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俗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宋朝爲什麼會流行婦女再嫁之風

俗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宋朝爲什麼會流行婦女再嫁之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宋朝婦女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前段時間《清平樂》熱播,無數網友磕着宋仁宗和皇后曹氏的cp,恨不得直接摁着兩人的頭在線洞房發糖的同時,感慨原來這宋朝時期的人文風氣如此之開放,二嫁女也能入宮並且還當上了一國皇后,走上人生巔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可以說是現代人對古代婦女的普遍影像,一個女子什麼都可以丟,但就是不能丟了貞潔,更不存在二嫁的說法,但實際上,北宋時期不管是國家高層還是下層的老百姓,對於婦女喪夫或與丈夫和離後選擇二嫁的做法都是比較包容的態度。

俗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宋朝爲什麼會流行婦女再嫁之風

清平樂劇照

一、統治者的開明:寡婦再嫁得到士大夫階層甚至帝王的認同

宋太祖趙匡胤很寵愛自己的妹妹燕國長公主,妹夫去世後公主整日拘在家裏悶悶不樂,日子過的很無聊,便做主允許妹妹二嫁,嫁給了當時的朝廷大臣高懷德。

被後人常拿來與漢高祖皇后呂雉以及建立大周的武則天作比的劉娥——宋真宗的皇后,在嫁給真宗之前是一名銀匠的妻子,小夫妻在大街上賣藝賺錢,聽說王府要找四川出生的美人,兩人這才動了心找着機會進了王府,劉娥此後一路摸爬滾打,勇敢抓住丈夫的心的同時專心讀書讀史練習技藝,務必要讓自己更配得上丈夫,也因此,即便中間兩人曾因爲長輩的阻撓生生分別十五年之久,但最後依然能毫無阻礙的重新站在一起,從小小的妾侍搖身一變變成大宋的皇后。

無獨有偶,宋光宗的皇后對皇帝的佔有慾極強,恨不得將皇后的后妃全都趕走,據說只要皇帝多看一眼宮女,那這名宮女便會永遠消失,光宗性子膽小軟弱,自己也害怕這位性子強的皇后,拿她沒有辦法,後來貴妃張氏、符婕妤更是直接被皇后李氏直接嫁給了平民百姓。且不說背後的曲折,這種將后妃二嫁的做法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女子二嫁的寬容態度。

俗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宋朝爲什麼會流行婦女再嫁之風 第2張

王安石畫像

宋朝詩人、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一向是尊重愛護自己的結髮妻子,妻子去世後和兒子王雱兩人相依爲命,可是王雱身體有些不好,時常對對自己的妻子龐氏非打即罵,這龐氏也並非是一般人家,熟讀詩書才情了得,是當時有名的才女,王雱縱然有幾分才情卻總是疑神疑鬼的懷疑妻子對自己的感情,猜忌兒子不是自己的,龐氏整日傷心無奈,王安石便痛下決心,勸兒媳龐氏改嫁別人。

要知道文人總是有些風骨的,也格外看重自己的名聲,王安石勸兒媳改嫁想必也是真的爲了龐氏考慮,對自己的兒子失望透頂了。

二、寬容的社會風氣:子女對於母親改嫁他人持包容態度

憂國憂民的政治家范仲淹祖籍位於蘇州,祖上曾官至宰相,家裏條件還算不錯,在他兩歲大的時候父親突然生了一場大病,最後不幸去世了,家裏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和頂樑柱,靠着母親一人是無法將孩子撫養長大,於是謝氏帶着孩子改嫁到了山東長山一位朱姓人家,爲了讓孩子對朱家更有認同感,健康長大,謝氏將孩子改姓朱,名說,直到孩子14歲知世了,謝氏這纔將這裏面的緣由告訴他。或許是感念範家祖先的典範,也或許是感恩朱家對娘倆的照顧,范仲淹辭別母親和繼父去書院讀書,希望能有朝一日光耀門楣。公元1015年,朱說考中進士,被朝廷任命爲九品官——廣德軍司理參軍,於是立馬去山東將母親接過來照顧,同時恢復了原本的姓氏名字。

寧直是宋真宗年間的進士,去世的時候孩子還沒下地,妻子李氏將孩子託付給宗族後便改嫁到了當時的洛陽太守任布家裏。某天閒聊的時候丈夫忽然問起寧直的兒子現在怎麼樣了?李氏放聲大哭,說自己改嫁不能帶着兒子過來給你添亂,只能託付給別人照顧,心裏時常擔心孩子過的好不好,但又不敢直接說給你聽云云。這位太守大人心軟,一聽妻子這麼說也覺得有些不好,便去寧家將孩子接過來撫養了,不但如此從小就給孩子安排老師上課,等孩子長大了還提議推薦他做官,李氏一聽便直接拒絕了,言明孩子總歸姓寧,是要靠自己的,沒有佔着任家便宜的道理。寧適也爭氣,最終考上了進士。

俗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宋朝爲什麼會流行婦女再嫁之風 第3張

宋朝女藝人身價昂貴朱家和任家兩家對待繼子雖不能說視同己出,但吃喝穿行甚至教育上都沒虧待過,而范仲淹和寧適也是心懷感恩之心的人,始終念着繼父的好,最後也自然的成就了兩姓家族之好。在那個格外看重貞潔、男尊女卑且重視血緣的時代,這無疑是難能可貴的。

曾官至宰相的杜衍小時候過的極爲困苦的,父親早早的去世,母親改嫁他人,兩個大點的哥哥始終覺得母親改嫁前一定另有錢財給弟弟,經常過來欺負他,威脅他將錢財拿出來,他實在是受不了了,便逃難到錢家,希望孃親可以收留他,但遺憾的是錢家並沒有收留他,反而將他趕出家門。直到一位家底頗厚的商人覺得他是有大志向、將來一定可以做官的人,將女兒嫁給他爲妻,還拿出錢財資助他讀書上學,這纔有了後來的杜衍。

古時候女子嫁人後就完全變成了丈夫家的人,跟孃家除了血緣再無瓜葛,改嫁後的女子同樣。丈夫去世後,如果妻子選擇改嫁,那麼家裏的錢財必定是分文都不能帶走的,這就相當於完全沒有了關係。而宋朝時期還是有選擇爲改嫁的母親守孝的人,宋朝仁宗年間有位進士名郭稹,父親去世的早,母親邊氏改嫁他人,得知邊氏去世的消息,郭稹上書皇帝希望能回鄉給母親守孝,朝堂上有人反對,認爲邊氏改嫁之後已經有兒子了,去世後也有人幫她守孝,做爲前夫的兒子,自然沒有必要再去了,但也有人認爲,即便邊氏改嫁,但也掩蓋不了兩人之間的母子關係,國家奉行孝順仁義,兒子爲母親守孝是天然的義務。

由此可見,即便是有些認死理、看起來頗爲死板的讀書人,還是朝堂上操心國家大事的爲官者,宋朝對於婦女改嫁的選擇,子女也是表示理解與認可的,他們承認母親改嫁的事實,並不會覺得這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恥辱,子女感念母親辛苦養大自己的不易,尊重母親改嫁的選擇,同時願意努力讀書成爲母親的依靠,在母親去世後也願意爲她守孝。

俗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宋朝爲什麼會流行婦女再嫁之風 第4張

古代女子聚會現場

三、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宋朝"寡婦再嫁成風"的呢?

①:宋代理學大家的包容態度,國家法律適當允許改嫁,溺嬰導致男女比例失調

國家上下對婦女再嫁都保持着包容的態度,足以看出當時社會上上下下的寬明環境,皇帝甚至專門制定了有關婦女再嫁的律令條文,而衆所周知宋朝是理學的萌芽以及大發展時期,"存天理、去人慾"又是理學中爭議頗大的主張,於是很多人先入爲主的認爲理學家們對於婦女再嫁一定是反對的,實際上到底如何呢?宋朝溺嬰現象多發,是否也影響了婦女再嫁?

②:"出妻令其可嫁":理學家們並不反對婦再嫁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很多人將這裏的"節"看做是女子的貞操,經過多年的演變逐漸成了人們的定勢思維,女子的貞潔比她的性命還重要,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要知道,在最初,這句話是理學家程頤用來表示對朝廷士大夫精神氣節的美好期待的,再具體一點就是對朝廷官員以及諸位讀書人的道德品性的要求。《河南程氏遺書》有這樣的記載,古人常說,"出妻令其可嫁......"你認爲可以嗎?程氏兄弟回答道,"可以。"從這段談話中我們可以推斷出,程氏兄弟並沒有明確要求婦女守節,對於婦女再嫁也是持包容態度的。並且,程頤的晚輩當中也有改嫁的,甚至稱讚對方的父親做得好。

俗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宋朝爲什麼會流行婦女再嫁之風 第5張

朱熹畫像

不僅是程氏兄弟,後來的理學大家朱熹對於婦女再嫁這件事同樣持包容態度,據《答李敬子餘國秀》中記載,"夫死而嫁,固爲失節,然亦有不得已者,聖人不能禁也。"朱子表示,女子選擇再嫁是可以被理解的,即使是天皇聖人也不能全部禁止,可以看出他對這些女子是非常同情與包容的。

可以看出,宋朝時期的理學家們對於婦女再嫁並沒有後人想的那般嚴厲。

③:國家頒佈法律條文允許女子改嫁,宗族鼓勵婦女二嫁

成書於南宋的《夷堅志》中,自宋高宗到宋寧宗短短百年間女子選擇再嫁他人的一共有五十五位,還有六人三嫁,或許這個數據比起現代社會實在是太低了,但一來人口基數不一樣,二來社會環境完全不一樣,但我們可以看出,在當時社會,女子選擇再嫁他人並不是一件很稀有的事情,社會的包容程度也較高。

俗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宋朝爲什麼會流行婦女再嫁之風 第6張

女子嫁妝頗高

宋朝有關婚姻法的條文中,只是明令禁止婦女在服喪期間改嫁、強迫婦女改嫁以及在還未與丈夫和離的時候嫁給他人等,丈夫去世後再嫁給別人朝廷是不反對的,即便是看重名聲的世家大族,甚至是皇親國戚,統治者都開明的表示可以再嫁。

由名臣范仲淹一手建立的範氏義莊中有這樣一條規定,女子出嫁可以到莊子上領取30貫銀錢,選擇再嫁可以領取20貫銀錢,而如果是男子娶妻可以過來領取20貫銀錢,再次娶妻就不可以領取銀錢了,自己想辦法。可以看出宗族裏面對於女子改嫁是持支持態度的。

④:重男輕女,溺嬰行爲導致社會上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幾乎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直到現在某些偏遠落後地區仍然存在這種封建思想,宋朝時期,有些地區的人們秉承根據家裏錢財的多寡來決定家裏到底養幾個孩子,而在避孕措施還很落後的古代,意外懷孕的概率很高,生下來之後如果是個女孩那很大可能被父母溺死,畢竟女兒長大是要嫁到被人家裏去的,也不像兒子可以傳承姓氏給父母養老,長大還是個勞動力。

同時嫁妝也是父母選擇溺嬰的重要原因,女兒嫁到別人家裏是要帶走家裏的一部分財產的, 而宋朝社會上嫁女兒的嫁妝一直在增加,很多女子都因爲家裏實在拿不出足夠出手的嫁妝而嫁不出去,也有的老百姓因爲嫁女兒借了一大筆錢,從而掏空家底,也因此很多父母選擇從女兒出生便將之溺死。

廣泛的溺嬰行爲導致社會上的女子逐漸減少,很多男子娶不上或者娶不起媳婦兒,和未嫁的女子相比,已經嫁過一次的婦女顯然更容易接觸一點。

造成宋朝婦女再嫁成風的原因有很多,寬容的社會環境、統治者開明的態度、社會上失調的男女比例等等,除次之外也與前朝開放包容的社會風氣離不開關係,加之那時候國家經濟飛快發展,底層老百姓家裏有錢財,丈夫去世後寡婦同樣繼承了一筆錢財,商人重利迎娶寡婦的事情也並不少見,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婦女再嫁的風氣的形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