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知識改變命運,窮小子鹹魚翻身成宰相

知識改變命運,窮小子鹹魚翻身成宰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有一首五言律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估計上過學的國人都會背,而且還能“創編”出N多種“堅苦樸素,珍惜糧食”故事,來教育下一代,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知識改變命運,窮小子鹹魚翻身成宰相

小編小時後,曾經被老爹老媽硬逼着學會了這首古詩,並認真貫徹“掉一粒米飯,將來就會被餓死”的家訓,搞得吃飯小心翼翼,生怕掉飯粒,將來會引發肚子捱餓的大問題。

這首《憫農》詩的作者就是李紳,李紳祖上(李紳曾祖父李敬玄陪唐高宗讀過書,最後成爲宰相,封趙國公)是宰相級別的高官,可到了他這一代,父親早逝,家道中落,幸虧李紳的母親是個才女,教了李紳一肚子錦繡文章。

李紳是個牛脾氣,用句歇後語形容,就是衚衕裏扛竹竿,直來直去的性格,他“悲催而又幸運地”遇到了一個差點要他命的小人——浙東節度使李逢吉。

知識改變命運,窮小子鹹魚翻身成宰相 第2張

李紳當時高中進士,因爲沒錢打點,就成爲了沒職沒權的翰林學士。他這一年回家省親,遇到了同榜進士李逢吉,這個李逢吉家裏有銀子,通過走關係,已經成爲了浙東的節度使,李逢吉領着李紳登上亳州城東的觀稼臺,李紳詩意大發,上面的那首《憫農》,就被他洋洋灑灑地做了出來。

作詩自然不能寫一首,《憫農2》又閃亮登場:“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在李逢吉的稱讚聲中,李紳接下來又寫了第三首:“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我願燕趙姝,化爲嫫女姿。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知識改變命運,窮小子鹹魚翻身成宰相 第3張

李紳第一首詩沒毛病,第二首詩就是“說怪話”,第三首詩就是諷刺朝廷,意欲不軌了!

李逢吉準備用李紳的屍骨,充當自己晉升的臺階,他就拿着李紳的三首詩的底稿,進京告密去了(交朋友要慎重,小編就交到過一個白眼狼的“朋友”,被他在背後狠狠咬了一口)。

知識改變命運,窮小子鹹魚翻身成宰相 第4張

李紳就是命大。當時是唐德宗李適當政,這個李適偏偏就不是一個昏君,他一瞧李紳的詩詞,竟大爲讚賞,至於李紳講了黎民百姓疾苦的情況,他反倒認爲那是朝廷施政有了缺失。總之一句話,李紳是個人才,需要啓用,就這樣,李紳因“告密”得福,成了國子監的助教。

李紳的仕途並不順利,這要歸結於他本身的三個短板:1、脾氣大,性子直,說話辦事不知道拐彎。2、沒有強硬的後臺。3、詩人是高雅的,官場是骯髒的,故此詩人,並不怎麼適合做官。

可是老天爺眷顧李紳,當時李紳正趕上了貫穿唐朝數十年的“牛李”黨爭,牛黨的領袖是牛僧孺,而李黨的領袖就是李德裕,李德裕還是李紳的鐵哥們,他甚至想置身事外都是不可能的。

知識改變命運,窮小子鹹魚翻身成宰相 第5張

牛黨得勢,作爲李黨干將的李紳的官職一貶再貶,最後來到廣東肇慶做司馬。唐代司馬是州刺史的別稱,實際上乾的應該是(相當於公安局長)搞治安的工作。

李紳認定了李黨在對待“邊患和藩鎮”問題的主張是對的,李紳偏偏不向牛黨低頭,由於他在廣東的政績突出(比如當時的廣東混混吃飽了喝足了,就會惹是生非,甚至會倒在路中間,不讓來往的車過去),李紳一來,這些混混立馬老實,全都變成了良民!

後來李德裕得勢,李紳成了唐朝的宰相、趙國公,四年後,死在了節度使的位置上。

知識改變命運,窮小子鹹魚翻身成宰相 第6張

李紳靠自己的堅持,成了唐朝的宰相,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值得後人學習,可是他當上宰相後,書寫《憫農》,同情黎民,感嘆百姓疾苦的精神,被他丟到了爪哇國,他爲了滿足口腹之慾,一餐需要殺掉300只活雞,只爲吃一盤子爆炒雞舌……

人性是複雜的,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小編的簽名:歷史增加睿智,歷史改變生命的走向是有道理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