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胤礽爲什麼會兩次被廢 第一次和第二次有什麼不同

胤礽爲什麼會兩次被廢 第一次和第二次有什麼不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太子胤礽兩次被廢,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康熙皇帝在清朝歷史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都是有名的“千古一帝”,就是這樣一個聖明燭照的皇帝在他的晚年對於儲位之爭也是力不從心,只能是一聲嘆息。本文要說的就是奪嫡之爭的引發者——皇太子胤礽,正是因爲胤礽被廢,所以纔會導致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皇太子胤礽畫像幼年太子,皇父器重胤礽,康熙皇帝的第七個兒子(列入序齒排行第二),他也是康熙皇帝與孝誠皇后赫舍里氏生的第二個兒子,是名副其實的嫡次子。他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生下胤礽之時,孝誠皇后不幸薨逝,康熙皇帝把對她的愛與愧疚都深深地轉移到胤礽身上。

胤礽爲什麼會兩次被廢 第一次和第二次有什麼不同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在胤礽不到兩歲的時候,康熙皇帝就冊立他爲皇太子,這也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後一位明立的太子。康熙皇帝非常喜歡這個兒子,史書記載:“上親教之讀書”,這也是康熙皇帝唯一一個親自教授的兒子。胤礽也非常爭氣,史書記載:“太子通滿漢文字,嫺騎射”。可見當時的胤礽是文武雙全。康熙皇帝不但親自教他讀書,而且還選拔當時有名的飽學之士教授胤礽,康熙朝的名臣張英、李光地、熊賜履和湯斌都曾教過皇太子胤礽讀書。太子驕縱,康熙隱忍在康熙皇帝百般呵護之下,使得胤礽的脾氣十分暴戾狂妄。有兩件事情就直接使得康熙皇帝非常不高興。

胤礽爲什麼會兩次被廢 第一次和第二次有什麼不同 第2張

第一件事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皇帝在一徵噶爾丹時病重在古魯富爾堅嘉渾噶山,召皇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侍疾病,胤礽在伺候康熙皇帝的時候面無憂色,康熙皇帝非常不高興,打發了胤礽。第二件事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皇帝在奉先殿祭拜,按慣例只有皇帝可以在殿內祭拜,其餘之人則在殿外祭拜。但是在這一年的祭拜當中,在康熙皇帝拜褥之後斜方,禮部又放了一個拜褥是爲皇太子胤礽準備的。康熙皇帝震怒,斥責時任禮部尚書沙穆哈:“皇太子拜褥應設檻外,沙穆哈即奏請朕旨,記於檔案,是何意見?着交該部嚴加議處。”沙穆哈最後被革職。

胤礽爲什麼會兩次被廢 第一次和第二次有什麼不同 第3張

其實康熙皇帝深知沙穆哈是冤枉,如果沒有胤礽的命令,他是萬般不敢做如此僭越之事。康熙皇帝無奈之下只能對沙穆哈做出處理。這也是皇帝之權和儲君之權的激烈碰撞,犧牲的只能是臣子。奉先殿照片如果說這兩件事是康熙皇帝和胤礽之間開始有裂痕的開始,那麼下面這件事就是裂痕的擴大。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康熙皇帝再徵噶爾丹,命胤礽留京處理朝政。但是就是留守期間,胤礽的各種不法表現傳入康熙皇帝的耳中,史書原文爲:“太子暱比匪人,素行遂變”。但是康熙皇帝雖然對胤礽有所不滿,但是他還是把責任推到胤礽身邊的人身上,處理了太子身邊的人。

幼弟病重,一廢太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八月,康熙皇帝帶領衆皇子巡視塞外,其中就有皇太子胤礽。走到永安拜昂阿這個地方之時,皇十八子胤祄病重,康熙皇帝非常着急。但此時的胤礽依然我行我素,全然沒有把幼弟的病情放在心上,康熙皇帝看到此景大怒。這也是康熙皇帝一廢太子的導火索。塞外風光在胤祄病重期間,皇太子胤礽依然面有喜色,我行我素,看起來好像要“放飛自我”,康熙皇帝十分震怒,召集諸王、大臣、侍衛等文武官員在御帳前,哭訴着說:“朕上承祖先之基業,如今當皇帝也已經四十八年了,兢兢業業,就想把天下治理得國泰民安”。

說到這裏,康熙皇帝由悲痛轉向憤怒,他接着說:“皇太子不效法祖宗的德行,不聽從朕的教誨,壞事做盡。你做的那些破事兒,朕都說不出口。朕已經容忍你二十餘年,你竟然做事越來越過分,羞辱諸王貝勒,朝廷大臣,作威作福。你還糾集黨羽,窺探朕的一舉一動”。康熙皇帝說到此,看了看跪在身邊的諸王大臣,又看了看瑟瑟發抖的胤礽,怒火似乎平息了一點,他開始給胤礽定罪,說到:“朕想國家是朕說的算,你憑什麼任意侮辱打罵諸王大臣。有人向朕說你所做的那些不法之事,你就仇視他,並且橫加鞭笞。你做的那些不法之事,不可枚舉。朕還希望你能改過自新,所以才能容忍你到今天,朕在你小的時候就告訴你節儉持家,你不聽朕的教誨,如今變本加厲”。

康熙皇帝說到此處,想起了剛剛離世的胤祄,又傷感的說:“十八阿哥得病,衆人都以朕歲數大,不讓朕憂心;而你身爲親哥哥,絲毫沒有對弟弟的友愛之情,反而因爲朕教訓你而生氣”。康熙皇帝開始列舉胤礽的罪行:“更可惡的是現在他竟然窺伺朕的御帳。從前索額圖助你篡權奪位,今他已被朕處死,難道你想結黨爲索額圖報仇嗎?。朕有時晝夜戒備,怕有一天你把朕也毒死了。像你這樣的人怎麼能繼承大統,而且你還克母,像你這樣的人就是不孝”。最後康熙皇帝給胤礽的罪行定了性質:“如果讓你繼位,必然會敗壞國家,荼毒生靈。祖宗的基業就得毀在你的手上。

天下斷不可託付給此人。回京之後昭告天地宗廟將胤礽廢黜”。說完這些話,康熙皇帝倒地痛哭,對於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這樣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十八日,康熙皇帝昭告天下,一廢皇太子胤礽。胤礽被廢,康熙皇帝爲什麼給他找個臺階?如果讀者只是認爲皇太子胤礽的被廢就是因爲“窺伺御帳”和對幼弟病重的漠不關心這兩件事情,那基本上就是判斷錯誤了。其實這兩件事情是都太子胤礽被廢的導火索,真正的實質原因就是康熙皇帝與皇太子之間日積月累的不信任導致的今天的結果。其實也是皇權與儲君之權的一次碰撞。康熙皇帝老年讀書像康熙皇帝在廢黜胤礽之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從前索額圖欲謀大事(可能就是廢立之事),朕知道了,從而把他殺了。

今天胤礽想要爲他復仇,朕都猜不透今天是被毒殺還是明天遇害,晝夜都得戒備森嚴,這樣朕還心神不寧”。這句話看起來其實是挺嚴重的。康熙皇帝把索額圖的罪名和皇太子胤礽聯繫起來,不可謂說是不嚴重,因爲索額圖權傾朝野三十餘載,他既是康熙皇帝的年幼時輔臣之首索尼的兒子,也是孝誠皇后赫舍里氏的弟弟,更是皇太子胤礽的叔姥爺,這三重身份加上索額圖曾經協助康熙皇帝翦除鰲拜及其黨羽,更是居功至偉。這些都導致索額圖有在康熙皇帝面前炫耀的資本,從而結黨營私、禍從不法。最後他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九月,被康熙皇帝下旨賜死,並稱他爲“本朝第一罪人”。

康熙皇帝此時對索額圖更加痛恨交加,與此同時誅殺索額圖的兩個兒子格爾芬和阿爾吉善。索額圖劇照胤礽因“窺伺御帳”之事,被康熙皇帝所廢黜,康熙皇帝命皇長子胤禔看護。胤礽被囚不到幾天,康熙皇帝爲了安撫這次“朝廷地震”,對諸臣講:“胤礽當時是皇太子,他的命令,你們也不敢不遵從,你們其中肯定會有阿諛奉承併爲其奔走效命之人。今天胤礽被廢,該判罪之人已經有了他們應得的下場,朕也不會搞株連,你們不要害怕,此事到此爲止”。那麼這件事情真的到此爲止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康熙皇帝自己都沒有控制住自己,史料記載:“上既廢太子,憤懣不已,六夕不安寢,召扈從諸臣,涕淚言之”。

大意是:康熙皇帝廢黜了胤礽,自己還控制不了生氣,六天六夜氣的睡不着覺,召大臣,哭訴自己的不容易。大臣們也不容易,睡到半夜迷迷糊糊的,還被康熙皇帝召去訴苦。史料記載,康熙皇帝對諸臣絮叨完後,大臣們的反應是“諸臣皆嗚咽”。其中大臣們的真情實感有幾分,咱們就不知道了。過了幾天康熙皇帝的情緒稍有穩定,又召集羣臣說:“朕看胤礽的最近行事,與以前大不相同,可能得了‘狂犬病'之類的病,似乎有鬼物上身”。康熙皇帝說這些話,似乎是爲了胤礽找臺階下。正式廢黜皇太子,康熙皇帝的“碎碎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皇帝返京。

讓胤礽居住在上駟院旁的帳篷裏,命皇長子胤禔和皇四子胤禛共同看管胤礽。康熙四十七年(1702年)九月,康熙皇帝親自撰文,告天地太廟社稷,文章大意如下:“臣玄燁繼承大統已經四十七年了,治理國政,也可以說是夙興夜寐,無愧於天地和列祖列宗。翻看古今王朝興衰,可以總結出,得民心者沒有不興盛的道理,失民心者沒有不滅亡的道理。臣玄燁認爲這是至理名言,臣深怕祖宗的基業到了臣這一輩兒就崩塌。所以臣雖然愚鈍但也是親握權柄,一切政務,不偏不倚地處理,無論大小事都由臣決斷。這真是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位一日,不敢稍加懈怠地處理朝政”。

胤礽爲什麼會兩次被廢 第一次和第二次有什麼不同 第4張

康熙皇帝宣佈廢黜胤礽的地點——太廟康熙皇帝都把自己誇成了“一朵花”,然後話鋒一轉,開始羅列胤礽的罪行,表面上看康熙皇帝把胤礽說的一無是處,其實仔細聽康熙皇帝的話外之音,還是爲胤礽的再立埋下了伏筆。康熙皇帝說:“臣也不知道上輩子做什麼缺德的事情,竟然生了胤礽這樣不孝不義,罪惡滔天,若非鬼物附體,狂妄成疾,哪有幾個‘熱血青年'能做出這樣禽獸不如的事情?胤礽嘴說不出忠信之言,幹不出德意之行,暴戾之事做的實在太多,難以繼承大統。臣玄燁昭告天地宗廟社稷,特行廢斥胤礽,以免貽害蒼生百姓,誤國誤民”。康熙皇帝說完了這些,又對自己變相的表揚一番:“臣玄燁自小父母早逝,未能聆聽考妣之教誨,但臣的治國之心和愛民之念始終是不敢懈怠。

臣兒子雖多,但是文韜武略都遠遠地趕不上臣。如果我大清國祚綿長,請上蒼延長臣的性命,臣絕對地更加勤勉,不忘初心,完成上蒼交給臣的任務。如大清無福,就是將災禍都降臨在臣之身上,成全臣的名聲。臣說到此,感到非常痛心疾首”。鬼邪附身,真的還是假的?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皇帝宣佈廢黜胤礽名位之時,就說胤礽身上“疑爲鬼附”,要不然不能突然之間行如此悖逆之事。其實,這就是康熙皇帝當時還是對胤礽有感情的,別的皇子是替代不了這份感情的。這也是有史料支撐的。《雍正王朝》徐敏飾演胤礽康熙皇帝在廢黜胤礽太子名分後,曾經下發一份上諭旨,大意如下:“諸皇子中,如果有人惦記皇太子的名分,就是國賊,法律都不寬赦他”。

果然在十月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皇帝奏報,皇長子胤禔曾經對胤礽行壓勝之事。(壓勝,就是模仿胤礽模樣做的小人,上面附着胤礽的生辰八字,並用針扎着小人)康熙皇帝馬上命侍衛搜查胤礽住所,果不其然,得到這樣的壓勝之物十餘件。其實小李估計胤祉的彙報和壓勝之物的搜出只不過是康熙皇帝自編自導的一場大戲。爲什麼這麼說,小李有證據。就在胤礽被廢的一個月後,康熙皇帝去南苑打獵,召見胤礽,然他從上駟院回到了原來居住的地方鹹安宮。並且康熙皇帝還時常地跟近臣說:“朕召見胤礽,詢問以前的事情,他竟然完全不知道,朕覺得這件事的首惡就是壓勝之物所引起的鬼邪上身。

今天胤礽蒙上天眷佑,狂疾頓除,又變成以前的善良之人”。從上面史料分析,這分明就是康熙皇帝爲了給胤礽做辯護的辯解致辭,其實這還有一個原因,小李會在胤禩系列中爲大家詳細闡述。《宮鎖心玉》宗峯巖飾演胤礽皇帝心思很難猜,對錯就在一念間大臣們聽完康熙皇帝的說辭後,問康熙皇帝下一步怎麼辦的時候,康熙皇帝只說了五個字“朕自有裁奪”。大臣們似乎揣摩到了皇帝的意圖,於是紛紛上奏要康熙皇帝復立皇太子胤礽,康熙皇帝只用了三個字冷冷地回覆了羣臣的上疏“上不許”,甚至有的大臣因爲擁戴胤礽復立,而被康熙皇帝所罷官廷杖。《步步驚心》張雷飾演胤礽康熙皇帝是一代英主,豈能那麼輕易的讓羣臣猜透他的帝王心思。

康熙皇帝看到這麼多的人擁戴復立皇太子胤礽,他看到了大臣們正在選邊站隊心中多少有點害怕,害怕皇權再次和儲君之權發生碰撞。於是康熙皇帝反其道而行之。他召集大臣,命大臣在除了胤礽之外的諸皇子之中一人推舉爲皇太子。諸大臣這回看到了康熙皇帝不願復立胤礽,於是紛紛選擇了在當時“人氣頗高”的皇八子胤禩爲皇太子。至於爲什麼羣臣衆口一詞推舉胤禩爲皇太子,小李將會在胤禩系列中爲大家詳細闡述。康熙皇帝當然沒有同意這個意見。《康熙王朝》萬中良飾演胤礽這時的康熙皇帝看到了局勢很明顯,又是態度又是一百八十度的大旋轉,稱:“胤礽本來是個好孩子,就是因爲鬼邪之物附體才導致狂疾”。

羣臣摸不清楚,康熙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但也無可奈何的上奏,奏疏之詞一看就是對康熙皇帝有“怨氣”,大意爲:“陛下既然知道二阿哥胤礽的病源,就趕快找太醫爲其診治,皇上你到底有什麼意思,請您頒旨宣示”。康熙皇帝看到將大臣們“忽悠”的暈頭轉向,覺得自己的意圖已經達到,於是召見胤礽和羣臣們語重心長地說:“遍覽史冊,太子被廢,常不得善終,皇帝沒有不後悔這件事情的。再看看胤礽,朕對他以前做的那些狂疾之事始終不能釋懷,但事後治好病後,朕召見他一次,心中就舒暢一次。現在這件事已經真相大白了,明天開始,朕就把這件事情放下了,也釋然了”。

康熙皇帝都把話說得這麼明白,但是大臣們有了前次的經驗教訓,一直不表態、不參與。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諸大臣覺得這件事康熙皇帝不能再反覆了,於是趁着過年高興的時候,再次請求復立胤礽太子之位,康熙皇帝這次欣然同意。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康熙皇帝正式復立二阿哥胤礽爲皇太子。胤礽復立,死不改悔胤礽被複立皇太子後,沒有吸取原來的教訓,依然我行我素,暴戾不法。他可能真的太真地認爲自己確實是因爲壓勝之物導致行爲乖張,他也相信父皇康熙皇帝復立自己皇太子是對自己感情深厚。胤礽的想法導致了他再次被廢悲劇的根源。

胤礽爲什麼會兩次被廢 第一次和第二次有什麼不同 第5張

康熙皇帝朝服畫像胤礽復立後,又犯了結黨營私的老毛病。其實這也不怪皇太子胤礽,他在儲君的位置上,康熙皇帝逐漸年邁,一些大臣勢必會將自己的政治前途轉移到胤礽身上,這是不可避免的現實。胤礽的錯誤就是沒有把握住“君”和“儲君”的政治界限。胤礽結交的大臣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多是貪污之徒,像時任戶部尚書沈天生串通本部人員,包攬國家的湖灘工程,並且從中大量牟利,數額高達千金。事敗被查後,一點沒有政治敏銳力的胤礽依然向康熙皇帝保奏他們無罪。康熙皇帝聞後大怒,訓斥胤礽:“你竟然保奏這些劣跡斑斑的朝臣,就你這個德行,就是不仁不孝,你這樣的人,難以取得進步,張口閉口就是錢財,竟然和這些貪污受賄的人結成一黨,偷摸給他們傳遞消息,你真是無恥之人”。

康熙皇帝爲了震懾皇太子胤礽,還將與索額圖交好的兵部尚書耿額判處死緩,希望胤礽迷途知返。那麼我們讀者不禁會問,爲什麼文武雙全並被衆人所稱道的皇太子胤礽竟然會與這幫亂七八糟的人混在一起呢?就是稍有一點自愛的人都不會與之爲伍。這就是康熙皇帝的教育出了很大的問題,而且胤礽自小和索額圖在一起,少年已經養成和這些紈絝子弟不學無術之人在一起的習慣。康熙皇帝這樣的教育有不可推卸之責,溺愛兒子到了如此的地步,真是失去了聖主的本色。其實皇太子胤礽做過的不法之事,當時史料也沒過多記載,很可能有冤枉胤礽的地方,如果不過分突出胤礽的暴戾不法行爲,就會爲雍正皇帝登基的合法性產生質疑。

現在我們看到的《清聖祖實錄》是雍正皇帝爲其父親編修的,裏面史料對事實有大量篡改痕跡,不足爲信。太子再廢,可悲可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皇帝向諸王大臣宣佈:“皇太子胤礽自復立以來,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業斷不可託付此人。朕已奏聞皇太后,著將胤礽拘執看守”。這次康熙皇帝這次廢黜胤礽太子名位和第一次有很大不同。第一次廢黜皇太子胤礽,康熙皇帝痛哭流涕,憤懣不已。而這次廢黜,史料記載:“毫不介意,談笑處之”。可能箇中酸楚只有康熙皇帝一人知曉。胤礽第二次被廢后,有個官員叫趙申喬,可能會覺得康熙皇帝會三立太子胤礽,於是揣摩上意,請立太子。

可能康熙皇帝對冊立太子這件事既傷心又上火,不願再提這件事,於是公開發表上諭回覆趙申喬。上諭分了好幾個層次來說明不立太子對國家的益處。首先康熙皇帝用八個字開宗明義“建儲大事,不可輕言”。康熙皇帝二廢太子胤礽劇照然後又說了胤礽爲皇太子之時的禮儀過於驕縱,“胤礽爲皇太子之時,服飾器具皆用黃色,跟朕之所用都差不多,這就是爲他敞開了驕縱之門。胤礽無論儀表、學問、才技都十分突出,但是他舉止行事十分乖張,不仁不孝,不是得了狂疾,能變成這樣嗎?但凡太子年幼之時,可以教導,但年長以後誘於結黨的好處,便爲所欲爲,不受控制”。

胤礽爲什麼會兩次被廢 第一次和第二次有什麼不同 第6張

第三,康熙皇帝又舉了宋仁宗和漢唐的事例:“宋仁宗三十多年未立太子(其實不是宋仁宗不想立太子,是他沒有子嗣),我朝太祖、太宗也未立太子。漢唐已經發生的事,太子年幼,還能保證沒有事,若太子成年,他身邊宵小之人,難保不結黨營私,很少能有善始善終的皇太子”。第四,康熙皇帝又說明了立其他皇子爲皇太子的不可行性,“今衆皇子學識都不落其他人,現在他們已經成人,他們的部屬沒有一個不向着自己主子的,即使冊立其中一人,你能保證他們其他人不會攻擊新任皇太子嗎?”康熙皇帝語重心長地對諸臣講:“冊立太子爲國本,朕豈能不知。

如果太子立的不對,關係十分重大。”最後康熙皇帝用九個字總結了前文,得出了結論:“立皇太子事,未可輕定”。胤礽再廢,究竟爲何?小李結合《清實錄》、《康熙起居注》、《東華錄》國內史料和朝鮮《李朝肅宗實錄》國外史料,總結出胤礽有以下罪行:1、結黨營私、妄行不法。2、暴戾乖張,狂疾未除。3、對父怨言,對己嚴苛。4、沉湎酒色,惡習不改。胤礽最終結局胤礽被廢黜之後,被康熙皇帝囚於鹹安宮內長達十年之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病逝於暢春園,皇四子胤禛繼位,是爲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將兄弟姓名由胤變允,所以胤礽也變成了允礽。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允礽薨逝於紫禁城鹹安宮,終年五十一歲。允礽的葬禮是按照親王葬禮的規制操辦的,雍正皇帝賜諡號爲“密”,後允礽被雍正皇帝追封爲和碩理親王。中國古代史上最後一個明立的皇太子允礽的一生是生於皇家,寵於父皇,盛於太子之位,囚於鹹安宮中。可以說允礽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一生。斯人已去,往事已矣,一個德不配位的皇太子註定會落得悲劇的一生。照片來源於網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