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宮女出宮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其實也不是都沒人願意娶,而是分級別,看是什麼級別的宮女,在清朝有一部分宮女還都嫁給了王公貴族呢,所以終歸還是看宮女的家族出身。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清朝宮女有着嚴格的等級,高級別的宮女最終大多被指婚給王公貴族

在清朝有着很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後宮嬪妃以及朝廷大臣一樣等級森嚴,但是清朝的宮女等級主要看家族出身。

其實清朝的宮女主要分爲秀女和普通宮女,清朝的宮女大多是八旗子弟和奴籍以及罪籍的女子,而且這其中還分爲秀女和宮女。

秀女分爲八旗貴族女子和內務府上三旗包衣女子,八旗貴族女子是每三年一回選秀,包衣女子則是每年都要選秀,她們的父母將她們送交給戶部和內務府選秀,她們本身就是入宮作爲預備妃嬪所供皇帝選擇。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第2張

皇帝在選擇妃嬪時雖然也會寵幸普通宮女,但優先從秀女中選擇,每年入宮的秀女有很多,皇帝選剩下的秀女大多是留在宮廷做女官,也就是宮女的頭目,她們在宮中短則數月多則一二年就會被皇帝賜予王公貴族的子嗣或者皇子爲妻。

比如雍正生母、康熙四大妃之一的德妃烏雅氏,她家族出身就是正黃旗包衣,她的祖父是御膳房總管爾森,父親魏武是正黃旗參領,整個家族都是屬於包衣出身,德妃與妹妹都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前後通過上三旗包衣女子每年選秀選入宮中爲秀女,由於德妃和妹妹都沒有立刻被康熙選中,所以她們姐妹二人之後就成爲了宮女。

德妃是在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推薦下以宮女的身份被康熙臨幸,後來她與康熙一夜春風之後就懷上了雍正,康熙對她也比較滿意,因此德妃就擺脫了宮女身份,被康熙冊封爲德嬪。

後來德妃通過自己的努力越來越得康熙喜愛,她的肚子也很爭氣,算上雍正一共給康熙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老四雍正、老六胤祚和老十四胤禵,在生完胤祚之後康熙就晉封她爲德妃,成爲康熙初期後宮四大妃之一,雍正登基後尊她爲皇太后,她死後也被雍正追諡爲孝恭仁皇后,可以說德妃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寫了人生命運。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第3張

但是與德妃一同入宮的妹妹就沒她那麼好運了,德妃妹妹沒有獲得康熙喜愛,沒有被封爲妃,但是康熙親自賜婚將德妃的妹妹嫁給了阿靈阿,這個阿靈阿是康熙初期四大輔臣之一的遏必隆之子,也是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的弟弟,算是康熙的小舅子。

遏必隆家族也就是鈕鈷祿氏家族是清初開國功臣額亦都的後代,歷來都是清朝的政治豪門貴族,阿靈阿承襲了遏必隆的一等公爵位,在康熙朝又出任了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兼理藩院尚書等要職,可以說是康熙朝的重臣,因此德妃的妹妹嫁給阿靈阿成爲阿靈阿的嫡妻,雖不及姐姐成爲皇妃那麼好運,但相比其他宮女也算是結局非常不錯了。

德妃姐妹也是靠了家族世代爲正黃旗包衣,雖然家族身份是包衣奴才身份,但畢竟正黃旗屬於上三旗之一,是皇帝直屬的奴才,所以身份也要比下五旗包衣更高貴一些,因此才能得以成爲秀女,姐妹二人一個爲皇妃,一個成爲一等公夫人。

因此來說清朝的宮女也不都是沒人願意娶,像這種秀女出身的宮女都是會獲得皇帝賜婚的,所以她們大多都是像德妃妹妹一樣,雖沒有成爲皇妃,但也能許配給王公貴族,結局還是比較不錯的。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第4張

但普通宮女可就要比秀女慘一些了,下面再來說一說普通的宮女下場結局又是如何。

普通的宮女出宮之後嫁不出去大多是自身原因所導致

上面說過清朝的宮女分爲秀女和普通宮女,而這些普通宮女相比秀女就是幹一些粗活累活,供內廷奴役的宮女。

這些宮女大多出身於下五旗包衣或者是辛者庫罪籍、奴籍女子,這些人本身家族的地位相比於上三旗的包衣就低微了一些,所以她們進宮之後乾的就是最髒最累的活。

還有不要以爲清朝的宮女大多數都是滿族人,其實也有很多漢人,確切的說清朝的宮女必須都是八旗子弟,八旗子弟也包括了漢八旗的人。

這些普通宮女也同樣可以被皇帝寵幸,但她們即便被皇帝寵幸,最高也只能封到妃這個級別,因爲根據清宮規矩,妃級以上也就是貴妃、皇貴妃和皇后這三個級別的女子必須出身上三旗,也就說她們得是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的人,而普通宮女基本都是下五旗出身,所以在皇帝不給她們擡籍的情況下,她們最多隻能被冊封爲妃。

比如雍正最寵愛的年妃,也就是年羹堯的妹妹,年家本身家族出身是漢軍鑲白旗,但雍正極爲喜愛年妃,繼位之後爲了冊封她爲貴妃,特意將她整個家族擡籍進入了鑲黃旗,因此才能將她冊封爲貴妃。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第5張

對於這些普通宮女來說,她們想熬出頭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得到皇帝寵幸。就像康熙第二十子胤禕之母襄嬪高氏那樣。

襄嬪高氏家族出身是漢軍正藍旗,襄嬪的父親是清代畫家高廷秀,雖然高廷秀現代尊稱爲是清代畫家,但在當時高廷秀沒有功名身份,只是普通漢八旗百姓,說文雅一些就是一介白丁,家族身份地位並不高。

襄嬪大概是在康熙四十年(1700年)被選入宮中作爲宮女供人驅使,如果她不是受到康熙寵幸的話,按照清宮規矩那麼她大概會在25-30歲之間出宮,但幸運的是她受到了康熙的寵幸,並且還爲康熙生了兩個兒子,即十九子胤禝和二十子胤禕,胤禝後來夭折,但胤禕卻長大成人。

不過即便高氏爲康熙生了兩個兒子,但由於家族出身低微,她在康熙朝一直是沒有封號的庶妃,直到雍正繼位後,才尊她爲皇考秀貴人,乾隆繼位後尊爲皇祖襄嬪,她纔有了正式的名號。

由於高氏家族出身低微,所以導致她的兒子胤禕也並不受皇家待見,胤禕長大後主要作用就是替皇家守陵,雍正不喜歡這個弟弟,派他去給老爹康熙守陵,胤禕當然不想去守陵,找各種理由推脫不去,雍正一怒之下直接將胤禕的貝勒爵位降成了輔國公爵位。

到了乾隆時期,胤禕的大侄子乾隆又派小叔叔胤禕去給自己老爹雍正守陵,胤禕這回不敢不去了,真怕再惹皇帝生氣,那樣的話自己可能就得被貶爲閒散宗室了,於是胤禕乖乖聽大侄子乾隆的話去給哥哥雍正守陵,乾隆一看叔叔這麼聽話,那就恢復他之前的貝勒爵位吧,於是胤禕靠着守陵又把之前的貝勒爵位撈了回來。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第6張

像康熙襄嬪這樣以低級宮女身份獲得皇帝寵幸,終於熬了出來,成了妃嬪,但由於家族出身低微,導致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在皇宮中地位並不高,因此來說在清朝的皇宮之中更看重的還是家族出身地位。

那不過襄嬪相比其他宮女也是很幸運的了,畢竟像她這樣從普通宮女成爲皇帝妃嬪還是極少數的人,絕大多數的宮女都是熬到歲數就被送出宮了。

清朝的宮女制度與明朝不一樣,明朝的宮女制度是終身制,宮女被選進皇宮就會一直爲皇宮服務下去,直到老死皇宮。

清朝宮女大多數都會在23-25歲左右就被遣散出宮,最大也就是30歲左右都會被遣散出宮去。在清末民初時期,確實民間流傳着不願意娶被遣散的宮女說法,但那只是在清末民初那個特殊的時代。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第7張

因爲在清末民初也就是清朝滅亡之時,當時百姓們十分憎恨清廷喪權辱國,排斥八旗子弟的情緒十分高漲,八旗子弟也包括漢八旗的漢族旗人,在普通百姓中如果聽說誰家是八旗子弟或者和八旗子弟有關係,那都會受到嘲諷和排擠。再加上民間傳言宮女的貞潔都得不到保障,還有與太監勾三搭四這些風聞,導致了在清末民初那個特殊的時代極端排斥與清廷有關係的時代,所以清末那些出宮的宮女自然受到社會的歧視和排擠,更別提說婆家了。

其實真正在清朝歷史上宮女的貞潔是最有保障的,首先宮女入宮是代表着有可能會被選爲皇妃,作皇帝的女人,那必須得保證她的貞潔;其次清朝的歷代皇帝是有祖訓的,爲了確保皇帝不沉迷女色,清朝規定皇帝身邊不能有宮女伺候,清朝的皇帝身邊只有太監伺候,年幼的皇帝身邊纔會有已婚的奶媽子和嬤嬤伺候,在清朝宮女絕大多數都是隻服務與女主,也就是太后、太妃、皇后和妃嬪們。

清末帝溥儀曾經就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過清宮裏宮女的規矩,溥儀在書中寫過,清宮裏的宮女一旦離開女主出去辦事,必須是兩個人一起走,不能單獨行動。溥儀在13歲時去向太妃也就是珍妃的姐姐、光緒的瑾妃去請安,溥儀一進屋,屋內的宮女就自動告退出屋,屋內只留下年老的嬤嬤伺候太妃與溥儀說話。這就是爲了防微杜漸,連皇帝都禁止與宮女接觸。

清朝的皇帝寵幸宮女,大多數是由皇后或者內務府推薦上來,而且皇帝寵幸宮女之後都會有內務府統一記錄在案,被寵幸的宮女才能脫離了宮女身份成爲小主。因此來說在清朝的皇宮中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隨意的與宮女發生關係。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第8張

再說宮女與太監對食,其實這類事情多發生在明朝皇宮,這是因爲明朝的宮女都是終身制,一入皇宮很難再出宮了,所以她們爲了排解孤獨和寂寞都會找太監對食。

而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覺得這樣耗費了一個女人的一生太殘忍了,於是清朝的宮女大多都在二十四五歲的年紀就出宮了,她們被遣散時還有着大好年華,所以沒必要與太監對食,糟蹋自己的聲譽,畢竟跟太監對食傳出去也不是什麼好事。

再者就是清朝的太監大多數是窮苦的漢人迫於生計纔去做了太監,而清朝的宮女基本都是八旗子弟,雖然她們出身絕大多數都是八旗包衣,而且這些八旗包衣按照當時的社會身份來說是屬於包衣奴才,比普通的百姓還要更低一等,但由於當權者是八旗貴族,所以他們的奴才也都自恃高人一等,這也不得不說算是清朝社會的畸形。

因此這些八旗子弟的女子根本瞧不上這些窮苦漢人出身的太監,所以她們也不屑於與這些太監對食。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第9張

那既然是這樣,那麼爲什麼除了清末民初的宮女沒人願意娶,而清朝其他時期的宮女出宮婚嫁也不順利呢?

其實這絕大多數都是自身原因,這些宮女雖然是宮女,但是收入還是很可觀的,上面說過宮女也是有品級分三六九等,每一級別的收入也都不同,高級別的宮女也就是女官都是按年薪拿錢,比如尚宮、尚儀這類的女官收入也相當於正五品的知州一個級別,收入也是不菲,而普通宮女就算是拿月例,按她們每月收入,一年掙的錢也足夠在當時養活10-14口人。

這些都是她們常規收入,如果趕上會來事會伺候人的宮女,深得女主寵信和喜愛,逢年過節或者平時把事辦好了,女主還要額外賞賜她們一些金銀首飾,算上這些的話,清代這些宮女基本都是小富婆級別,比當時社會上普通的男人掙得多多了。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第10張

再者宮女們每日裏見的都是王公貴戚,聽聞的也都是當時社會最頂層的人物事蹟,久而久之她們的虛榮心就逐漸爆棚,再加上宮女收入都很高,一般被遣散出宮還會再得到一筆皇家的賞賜,也算是嫁妝吧,所以經濟上很富裕,再加上虛榮心很強,一般的普通男人是入不了她們的法眼。

宮女們被遣散出宮時大多在二十四五歲左右,這在當時來說已經是老姑娘了,要知道那個時代女子平均婚配年齡大概在十五六歲,而她們整整比當時平均婚配年齡的女子大了10歲左右還沒有婚配出去,再加上高眼光和比較富裕的經濟條件,因此她們很難找到心儀郎君。

王公貴族的公子哥們看不上她們嫌她們年齡大,而平凡一些的家庭她們又看不上,所以導致了她們出宮以後很難找到如意郎君。久而久之就給人形成了出宮的宮女沒人敢娶的印象,實際並不是沒人敢娶,而是她們擇偶太困難了。

古代宮女出宮之後 她們還能不能嫁出去 第11張

那個時代的出宮的宮女就好像現代很多經濟獨立的單身女強人一般,現代這類女性大多是高學歷,高收入,經濟獨立,眼光很高,總夢想着找到理想的白馬王子,過了30歲以後還不願意放低身段,抱着寧可終身不嫁也不將就的想法,結果把自己弄得高不成低不就。

參考一下現代社會的這類女性就能明白清朝出宮以後的宮女爲什麼不好找婆家,不是沒人敢娶,而是自身的因素的問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