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知縣作爲一個地方上的父母官 知縣爲什麼不敢輕易得罪舉人

知縣作爲一個地方上的父母官 知縣爲什麼不敢輕易得罪舉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知縣和舉人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知縣在官制上雖然只有七品,但是權力卻不小,它是一縣的最高長官,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地位雖然低,權力卻非常大。主管一縣的治安、生產和文化,還兼管縣裏的軍事防備,可以說是名正言順的一把手,因此說知縣是“土皇帝”一點也不誇張。

《清史稿》中就把知縣的職權概括的很清楚,也讓我們得以看到這個小小的“七品官”實際權力之大:

知縣掌一縣治理,決訟斷闢,勸農賑貧,討猾除奸,興養立教。凡貢士、讀法、養老、祀神,靡所不綜。

作爲一個地方上的父母官,爲什麼卻不敢輕易得罪舉人呢?

知縣作爲一個地方上的父母官 知縣爲什麼不敢輕易得罪舉人

選官制度

其實這和明清時代的選官制度有關,明清兩朝是科舉制度極爲完善的朝代。一個考試從通過入門考試(童生試)再到最終階段的殿試,明清兩朝都已經做出了十分詳細的規定,而且每個考上最終獲得什麼功名,也決定了他最終能夠被授予什麼樣的官職。

而舉人就是選官制度中的最低一級候選標準,按照科舉制度的規定,一個考生在通過入門考試(童生試)以後,他就算獲得了繼續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這個時候的他們被稱爲秀才或相公。但是秀才沒有什麼含金量,任何一個考生只要通過童生試以後,都被統稱爲秀才,顧名思義,也就是初秀才能,小試牛刀的意思了。

秀才沒有含金量,所以朝廷並不會授予官職,像《武林外傳》中的呂秀才大家就可以看出他的窮酸窘迫之處,但是秀才也有一定的特權,譬如見官不跪,這是古代讀書人的地位決定的。說到這裏不得不談一件趣事,說的是1919年巴黎和會以後,西方列強出賣了山東,於是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許多學生都加入到運動中來。

當時的民國政府派出軍警去鎮壓,但是這些軍警看到學生都不敢動手,反而對他們畢恭畢敬,還低聲下氣的哀求他們回去乖乖讀書,不要鬧事。張鳴在《北洋裂變》中曾有這樣的記載:

晚清時節,士兵們就不敢輕易進學堂生事,哪怕這個學堂裏有革命黨需要搜查。進入民國之後,這種軍警怕學生的狀況,並沒有消除。即使有上方的命令,軍警在學生面前依然縮手縮腳,怕三怕四。他們尊學生爲老爺,說我們是丘八,你們是丘九,比我們大一輩。

知縣作爲一個地方上的父母官 知縣爲什麼不敢輕易得罪舉人 第2張

可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並不僅僅只是一句泛泛之談,它確實反映出古代讀書人在社會中的地位。而一位考生通過童生試以後,就進入了“鄉試”環節,假如通過鄉試的話,那他就被稱之爲舉人了。也就從這一刻開始,他實現了“魚躍龍門”的命運鬥爭。

因爲按照明清時代的選官制度,舉人不出意外的話都會被授予知縣級別的官職,也就是說一旦考上了舉人,那知縣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穩了。但是一般不出意外的話這也是舉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官職,想要再往上爬就很難了。

此外也有被貶官爲知縣的人,譬如明代的文學家湯顯祖是進士出身,曾任太常寺博士,屬於京官文職了。後來因爲抨擊萬曆皇帝和張居正,結果就被貶到浙江遂昌當知縣。

利益共同體

所以,說到這裏相信大家已經猜到一大半了,就是因爲這個知縣和舉人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所以他不會輕易的去得罪一個新科舉人,反而會極盡全力的去籠絡對方,因爲這又是一種人脈。而新科舉人也看中對方既有的政治資本,往往也會對知縣投懷入抱,兩者很快就成爲一個集團的人。

知縣作爲一個地方上的父母官 知縣爲什麼不敢輕易得罪舉人 第3張

最典型的例子無疑就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小說《儒林外史》中的范進,這個人能夠非常直白的表現出科舉制度對一個普通人的命運做出的巨大改變。范進這個人非常倒黴,從二十歲開始考科舉,一直考到五十四歲,連最基本的童生試都沒有通過。

范進道:“童生冊上寫的是三十歲,童生實年五十四歲。”學道道:“你考過多少回了?”范進道:“童生二十歲應考,到今考過二十餘次。”

所以他的生活是非常窮苦的,家裏一個老孃和一個妻子每天都過着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日子。最後因爲遇到周學道這個貴人,范進運氣大爆棚,竟然中了一個舉人,從此他的命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是鄉的張鄉紳自降身份來祝賀他,不僅送錢,還送街上的房子給范進一家人居住,而且還和范進稱兄道弟起來。而這個張鄉紳就是前任知縣,所以他知道範進中了舉人以後,立馬就跑來籠絡范進。

張鄉紳將眼睛四面望了一望,說道:“世先生果是清貧。”接著,在家人手裏拿過一封銀子來,說道:“小弟卻無以爲敬,謹具賀儀五十兩,世先生權且收看。這華居,其實住不得,將來當事拜往,俱不甚方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東門大街上,三進三間,雖不軒敞,也還還淨,就送與世先生,搬到那裏去住,早晚也好請教些。”

知縣作爲一個地方上的父母官 知縣爲什麼不敢輕易得罪舉人 第4張

而范進的岳父胡屠戶對他的態度也很有意思,以前罵他叫“現世寶窮鬼”,得知范進高中舉人以後,就立馬對他畢恭畢敬的稱呼起“賢婿老爺”來了。起初范進想去參加鄉試的時候因爲沒有盤纏,所以想找岳父借,結果被臭罵一頓,得知范進高中以後,胡屠戶立馬帶着七八斤豬肉,四五千銅錢來看望他。

這種世人對范進前後態度的巨大變化,因此就不難理解范進知道自己高中以後因爲太過於激動而發瘋了。可見這個舉人確實足以改變他一生的命運,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參加科舉確實是唯一能夠改變命運的途徑,也就不難理解范進爲什麼五十四歲了還在繼續考試。

這其實就是拿人生來豪賭啊,賭贏了從此就翻身官僚階級,賭輸了一輩子都只是一個窮酸文人。可見舉人的含金量值得讓一個知縣去大力籠絡。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