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末時期錦衣衛有15萬人之多 他們爲什麼沒有出現救國

明末時期錦衣衛有15萬人之多 他們爲什麼沒有出現救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明末錦衣衛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着飛魚服、佩繡春刀,其英姿颯爽無可比擬,它就是明自創錦衣衛系統。但身爲皇帝親自管理的得力下屬,在明崇禎年間爲何不和皇帝拼死抵抗外敵,最終落個亡國的結局?

明末時期錦衣衛有15萬人之多 他們爲什麼沒有出現救國

事物興衰,在時間過後,對比之間,纔可見其中的教訓。

這是明初,一個新生政權,開國皇帝朱元璋因他的性格和經歷迫切需要一種東西來監督臣子,鞏固自己來之不易的皇位。而這種情況下,錦衣衛就這樣問世了。

剛出爐的錦衣衛:此時這一御用機構名字並非錦衣衛,它的前身是拱衛司。人家全稱“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雅稱爲緹騎。

明末時期錦衣衛有15萬人之多 他們爲什麼沒有出現救國 第2張

前面講它是爲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而誕生,所以它的職責也無比重要且特別。

職責如下:特令它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活動,且不經司法部門。

變化中的錦衣衛: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設大內親軍都督府,十五年設錦衣衛。自此這一機構一直作爲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基本上貫徹於整個明皇朝的始終。

明之自創,不衷古制。講的便是它和廷杖加在一起構成明獨創的系統,畢竟人家也是有軍隊和監獄的。

成也皇帝,明中期的錦衣衛逐漸發展壯大,其戰鬥力和行動力驚人。

明末時期錦衣衛有15萬人之多 他們爲什麼沒有出現救國 第3張

敗也皇帝,一國之勝尚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何況還是這樣一個肥差。明末之時,號稱“十五六萬”的錦衣衛,但其實精英哪裏有幾個。

其實早在明代中期時,錦衣衛這個大明軍界公認待遇優厚的崗位,就已變的像“注水的肉”一般。

而依崇禎時期缺錢情況來看,不可能達到十五萬人之多,畢竟要養活十五萬人不容易,這需要龐大軍費。

而錦衣衛在百姓眼中成了什麼樣子?一個叫李國柱的“校尉”,“買”來的身份,花了五百兩銀子,卻被憤怒百姓活活打死。可以想見,此時的錦衣衛早已民憤人怨,但他最初的對象只是朝中官員,所以問題已經很嚴重了。

輝煌時期的錦衣衛,可以不動聲色幹大事。比如明朝景泰年間的“北京保衛戰”與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爭”,許多錦衣衛出生入死,冒死爲明朝一次次拿到重大情報,助大明打贏這些國運之戰。

但崇禎不明白輝煌早已過去,現在的不過是一羣空殼子。所以那一場由明崇禎帝和李自成組成的作戰雙方,還沒開始,就已註定了明亡的結局。

明末時期錦衣衛有15萬人之多 他們爲什麼沒有出現救國 第4張

把希望寄託於錦衣衛,崇禎後來知道那是他犯過的最愚蠢的錯誤。即使他登基後,面對破敗不堪的的明王朝,一心想要勵精圖治,但一人之力哪裏抵得過歷史的洪流。

那是戰爭打響的時刻:錦衣衛一把手駱養性,不率部抵抗,反而躲在家中。北京城陷時跪迎闖王,還獻上自己的3萬兩家財。

任天津總督錦衣衛指揮僉事王世德,北京城破時逃往江南地區。只是死前留下《崇禎遺錄》,對崇禎大力粉飾,爲朝廷開脫,但民間在說朝廷黑暗腐朽啊!

只有一人二把手李若璉,誓死捍衛最後一絲防線。一個人,李自成十幾萬軍隊,你們說什麼結局!

我不覺得是因爲羣龍無首,只覺得是一隻貓披着老虎的外衣,但連撓爪子都不會。

而他的專屬主人崇禎帝尤因痛恨文官集團,便放權於東廠(尤其是他身邊的監)。

錦衣衛,也只能仰幾位大太監的鼻息。但崇禎帝卻肯本不明白,無論是東廠還是錦衣衛,他們都已隨朝廷一起腐化了,這一御賜的大權不過是皇帝可以聊以自慰罷了,哪裏能發揮作用!

正如歷史重複的上演相似場景,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夜,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北京城,崇禎帝手持三眼銃,還想集結心腹兵力做決死一搏。

但只得心腹太監王廉冷冷吐槽:“陛下哪裏有兵,速走。”絕望,悲痛,氣恨,最終崇禎爬到煤山上上吊,倒也遂了聖人“捨身取義”之意,保全了他身爲亡國之君的最後一絲尊嚴。

明末時期錦衣衛有15萬人之多 他們爲什麼沒有出現救國 第5張

自此,孤苦無依,飄若浮萍的大明朝,最終成全了歷史。泱泱之國,興衰之變,其實沒有停止過,但留給我們的,是紙筆之間的富含深意的文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