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趙匡胤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不是因爲一名女子

趙匡胤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不是因爲一名女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太祖趙匡胤於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到公元976年死亡,正史當中沒有明確記載他是怎樣去世的。《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的也只有簡單的兩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傳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司馬光的《湘山野錄》中記載,開寶九年十月,宋太祖趙匡胤急喚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進入寢宮,宋太祖斥退旁人,只留下他們兩人自酌自飲。酒過三巡,他見晉王趙光義總是躲在後邊,極其害怕,自有幾分得意。見殿前雪厚幾寸,便用玉斧刺雪,還不時對他弟弟說:“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當夜趙光義依照沒走,留宿于禁宮。第二天天快亮時,禁宮裏傳出宋太祖趙匡胤已死的消息。趙光義按遺詔,於靈柩前即皇帝位。

趙匡胤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不是因爲一名女子

網絡配圖

歷史上所謂“燭光斧影”的疑案就指此事。有人認爲“燭光斧影”也許不是疑案,只是晉王趙光義殺兄奪位的藉口。宋太祖安排後事是宋朝的國家大事,不可能只召其弟單獨入宮,並且趙光義又在喝酒時退避。用玉斧刺雪,這正是趙匡胤與趙光義進行過爭鬥的狀態,晉王一狠心殺死宋太祖。要是不這樣寫,這段史料也許會被封殺。  不過,關於光義弒兄的原因,史書上另有一種說法。《燼餘錄》稱,趙光義很喜愛已歸降的後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費氏。孟昶死後,花蕊夫人被宋太祖趙匡胤納爲自己的妃子,而且特別寵愛。趙匡胤因病臥牀,深更半夜時趙光義膽大妄爲,以爲宋太祖已熟睡,便趁機調戲花蕊夫人,可沒想到太祖驚醒,要用玉斧砍他,等到皇后、太子趕到之時,趙匡胤已經只剩一口氣了。趙光義趁機逃回自己的王府,第二天太祖趙匡胤就昇天了。由此可知,趙光義趁夜黑無人,趙匡胤昏睡不醒的時候調戲他覬覦已久的花蕊夫人,誰知趙匡胤突然醒來發覺了,也許是他盛怒之下欲砍趙光義,可是因爲病體虛弱,體力不足,未砍中趙光義。趙光義覺得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不管用何種方式都不能取得其兄的原諒與寬恕了,預料到自己將會死得很慘,於是一狠心便殺死了自己的同胞兄弟,然後慌忙逃回府中。宋太祖趙匡胤是病怒交加而死,還是他弟弟殺死,誰也不知其詳。不過清楚的是,趙匡胤之死與其弟趙光義當夜在皇宮內院的行爲有一定的關係。

對於這個疑案,也有一些人爲趙光義開脫罪責,司馬光的《涑水紀聞》記道:“太祖初晏駕,時已四鼓,孝章宋後使內侍都知王繼隆召秦王德芳;繼隆以太祖傳位晉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徑趨開封府召晉王。見醫官賈德玄坐於府門……乃告以故,叩門與之俱入見王,且召之。王大驚,猶豫不敢行,曰:‘吾當與家人議之。’入久不出。繼隆促之曰:‘事久,將爲他人有。’遂與王雪下步行至宮門,呼而入……俱進至寢殿。宋後聞繼隆至,曰:‘德芳來耶?’繼隆曰:‘晉王至矣。’後見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從這一記載來看,宋太祖趙匡胤過世時,他弟弟趙光義並不知曉,也沒在宮中呆過,似乎可以洗去“燭影斧聲”的嫌疑了。但是,趙光義繼位後,趙匡胤的長子德昭於公元979年被迫自殺,次子德芳又於公元981年無故而死來看,宋太宗趙光義還是擺脫不了“燭光斧影”、“殺兄奪位”的嫌疑。

現代一名爲“天涯在小樓”的倡導漢服運動人士在2006年曾寫過一首詩,名爲《爲漢服的淺吟低唱》。說到宋朝的時候,他說“可是後來換了帝王,他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摒棄了武將。他的子孫最終躲進了人間天堂,把大片的土地拱手相讓。然而在寒冷的北方,正有一支軍隊征戰沙場,敵人都說,有岳家軍在,我們打不了勝仗。”詩中“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摒棄了武將”的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可是後來“躲進人間天堂的皇帝”,從歷史上嚴格的“皇位世襲”角度上來講,他們並不算是宋太祖正統的繼承者。

趙匡胤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不是因爲一名女子 第2張

網絡配圖

這一切都還要從“燭影斧聲”開始說起。“斧”有通“父”,“父”指生父或義父,引申指“一家之長”。“斤”本義指“砍伐工具”,轉義指刑具。在原始的父系家長制度中,“父”與“斤”聯合起來表示“家長的生產工具和治家的刑具”。到了專制統治時期,“斧”便作爲了祭祀的禮器,是帝王權力的象徵,有兩句描述春秋戰國時期的“斧”:“王權衰落,諸侯稱霸。執斧鉞而有爭雄之志,掌寶璽即有問鼎之心。”其中“斧”作爲地位的象徵,重要性不言而喻,“燭影斧聲”便具有了隱喻的意義,而關於這次國祚事件,後人也是爭議不斷。

北宋初期文瑩和尚《湘山野錄》記載:“上御太清閣四望氣。…俄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開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文瑩和尚對於這個事件的描述言辭閃爍,追隨之人不在少數,執反對意見的也大有人在。這一段記載的開始,文瑩和尚是想宣揚太宗得位的神祕性,但一不小心,把太宗上位的可疑性給暴露了出來。身體健康的太祖次日凌晨突然駕崩,而且身邊只有御弟一人。人們無法不懷疑太宗繼位的合理性及合法性。

於是,趙光義弒兄登基的傳聞,從這時起,便開始被後世史家、文人論證了。

太祖去世幾十年後,史學大家司馬光撰寫了《涑水紀聞》的書,在書中爲太宗辯解“太祖駕崩,已是四鼓時分,宋皇后派內侍王繼恩召次子、秦王趙德芳入宮,安排後事。王繼恩卻召開封府尹、晉王趙光義,當時趙光義親信程德玄也在府外等候。趙光義聞後大驚,說‘吾當與家人議之。’王繼恩勸他趕快行動,趙光義便與王繼恩、程德玄三人雪地步行進宮,徑自進入太祖寢殿。宋皇后問:‘德芳來耶?’王繼恩答:‘晉王至矣。’宋皇后知事有變,哭對趙光義:‘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光義答以:‘共保富貴,勿憂也!’”得出結論,太祖死時,太宗不在寢殿,故不可能弒兄。太宗弒兄的可能性被排除,但即便如此,太宗奪位之嫌並不能抹殺。

金匱之盟便是所知比較早的史料來源,指史料所載宋朝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趙光美的生母)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命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弟趙光義。這份遺書藏於金匱之中,因此名爲“金匱之盟”。這個事件起來有點牽強,因爲《續資治通鑑》的作者,也就是清代史學家畢沅的觀點:太宗即位,既不是篡弒即位的;也不是奉太祖遺詔即位的,因爲太祖“未嘗明降詔旨”,“非實有遺詔也”。《續資治通鑑》中的有關宋太祖“非實有遺詔”的觀點一經問世,即被視作史料論斷上的權威結論而被廣泛接受,影響了史學界達二三百年之久。

趙匡胤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不是因爲一名女子 第3張

網絡配圖

中國歷史上有一幅著名的情色畫《熙陵幸小周後圖》,據傳便是由宋太宗親自命人作畫。“熙陵”是指宋太宗,他死後葬在河南鞏縣的永熙陵。元人馮海粟在圖上題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衝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諷刺之味猶濃。而明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篇》中也描述了這幅作品,語言犀利直白,淺顯易懂,太宗爲人可見一斑。

還有一部由宋末元初徐大焯所編,在清朝才現於世的野史《燼餘錄》中所說,趙光義對趙匡胤妃子花蕊夫人(“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便是其所作)垂涎已久,趁趙匡胤病重昏睡時調戲,趙匡胤驚醒,要用玉斧砍殺他,趙光義遂殺之。在歷史記載中香豔的情史似乎比刻板的正史更讓人信服,至少人們更願意看到有憑有據的結論,而不是史書中語焉不詳的記載。

到了這裏,由一段不見於世的記載佐證,太宗篡位也算是蓋棺定論了。

自古以來因果報應向來不虛,靖康之恥便是一個很好的論證。根據《宋史》記載,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徽、欽二帝連同后妃、宗室、百官三千多人、其他人員一萬多人被擄北上,女(包括趙高母韋后、趙高妻邢妃)爲奴爲娼,男子則全被海陵王完顏亮所殺,僥倖出逃的宋高宗趙構偏安一隅。趙構無後,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讓位於他的養子、太祖七世孫趙昚,宋朝的皇位在180多年後回到了太祖一系。而在宋朝末年崖山一役中,年僅七歲的幼帝則被大臣陸秀夫背起,跳海殉國。一時間前來追隨者,不下十萬,投海殉難。其亡國之慘烈,歷代皇朝莫能比肩。

趙氏得國於柴氏七歲的幼帝,卻在三百一十九年之後失之於七歲的幼帝趙昺,歷史在這裏成了一個圓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