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聖旨演變史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古代聖旨演變史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聖旨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聖旨到底是什麼樣的?聖旨的演變歷史又是什麼樣的?電視劇都是真的嗎?

聖旨是封建社會的特殊產物,古代帝王權力的象徵,具有神聖特徵。我們在看電視劇時,不管哪個朝代,經常看到這樣的鏡頭,當某個皇帝做出某個決定,或有了一個“靈感”,他就會對身邊大臣或太監說:“來人,擬旨。”然後皇帝口述,大臣或太監書寫。在太監頒佈詔書時,開頭都是清一色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古代聖旨演變史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但是,歷史上真是這樣的嗎?接下來小編爲你解讀聖旨的演變歷史。

1/聖旨(詔書)的歷史演變

先說說稱謂,不是每個朝代都稱“聖旨”。在宋代以前,皇帝頒發的命令一般稱“詔書”,宋代及以後各朝代,才專指作“聖旨”,而且各個朝代的聖旨(詔書)是不一樣的。

先秦時期詔書叫“命”、“令”,那時還沒有皇帝,諸侯叫王,自己稱“寡人”。

到了秦始皇一統中國後,秦始皇認爲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遂號稱皇帝,自稱朕(朕本來是一種大衆稱呼,不論貴賤,都自稱朕)。從那以後2000多年,封建帝王就一統稱爲皇帝,秦始皇就是始皇帝(第一個皇帝)。秦始皇認爲自己是受命於天,於是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刻在玉璽上,詔書開頭會用“制”、“詔”、“誥”三字。

漢承秦制,詔書大概跟秦時無太大差異。

到了隋唐時期,開始實行三省六部制度,詔書的頒發就大爲不同了,特別是到了唐代,當時詔令種類很多,一般由中書省負責起草,交由皇帝批閱(一般皇帝只有建議權),然後由門下省審查蓋章,詔書開頭一般用的是“門下”二字,如《肅宗命皇太子監國制》開頭就是“門下,天下之本……”。

宋代開始,把皇帝命令開始稱作“聖旨”,而且宋代聖旨開頭沿用唐代以“門下”二字開頭。

元蒙時期,蒙古文下達的旨意稱“聖旨”,漢文下達的旨意稱“詔書”,漢文詔書一般使用“上天眷命皇帝聖旨”開頭。

明代時,朱元璋認爲自己推翻元暴政是順應天道,也就是說這是上天的安排,所以他很喜歡用“奉天”這兩字,定都南京後,將其更名爲“應天府”,把聖旨開頭換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所以我們在電視劇裏經常看到太監宣讀聖旨時開頭都是“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這句是從明代纔開始使用的,而且是由朱元璋發明的,明清兩代都以這句開頭。如果你在明代以前的朝代電視劇中看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詔書,那肯定是不對的。

古代聖旨演變史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第2張

2/詔書的類別

古代由皇帝等頒佈的命令內容及形式多樣,主要分爲“旨”、“詔”、“制”、“敕”、“諭”幾種。

“旨”是皇帝、太后或皇后向臣民發佈各類命令指示的總稱。以皇帝名義發佈的叫“聖旨”,以太后或皇后名義發佈的叫“懿旨”。

“詔”是皇帝頒發的命令。一般都以制式文書的形式發佈,稱“詔書”或“詔令”,一般都要加蓋玉璽。

“制”是詔書的一種。秦始皇稱帝時,規定把皇帝的命稱“制”,令稱“詔”。“制”一般是皇帝頒行國家各類典章制度的重要文書,唐以後,凡行大賞罰、授大官爵位、革除舊制、赦免降虜等也用制書。

“敕”也是詔書的一種。一般用於皇帝封官授爵,如“敕令”,就是皇帝頒賜爵位的詔令。明清兩代,皇帝封六品以下官職,稱“敕令”。

“諭”也是詔書的一種。如:“聖諭”、“諭旨”。“諭”的靈活性較大一些,可以不是正規的文書,皇帝口頭表達一種意思,就叫“口諭”;皇帝親手寫一個條子,就叫“手諭”。

古代聖旨演變史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第3張

3/聖旨(詔書)的材質

再來說說聖旨的材質。聖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徵,歷朝歷代聖旨均爲卷軸形式,軸柄質地按所接旨官員品級不同而有着嚴格的差別:一品爲玉軸,二品爲黑犀牛角軸,三品爲貼金軸,四、五品爲黑牛角軸。聖旨的材料也十分考究,均爲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多爲祥雲瑞鶴,十分富麗堂皇。

古代聖旨演變史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第4張

4/歷史上奇葩聖旨賞識

聖旨(詔書)是國家正式公文,一般由朝中重要文臣書寫,這些人都有淵博的學問和深厚的文學底蘊,所擬的聖旨文采出衆、內容簡潔,字字斟酌,基本沒有增刪的可能。

當然,歷史上也有一些任性的皇帝,頒發了一些奇葩的聖旨。

最霸氣的聖旨。

朱元璋建立明代後,當時大明邊境某個羣島有倭寇來犯,地方官吏上奏摺問該怎麼辦,朱元璋於是按着他的脾氣來了一道:“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簡單粗暴,又接地氣,即使是不識字的老百姓都能聽懂。

最浪漫的聖旨。

講的是漢宣帝劉洵的故事。劉洵是漢朝有名的賢君,他娶了當朝宰相霍光的女兒爲妻,大臣紛紛建議把霍光女兒封爲皇后,但在公元72年,劉洵突然發了一道聖旨,說我在微貧時,身邊有一把舊劍伴隨我,我現在很想念它,誰能幫我找到它。大臣們思來想去,終於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原來皇帝是在思念舊人許平君,於是紛紛上書封許平君爲皇后。這就是“故劍情深”典故來源。

最下流的聖旨。

清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要冊立皇后,一般冊立皇后的聖旨都會寫皇后是多麼的賢淑,但他老人家在《冊皇后詔》中這樣寫道:“皇后何必儀注,只要喒(咱)老子球頭硬,養得他快活,便是一塊皇后矣,欽此!”張獻忠是陝西人,這句話陝西朋友估計一看就秒懂。

親們還了解關於聖旨的哪些故事呢?不妨告訴我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