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朱允炆又有權力還有兵力,怎麼沒打過朱棣?

朱允炆又有權力還有兵力,怎麼沒打過朱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朱允炆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如果通觀全過程,卻必須得說,如此“軍事奇蹟”,不止因爲朱棣能力強,更是因爲命好——攤上了建文帝朱允炆這麼一個對手。

當然首先必須強調的是,雖然至今爲止好些小說與影視作品裏,常把建文帝朱允炆塑造成一個“傻白甜男主”模樣。但放在真實的歷史上,這位青年皇帝也並不簡單。他登基早期對幾位藩王的“削藩”,出手也十分狠辣。周王湘王代王齊王等“強藩”,幾乎是在他登基一年內統統被廢。

朱允炆又有權力還有兵力,怎麼沒打過朱棣?

而且這位建文帝學問極好,舉手投足都是優雅之氣,在位僅三年,“人氣”也十分高。在當時以及後世的好些人眼裏,就是標準的“仁君”模板。朱棣“靖難”成功後,不但當朝許多士大夫都爲建文帝殉難,就連守衛南京城門的小卒龔詡,都悲憤回家隱居。哪怕當地巡撫登門請給他做官,他都流淚拒絕,成了當地知名的“安節先生”。

更必須要說明的事兒,建文帝的失敗,也和大明朝“積重難返”毫不搭。建文帝登基時,正是大明王朝的上升期,經過明太祖朱元璋三十年的鐵腕治理,明王朝“吏治澄清”,經僅每年稅糧收入就甩開宋元兩倍,公認“宇內富庶”。明太祖苦心設計的“衛所制”,也正是蒸蒸日上時,明朝政府可調兵力近一百八十萬,新型的“洪武手銃”“洪武大鐵炮”,不但技術先進,裝備也越發普及,還在“靖難”戰場上,多次給了朱棣“接近死神”的回憶。

可以說,無論政治經濟軍事裝備,“靖難之役”前的建文帝朱允炆,都是一把好牌在手。隨便一張“牌”扔出去,都能把“四叔”朱棣砸趴下。怎麼就一把好牌打了個稀爛,連皇位都“賠”了出去呢?

首先一個公認原因,就是人才問題。

說到建文帝的“人才問題”,至今不少歷史票友,都在吐槽明太祖朱元璋。認爲正是“皇爺爺”朱元璋“殺功臣”殺得太狠,把一羣名將名臣殺得精光,才害得“孫兒”建文帝無人可用。但這鍋,朱元璋不能背——他殺了不少人不假,可也給朱允炆留下了不少人才。

最典型一位,就是耿炳文。這是朱元璋取天下的得力功臣,更是當時中國最擅長打防禦戰的將領。這位老將的“防禦功夫”,早已是出神入化,一座堅城守幾十年沒問題。什麼騎兵戰步兵戰炮戰,統統都能擋回去。有他鎮守一方,就是一座厚重盾牌。朱棣就算手握百萬大軍,也別想殺到南京來。

如果說耿炳文還算“老人”,那麼朱元璋在位時,也不停在爲朱允炆發現“新人”。典型卓敬。這位洪武二十一年的榜眼,被朱元璋苦心栽培了近十年,是留給朱允炆的重要文臣。不但滿腹經綸,更兼深謀遠慮。他提出的“遷藩”謀略,本是可兵不血刃收拾朱棣的大招,卻被建文帝扔一邊,反而是“靖難成功”的朱棣,靠着“抄卓敬作業”,輕鬆解決藩王問題。

以這個意義說,建文帝哪裏是“缺人才”,分明是“不識人”。

相反那些被建文帝器重的人才,卻真是一個賽一個活寶:比如齊泰與黃子澄,這二位建文帝的左膀右臂,卻是全程出餿主意。朱棣造反前,最怕建文帝先“削”他。齊泰就主張先別削朱棣,削周王齊王。朱棣造反後,最怕建文帝打防禦戰耗時間,黃子澄就力推“名門之後”李景隆,堅決要和朱棣打對攻。朱棣想什麼,這二位就來什麼,恨不得做“朱棣肚子裏的蛔蟲”。如果不是最後壯烈殉難,他二人,真是難逃“潛伏”嫌疑。

另外那位統帥幾十萬大軍,卻多次被朱棣吊打的李景隆,就更讓人無語。此人雖說打仗無能,“宮鬥”卻很有能耐。李景隆戰敗後,建文帝朱允炆也曾取得東昌大捷,而謀劃東昌大捷的“大腦”,就是另一位能臣王度(也是洪武二十二年的進士)。但嫉賢妒能的李景隆,竟多次給王度“下藥”,一連串讒言後,這位“大明頂級參謀”就被建文帝仍一邊,幹看着朱棣高歌猛進。

那被譽爲“讀書人種子”,後來被朱棣“誅十族”的方孝孺呢?朱棣建文帝打得歡時,人家根本沒管這個,一心一意在搞“周官法度”,還打算大開歷史倒車,恢復周朝的井田制。如果朱棣晚打過來幾天,真叫他推廣全國了,大明朝妥妥比戰亂還悲劇。

上面這幾位,除了坑人就是坑事,忠也好奸也罷,基本都是輪流給朱棣送刀子。這樣一羣“人才”,竟組成了朱允炆的“核心團隊”。再給他百萬大軍,這仗也打不贏。

但話說回來,說是朱允炆用的人坑,可這些人,還不都是朱允炆拍板提拔起來的?根子上的問題,還是他自己。

其實,雖然後世好些人,也都在抨擊朱允炆的“優柔寡斷”“識人不明”。但這幾個毛病,都是細節上的,他更要命的,還是格局問題。

對於“藩王作亂”這個難題,朱允炆老早就是知道的,早年做“皇太孫”時,就和齊泰黃子澄等“人才”探討過,一幫人探討來探討去,最後只能拿“漢景帝平七國之亂”的“作業”給自己打氣,滿以爲抄作業就行,可時代不同了,作業你也得會抄。至少知道先抄哪,再抄哪。朱允炆缺的,就是這個。

他明知道“四叔”朱棣是威脅,也明知道該“削藩”,更知道叛亂了要調兵平叛。這些“基本作業”,他都懂。可整個的戰略佈局,他腦子裏幾乎爲零,第一步該做什麼,後手該怎麼做,“靖難之役”三年裏,根本沒有半點規劃。所以後人看到的,就是他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登基後“削藩”,放着最強的朱棣不管,逮住周王們一頓削,除了充任務啥用沒有。朱棣都進了南京了,該抓還不抓,放人家優哉遊哉歸山,扯旗打過來。

朱允炆又有權力還有兵力,怎麼沒打過朱棣? 第2張

甚至,就是在朱棣扯旗造反後的真定大戰裏,當初戰遇挫的明將耿炳文,再次祭出防禦大法,叫朱棣的燕軍無計可施時。建文帝並不明白,當時的情況下,守住真定拖住朱棣,就是勝利。反而擺擺手就把這位“防禦戰天才”掛一邊,派來了“名將之後”李景隆,緊接着戰局逆轉,幾十萬大軍稀里嘩啦。這事兒,說是建文帝“不識人”,不如說“看不懂格局”。

但是更悲哀的是,就算建文帝能看懂格局,“靖難之役”也同樣難贏。因爲比起“格局”來,建文帝更缺的一樣,就是擔當。

真正有擔當的人,不一定有多少豪言壯語,但一定要把事情扛在身上。比如明朝隆慶年間“隆慶開關”,羣臣爭吵不休,還鬧起了“封貢票決”。但關鍵時刻明穆宗一錘定音,這纔有了長城沿線“六十年不識兵戈”的繁華,和明朝又一段“隆萬中興”盛世。越大事,越要主動拍板,往肩上扛。

從做“皇太孫”起,建文帝就是個優等生,每一件事情,都恨不得做到最好。好事他要佔盡,錯他從不擔。君臨天下後也是如此。可你不擔錯,大家就都做甩手掌櫃。所以後人看靖難之役,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建文帝關鍵時刻的猶豫:大臣陳性善曾爲建文帝上數條建議,建文帝一開始很高興,可不久後就擱置了,氣得陳性善一頓大罵:“事同反汗,何以信天下”。

所以也就不用奇怪,爲什麼整個靖難之役裏,建文帝往往會朝令夕改。特別是齊眉山之戰,孤軍深入的朱棣,已經被明軍擊敗,只要再堅守幾天,朱棣的大軍就將被團滅。可沒擔當的建文帝,生怕南京不穩,急火火把主帥徐輝祖調了回來,這下給朱棣打開了方便之門,不久後就被“反水”。

後人說起這事兒,常慨嘆朱棣的幸運,建文帝的“運氣差”,可話說回來,一位缺少格局,不懂識人,關鍵時刻不敢擔當的領導者,又能守住什麼樣的江山呢?不信就看建文帝,他的所作所爲,跟兩個多世紀後那位哀嘆“諸臣誤我”的“有道明君”,真是一樣一樣的。對於後世各行各業的掌舵者來說,建文帝“一把好牌打稀爛”的過程,何嘗不是“管理藝術”的生動樣板?

以這個意義說,朱棣“靖難”,雖說打了老爹朱元璋的臉,卻是實實在在,續了大明江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