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美國總統克拉克·胡佛簡介:美國第31任總統

美國總統克拉克·胡佛簡介:美國第31任總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1874年8月10日-1964年10月20日)

美國第31任總統(1929年3月4日-1933年3月3日)

出生日期地點:1874年08月10日,愛荷華州

逝世日期地點:1964年10月20日,紐約

身高:180cm

所屬政黨:共和黨

資產來源:採礦業、投資

父親:傑西·克拉克·胡佛

母親:荷爾達·蘭德爾·明索恩·胡佛

夫人:羅·亨利(1875-1944),於1899年2月10日結婚

阿倫·亨利·胡佛(1907-93)

宗教:(基督教)公誼會(貴格會會員)

教育:畢業於斯坦福大學(1895)

職業:工程師

其他政府位置:商務部長,1921-1923(在哈定總統下)

商務部長,1923-28(在卡爾文·柯立芝總統下)

總統年薪:7.5萬美元/年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是美國第31任總統,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生於愛荷華州,畢業於斯坦福大學,作爲一個採礦工程師。1897年,胡佛與羅·亨利結婚。亨利受過良好的教育,婚後成爲胡佛的賢內助。他們有兩個兒子。胡佛爲一家公司所僱用去了澳大利亞,後來到中國,在一傢俬人企業公司工作,作爲中國主要的工程師。他在1953年被任命爲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委託主席。在1964年10月20日,胡佛逝世於紐約。24歲的胡佛曾作爲美國“白領”被派往中國河北唐山的開灤煤礦“打工。

1927年8月2日,柯立芝總統宣佈他將不再競選連任。許多政治人物要胡佛作爲總統候選人。1928年6月,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胡佛經第一輪投票就以絕對優勢獲得提名,參加總統競選。

美國總統克拉克·胡佛簡介:美國第31任總統

在1928年大選中,胡佛僅作了七次演講,鼓吹個人主義和機會均等,把社會各階層自願合作的“美國製度”作爲自己追求的目標。在具體政策措施上,他強調特殊繁榮。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間,資本主義處於“相對穩定”時期,美國憑藉從大戰中牟取的暴利,經濟發展較快。這一階段又是共和黨當政,人們很容易把這一階段的“繁榮”與共和黨聯繫起來。因此,作爲共和黨候選人的胡佛在競選中沒有費什麼力氣就勢如破竹,以很大優勢擊敗民主黨的候選人史密斯。投票結果,胡佛以444張對87張選舉人票戰勝對手而當選。

1929年3月4日是胡佛宣誓就任總統的日子。胡佛成爲第一個出生於密西西比河西部地區的總統。胡佛是作爲工業效率的代表而當選的,他認爲自己具有引導國家走向特殊繁榮的條件。《華爾街日報》在慶祝胡佛就職時說:“政府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商業打成一片。毫無疑問,胡佛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商業總統,他將是美國第一個商業總統。”由於美國正處於空前的“柯立芝繁榮”,加上共和黨人佔據着國會的多數,胡佛是在歌舞昇平的環境中入住白宮的。

在執政初期,胡佛得意忘形地談論美國的經濟制度如何如何“完美無缺”,吹噓“美國比以往任何國家的歷史上都更接近於最後戰勝貧困。”實際上,美國的經濟已經危機四伏,快要大難臨頭了。

胡佛是一位能力一般的總統,在大蕭條面前束手無策,一無建樹。但是胡佛在此前與此後的成就卻更爲輝煌。

“除了赫伯特·胡佛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美國人曾聽到過更熱烈的讚頌或更尖刻的批評。” 赫伯特·胡佛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舉辦的胡佛生平展以這句話作爲開場白。“他在1928年以壓倒優勢當選美國第31任總統,然而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裏,這位世界聞名的英雄竟在自己的國土上變成了替罪羊。時至今日,人們仍不免將胡佛與20世紀30年代的那場大蕭條聯繫一起,它讓幾百萬美國人丟了飯碗。”

美國總統克拉克·胡佛簡介:美國第31任總統 第2張

美國總統胡佛一向自以爲是地堅持:“美國的基本企業,是立足於健全與繁榮的基礎之上的”,危機只是暫時的,“繁榮就在眼前”。他實行了典型的“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沒有提出力挽狂瀾的對策,反而堅決地阻止國家提供對付危機的福利補償。呼籲勞資雙方在“自願合作”的基礎上解決經濟問題。於是,當城裏的工人因無力付錢而在饑饉中度日時,農民們卻因牲畜滿欄、穀物滿倉而失望。因爲他們既無力將它們賣掉,也無力繼續對它們進行飼養和保存。

但是,以當代美國經濟學派默裏·N.羅斯巴德(其代表作是《美國大蕭條》,謝華育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3年中文版)爲首的新的經濟學派認爲,胡佛政府對於經濟危機的政策並非“自由放任”,而是強制干涉給私營經濟造成了沉重的負擔。胡佛對經濟的干預包括擡高工資率和物價、擴張信貸、扶持瀕臨破產的企業和增加政府開支(如對失業人口進行經濟補貼,爲公共工程融資等)。正是政府的過多幹涉和對私營產值的掠奪,才導致經濟危機形勢愈益嚴重。他的新政是羅斯福新政的前導。他強調,“在一個崩潰的時代,僅僅亡羊補牢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徹底擺脫政府對經濟的規劃,使政府完全遠離貨幣供給和經濟領域,這樣我們才能走進一個以企業爲主導,真正自由而無阻礙的市場經濟。”

拋開那一段短暫而艱難的白宮歲月,胡佛的一生還是多姿多彩的。正如胡佛總統博物館所述:“胡佛作爲一名採礦工程師享譽世界。全世界都感激這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是他在第一次世界戰期間及戰後爲被戰爭蹂躪的歐洲提供了糧食。”

總之,現代史學研究不能夠只以經濟危機中胡佛的表現來評價胡佛,應該看到胡佛他一生對美國,乃至全世界的貢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