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朝的文官和武官相比 兩者之間的差距爲什麼那麼大

明朝的文官和武官相比 兩者之間的差距爲什麼那麼大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明朝文武官,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這其實是各個朝代共同的問題,但尤其以宋、明兩朝爲甚。這主要是因爲武將集團和武將勳貴的出現,主要集中在朝代建立之初,由於戰亂,武將身份地位迅速上升,在朝廷話語權也較重。但隨着朝政的穩定,戰爭的減少,武將必然要面臨話語權降低的問題,治理天下畢竟還是要靠文治,而且戰爭決策權也會逐步轉移到文官手中,這是大勢。更何況武將還要面臨鳥盡弓藏,甚至兔死狗烹的局面。

明朝的文官和武官相比 兩者之間的差距爲什麼那麼大

因此,各個朝代在經歷過最初的戰爭之後,隨着朝政的穩定,戰爭的減少,武將地位下降是必然。縱觀各朝代,最甚者便是宋朝和明朝。而宋朝主要是因爲制度,明朝則是慢慢演變成這一局面的。在洪武、永樂兩朝,武將地位還是比較高的。這是由於元末明初的天下混戰和對北元殘餘的討伐,以及四年靖難、安南戰爭、五次北伐等一系列戰爭,這些戰爭誕生了大量名將和功勳世家,此時武將不論是對皇帝,還是對朝政都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如果正常發展,武將集團影響力會逐步下降,文官影響力會逐步上升,但這種變化只會是潛移默化的。問題是永樂朝後不久,武將集團便迎來了一次災難——土木堡之變。

永樂朝後,仁宗朱高熾在位僅一年便駕崩,朱高熾之子宣宗朱瞻基在位10年也駕鶴西去了。土木堡之變便發生在朱瞻基之子英宗朱祁鎮在位時,此時距離明朝建立僅81年。土木堡之變直接導致精銳部隊陣亡50餘萬(個人認爲並沒有這麼多),包括四朝老臣、名將張輔在內的武將也足有數十位,武將集團遭受重創。更致命的是,隨後的北京保衛戰是在以于謙爲首的文官指揮下完成的,問題是還成功了,這直接導致了文官集團聲望大震。而武將集團在經歷了靖難重新洗牌,以及土木堡之變的打擊後,影響力大爲下降。之後,武將統兵,文臣爲帥現象很多,例如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胡宗憲剿滅倭寇。這些都加劇了戰爭決策權進一步向文官靠攏。

另一方面,由於制度的影響,明朝文官權利極大,各朝都極爲少見,而皇帝爲對抗文官集團,明朝宦官權利極大,先後誕生了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等大太監,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的鬥爭幾乎成了明朝中後期的主旋律。在這種鬥爭之下,武將顯然更加沒了地位,話語權更低。

明朝的文官和武官相比 兩者之間的差距爲什麼那麼大 第2張

縱觀明中後期,武將大多隻能做到總兵的位置,卻經常有文官擔任一方統帥的現象。

而功勳集團隨着時間的推移,也存在新舊交替,除了明初勳貴大多出於武將,中後期勳貴除了繼承父祖餘蔭外,新貴族除了兩京之外,多出於文臣。所以,明中後期的勳貴也大多是文臣。

最後,武將集團雖然是利益共同體,但除了明初或是由於袍澤紐帶,或是由於提拔之恩,大家關係較爲親近,但隨着時間推移,這種關係也就淡了,很難將力量集合起來。反觀文官集團,由於師生情誼、同窗友誼、提拔舉薦之恩、同僚之誼等等,大家關係極爲密切,更容易形成集團。

綜上所述,不是武將集團能忍,而是由於明朝文官勢力過於龐大,實在難以抵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