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秦國能統一六國真的是偶然嗎 戰國七雄裏秦國賢能君主爲什麼最多

秦國能統一六國真的是偶然嗎 戰國七雄裏秦國賢能君主爲什麼最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秦國無昏君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秦統一六國不是偶然,而是七代秦君的積累?

衆所周知,我們國家歷史悠久,在歷史的長河裏誕生了無數的君主,每個朝代的君主都有賢能而知人善任的,也有昏庸無道的。但是有一個國家,他的歷代君主都佷賢能,直至滅亡出過的昏君也是屈指可數的,這個國家就是秦國,今天我主要分析一下同時代的戰國七雄中爲什麼秦國賢能君主最多。

或許對於不太瞭解歷史的朋友可能認爲,秦國不就傳了兩世就滅亡了嗎?事實並非如此,秦國曆史相當久遠,秦國贏姓的祖先最先效忠於商朝,並且秦國的起源竟然和馬有很大關係。秦國的祖先費昌曾爲商湯駕馭馬車,而立戰功得到的獎賞,而後在周朝時因爲秦國的祖先造父養馬養的特別好,得到了官職,又因周宣王時秦仲因救駕有功,得到了封地,就這樣建立了秦國。

秦國能統一六國真的是偶然嗎 戰國七雄裏秦國賢能君主爲什麼最多

秦始皇嬴政

秦國在春秋時期,雖經歷了無數的君主,但是一直自強不息,開拓土地,直到秦穆公時期成爲春秋五霸之一,而後由於國家也曾發生內亂導致國勢轉衰,春秋時期歷時太久今天我不做討論,而戰國時期秦國君主賢能的原因我分析主要如下。

秦國法制完善

自秦孝公起,秦國的法制得到了空前的完善,由於商鞅變法帶來的影響,導致秦國全國上下法律意識普遍比較強烈,而最主要還是秦國的法律不會因人而異,真正做到了“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主要表現在,秦國太子贏駟犯法殺人,雖然年幼還是被放逐十幾年,同時還處置了太子的老師,這樣嚴格的法律深深制約了君主,讓秦國的歷代君主,都明白自己不能任性而爲,必須以法爲基礎。

秦國能統一六國真的是偶然嗎 戰國七雄裏秦國賢能君主爲什麼最多 第2張

秦惠文王贏駟

期間還發生過這樣一樁事,商鞅得知秦惠文王要殺他,便準備出城逃往魏國,可是走到邊界天已經黑了,因爲秦國的法律不讓出城,商鞅又想投宿到客棧,可是秦國的法律要求投宿必須要證明,店主還說到就算商鞅來了,沒有證明也不讓他留宿。商鞅苦笑到,秦國的法律是自己定的最後卻因法律害了自己,由此可見秦國的法律多深入人心。

對於君主而言往往權力越大,越容易不受制約肆意而爲,在秦國這樣嚴格的法律下,就算太子和制定法律的人都不能違抗,這也成秦國君主不肆意妄爲的保障。反觀其餘六國,雖然也有法律,但是法律不會要求到君主的頭上,所以封賞都比較任性,也不加約束自己的行爲,所以昏君輩出。

秦國能統一六國真的是偶然嗎 戰國七雄裏秦國賢能君主爲什麼最多 第3張

秦昭襄王贏稷

秦國建國艱難

因爲秦國的土地以前都是西戎人所佔據的地方,每一寸的土地都是秦人浴血奮戰,用生命所打拼出來的,所以每一個秦人都倍感珍惜自己的土地,每一個國君也都知道先輩的不易,不同於東方六國,秦國的土地貧瘠,而且地勢險峻,不利於農業種植,所以秦國的糧食產量有限,更不能隨便浪費,國力有限,所以君主不會肆意浪費。

也正是因爲秦國曾經建國的艱辛,所以歷代君主都念先輩之恩,所以戰國時期歷代君主傳位基本沒有發生政變,就算是秦孝公取代自己哥哥繼位,武王死後傳位弟弟秦昭鑲王,也都沒有人反對,最主要還是因爲一致對外,不以私利而阻止君位的傳承,而其餘各國,君主之位在交替過程中多少充滿了政變,所以導致國家根基不穩,君主沒有責任感。

秦國能統一六國真的是偶然嗎 戰國七雄裏秦國賢能君主爲什麼最多 第4張

戰國七雄圖

秦國國君更具有雄心壯志

秦國曆代國君都是以開疆擴土爲己任,最爲讓人震驚的就是秦國的歷代君主的墓碑全都面朝東方,這象徵了秦國逐鹿中原的野心,也正是這樣的野心,讓他們把開疆擴土當成了一種責任,不管是秦惠文王的稱王,還是秦始皇的稱帝,都是一種對自己先祖的一種交代,也因爲秦國君主更具有雄心壯志,也只有君主有了雄心壯志,國家才能發展,才能興起。

或許歷史已經遠去,但給我們留下的不光是嘆息和紀念,給我們的教訓同樣值得深思,秦統一六國不是偶然,七代君主嘔心瀝血,苦心孤詣才完成了這樣的統一大業,也正是以上的原因,讓秦國的七代君主都爲賢能,或許歷史不能在重演,但我們會永遠引以爲諫。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