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清初詩人宋琬何以被堪稱萊陽一代詩宗?

清初詩人宋琬何以被堪稱萊陽一代詩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字玉叔,號荔裳,漢族,山東萊陽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清順治四年(1647)進士,曾任戶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勳司主事、隴西右道僉事、左參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議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進京述職,適逢吳三桂兵變,家屬遇難,憂憤成疾,病死京都,時年59歲。宋琬的詩入杜、韓之室,與施閏章齊名,有“南施北宋”之說,又與嚴沆、施閏章、丁澎等合稱爲“燕臺七子”。著有《安雅堂集》、《二鄉亭詞》

清初詩人宋琬何以被堪稱萊陽一代詩宗?

網絡配圖

在文學史上宋琬被稱爲一代詩宗,他真的這麼有才嗎?憑何而稱呢?

宋琬自幼聰明,刻苦好學精通詩書,並顯露其文才。他應試縣、府,皆名列榜首。1635年,以高材充拔貢入京深造。當時,他與其父宋應亨,其兄宋璜,名噪京華。

清順治四年(1647年)他中進士,授戶部河南司主事。順治七年六月,因遭誣陷,第一次入獄。次年夏天平反出獄。

他爲官清廉,愛民如子,世世代代爲人們稱讚和傳頌。他在陝西任職時,曾遭到秦川發生地震,他一面組織當地的人民生產自救,一面派人回老家變賣其家產,救濟災民。在四川任職時,他曾把土豪劣紳霸佔的空地、荒田分給難民耕種。還改革了當地的一些陳規陋習,使民風爲之一新。在他離任時,當地百姓涕淚挽留,十里相送。

宋琬一生,兩次入獄,仕途坎坷,促成他寫了不少爲世人喜愛的詩篇,其詩文貼近現實生活,多寫個人的失意與愁苦,也不同程度的揭露和斥責了封建王朝的黑暗與腐敗,深得世人的稱讚。

如他在《悲落葉》中寫道“悲落葉,落葉紛相接。無復語流鶯,飄搖舞黃蝶。朝如繁華之佳人,夕若蘼蕪之棄妾。因風起,從風飛,放臣羈客那忍見,攀條攬扼空沾衣。”其辭情悲惻哀怨,悽婉動人,催人淚下,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又如在《漁家詞》詩中,形象描述漁民貧苦生活和租吏的兇惡,訴說漁民們因“今秋無雨湖水枯”,還得“烹魚酌酒”招待官府的租吏,最後,“只好泣向前村賣網罟”,把賴以生存的漁網變賣繳納租稅。作者把貪官污吏的貪婪嘴臉刻畫的入木三分,把漁民的悽慘無奈,描繪得淋漓盡致,鞭撻了封建社會的黑暗統治,反映了民生疾苦和心聲,這在當時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清初詩人宋琬何以被堪稱萊陽一代詩宗? 第2張

網絡配圖

宋琬作爲清初頗有影響的詩人,似乎沒有唐宋詩詞大家的名氣,如今關注他的人並不多。但在當時人們卻把他與安徽宣城的著名詩人施潤章,譽爲詩壇上“南施北宋”兩大家。宋琬的詩在藝術上有較高的造詣,用語奇麗清新,構思精巧,不落俗套。

如《寄蘭州司馬趙紫垣(二首)》,其中寫道“故人燕市別,萬里赴邊州,我已辭朱紱,君應唸白頭”,詩人以荊軻和高漸離來比自己與趙紫垣,以滿含深情的筆觸,寫出了對篤友的思念。其二則以“城郭皋蘭北,衙齋面翠微,雪中千帳駐,樹裏五泉飛”,對蘭州風物作了遐想式的描寫,令人擊節讚歎。有人讀了他的詩,當時慨然感嘆道“今日詩宗,乃在萊陽”。後人評論他的詩亦嘆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公元1673年,五十九歲的宋琬,宛如一顆流星,走完了他坎坷的人生之路。

宋琬一生詞、賦、文俱佳,著述頗豐,傳世的詩作有《安雅堂詩》八卷,詩1333首,《二鄉亭詞》三卷,詞165首,《安雅堂文集》兩卷,文223篇,《安雅堂書啓》一卷,《入蜀集》兩卷,《安雅堂未刻稿》八卷,著有雜劇《祭皋陶》一卷等等,這對中國歷史文化寶庫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清初詩人宋琬何以被堪稱萊陽一代詩宗? 第3張

網絡配圖

爲了紀念故人宋琬,在今天的山東萊陽市,宋琬故居內建有宋琬紀念館,紀念館內陳列宋琬塑像及其著作、手跡、印章、《安雅堂集》木刻板,還有黨和國家領導人、著名藝術家的題詞。整座紀念館坐北朝南,單層舉架式硬山磚木結構,有臺明和迴廊,起脊仰合瓦,裝有正吻垂獸和走獸。雙排柱網,樑架前後帶穿枋,七檁七椽。樑枋上設架雲敦,椽檁下設雕花柁敦,檁枋下設花草楣子和雀替,古色古香,是萊陽地區僅有存的一處完整的古建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