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本質是什麼?

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本質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本質是什麼?其實這是德國資產階級內部第一次帶有全德性質的文學運動,是德國啓蒙運動的繼續和發展,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

“狂飆運動”這個名稱是由運動的參加者克林格爾寫的一部劇本《狂飆與突進》而得名的。這個運動的主要代表是青年歌德、席勒和其他一些青年詩人。文藝理論家赫爾德爾被稱爲狂飆突進運動綱領的制定者。

“狂飆運動”是18世紀70年代德國文學青年掀起的一次反封建的文化思想運動。它的名稱來源於劇作家克林格爾的《狂飆突進》劇本名。聚集在這一運動周圍的都是些血氣方剛的青年詩人。這些進步青年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崇尚一種躁動的情感:“在狂飆中忘懷一切。”

《狂飆突進》中的青年主人公維爾德這樣說道:“讓我們發狂大鬧,使感情衝動,好像狂風中屋頂上的風標。在粗野的吵鬧中我不止一次地感到暢快,心中彷彿覺得輕鬆。”這批青年作家掀起的文學運動如“狂飆”,勢不可當,故此得名。這種“狂飆式”的熱情一度席捲全國。

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本質是什麼?

“狂飆運動”是德國文學青年掀起的一次反封建的文化思想運動。

狂飆突進這個名稱,蘊含着一股摧枯拉朽的動力,它主張破壞舊制度,建設新制度。作爲一場文學革命,它提出了社會革命的要求,反映了封建勢力與新興市民階級的鬥爭;但它畢竟不是一場政治革命,因而未能改變18世紀的德國現狀。

這個運動的綱領是崇尚自然,推崇人才。作家們也以天才自命。他們要求個性解放,要求民族發展。因此,他們反對封建專制,反對模仿法國文學,要求創造德國自己的民族文化風格。

它是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全國性的一次文學運動,也是啓蒙運動在德國的延長與繼續。

啓蒙運動的主要傾向,都在狂飄突進運動中得到發展與加強。文學史家也稱這一時期爲“天才時期”或“天才時代”。舊的德國文學史大多把狂飆突進看作啓蒙運動的反動,說它要使德國人的生活與藝術擺脫啓蒙運動的理性枷鎖。

關於狂飆突進運動新的研究成果,則認爲它不是啓蒙運動的反動,而是啓蒙運動的繼續和發展;啓蒙運動的主要傾向,在狂飆突進中得到提高與加強。

狂飆突進運動大致始於1770年。赫爾德就是這個運動的綱領制定者和理論家。

歌德的《葛茲·馮·伯利欣根》可以說是“狂飆運動”的第一部傑作。在葛茲身上體現了“狂飆天才”們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和啓蒙主義者的人道主義精神。恩格斯稱歌德這個劇本是“通過戲劇的形式向一個叛逆者表示哀悼和敬意”。

不過,葛茲反抗現實卻並不是面向未來,而是回望過去,希望恢復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在皇帝統治下成立宗法家長式的聯合。因此,他懼怕農民鬥爭,終於脫離民衆,在孤軍奮鬥中走向了失敗。這反映出“狂飆運動”的侷限性。

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本質是什麼? 第2張

但是狂飆突進雖然未能發展爲一場社會政治運動,但它促進了德國民族意識的覺醒,給了封建專制以猛烈的一擊。

從所張揚的思想主張來看,它既是對啓蒙運動的反撥,又是啓蒙運動的繼承和發展,是浪漫主義的序曲。狂飆突進時期的文學遺產對後來的作家和文學思潮、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發生過影響。

狂飆突進的這些思想和主張,在德國市民階級中喚起了民族意識的覺醒,德國自三十年戰爭以來的四分五裂局面,被認爲是不自然的政治狀況。

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爲了形成統一的德意志民族,繼啓蒙運動時期重要學者托馬修斯和沃爾夫之後,紛紛改用德語教學和著作,放棄用拉丁文治學的老習慣。在文學界繼戈特舍德和萊辛創立民族戲劇的嘗試之後,發掘民歌、民間文學傳統,成爲一時風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