調集全國軍隊跟姜維在長安地區死磕到底。

那麼結局就是東吳的人馬可以趁亂北上,與姜維形成合圍之勢,這麼一來司馬昭可就完蛋了。最終的結果應該是蜀漢與東吳中分天下。

當然了,在軍備上姜維的實力要強得多,所以這種僵持的局面不會拖太久。三十萬大軍直奔東部地區,東吳軍馬壓根就吃不消。

所以我認爲如果姜維能夠策反鍾會成功,那麼蜀漢將會迎來一個新的局面。至少可以奪取關中地區。

姜維失敗是因爲鍾會沒被他策反?如果策反成功結局會怎麼樣? 第6張

小結:姜維需要注意一個嚴重的問題。

一切都不會那麼順利,這只是理想化的一種猜測而已。因爲蜀漢內部早已民生凋敝,姜維必須要注意一點,他養不養得起這三十萬大軍,根本就養不起。

蜀漢能養二十萬人馬,就已經是掏空了國家財政了,更別說再來十萬人馬。所以說姜維一旦拿到了這三十萬人馬,第一件事,那就是宣佈北伐。

因爲他口袋裏的糧餉不多,他只有通過北伐去掠奪曹魏的地盤和糧草,才能夠維持這三十萬大軍的運轉。

一旦口袋裏沒有糧草了,那再也不會有人願意聽從姜維的調遣。何況人家都還是魏國的士兵,家裏人都還在魏國等着他們回去。

所以說姜維要想拿下關中地區,就必須要速戰速決。有了關中平原這塊天然的糧倉,那姜維再進軍中原,可就有了底氣了。

打仗絕不僅僅是比拼誰的火力更加兇猛,更需要比的是後勤力量是否充足。爲什麼劉邦把蕭何封爲第一功臣?爲什麼劉備手下最重要的謀臣是諸葛亮?爲什麼曹操最信任荀彧?其實都是因爲他們仨是管理後勤的高手。

只有後勤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打仗的時候才能夠沒有後顧之憂。袁紹的謀士很多,卻沒有哪個是可以管理後勤的,以至於烏巢被燒,官渡之戰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