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彼得一世發動改革涉及哪些方面?爲何能夠成功呢?

彼得一世發動改革涉及哪些方面?爲何能夠成功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曆史上的改革成功次數不多,商鞅變法很成功使得秦國成爲了戰國最強,其他改革大大小小都沒有進行的很徹底,那麼在外國的改革行動又取得了什麼樣的效果呢?

彼得一世發動改革涉及哪些方面?爲何能夠成功呢?

彼得一世回國後立即雷厲風行地全面進行改革,革弊興利,趨利避害,使整個國家面目一新。

首先改革禮儀制度。在彼得回國的第二天,大臣、貴族、領主紛紛前來晉見。彼得早已等候。他身穿西服,鬍子全部剃光,完全是歐洲人的打扮,他對來者行跪拜禮立即加以糾正,說那是舊的儀式,今後再不能行這種禮了。他簡要向大家講述這次出訪的成果和西方的進步以後,就提出首先進行禮儀改革的要求。這時,他拿出一把剪刀,把前面的幾位親信重臣的鬍子剪了下來,儘管大家不滿意,但皇命不敢違抗,很快就在朝廷所有官員以及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接着彼得又要求大臣們帶頭換掉寬大、拖地的長袍,一律改成西裝,並逐步在全國推行。

進行政治改革是彼得思考已久的大事。他對蓄謀政變的宮廷貴族及其工具——射擊軍重拳出擊,嚴厲打擊,先後兩批處死799名叛軍官兵,甚至對某些罪犯採取車裂、暴屍的殘酷手段,使人們明白沙皇的意志和權力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彼得在1699年設立了由他的親信組成的辦公廳和樞密院,又兩次進行地方行政改革,從而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機器。彼得還“溫和”地告訴神職人員:教會活動只限於精神方面,不得干預政治,不得插手世俗事務或儀式。神職人員同樣要效忠沙皇,無條件執行沙皇旨意。

彼得一世發動改革涉及哪些方面?爲何能夠成功呢? 第2張

軍事改革是彼得各項改革的核心和重點。他取消了原有的僱傭兵和貴族軍隊制度,實行徵兵制,主要徵集對象是農民,先後徵兵53次,經過嚴格訓練建成一支20多萬人的精銳部隊。對於軍官的選擇,不是看門弟出身,而是看軍事才能和軍功,有力提高了軍官的素質。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可以說耗盡了彼得畢生的精力。他在頓河上游的沃羅涅什建立起造船基地。下令籌集資金。凡擁有農奴1萬戶的領主和8千戶的教堂要繳納一艘戰艦,逾期不交的將沒收土地財產。皇室人員也不例外,彼得自己帶頭捐了9條戰船。資金徵集到以後就由從歐洲聘請來的技師主持建船,先後建成能架16門、46門大炮的火攻船24艘,加其他各種船隻計2000餘艘。1696年成立了黑海艦隊。1703年又在奧洛涅茨造船廠造成43艘大型戰艦,成立了波羅的海艦隊。

爲了支持軍事改革和軍事建設,彼得采取了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措施。他大力支持和促進對外貿易,鼓勵商人到國外去做生意,除了發展同歐洲各國的貿易外,也同東方中國、印度等國發展貿易。同時頒佈關稅條例,對進口的外國商品課以高稅,以保護、扶植民族商業。彼得還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工業生產的發展。他鼓勵商人開辦工廠,國家給予貸款和各種優惠條件。鼓勵外國人在俄投資辦廠,在經營一段時間後,轉讓給俄國人經營。國家招聘國外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到俄國幫助興建官辦工場。他還通過政策規定,促使大批農奴進人工場,從事工業勞動。彼得執政前,俄國軍需民用的鐵都要從瑞典進口,到1725年已經可以向國外出口。1680年俄國國庫收入爲150萬盧布,到1725年,超過900萬盧布,翻了6番,保證了戰爭的經費需求。

彼得以鐵的手腕進行上述改革。他不僅殘酷鎮壓叛軍和農民起義,即使自己的親屬違抗改革,觸犯刑律也毫不留情。他的姐姐索菲婭,因爲支持射擊軍叛亂被他終身監禁於修道院。他的兒子並已立爲太子的阿列克塞,因爲勾結奧地利反對改革而被捕囚禁,死於獄中。正如馬克思所說:“彼得大帝用野蠻制服了俄國的野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