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爲何40萬人都挖不動武則天的乾陵?

揭祕:爲何40萬人都挖不動武則天的乾陵?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問世界上哪個皇帝的陵墓人們最不敢進,那麼毫無疑問是秦始皇陵;如果問誰的陵墓人們最難挖動,那麼武則天的陵墓——乾陵是當之無愧的。

讓歷史說話,爲何40萬人都挖不動武則天的乾陵

乾陵自從建成之日起,便被無數的盜墓者所惦記着,被無數的摸金校尉所光顧着。在冷兵器時代,陵墓上被留下了刀劈斧砍之跡,熱兵器時代,被大炮,機槍所輪番轟炸。光是史書上記載過的,有名有姓的盜墓者便有17位之多,更別提那些無名無籍之輩。

揭祕:爲何40萬人都挖不動武則天的乾陵?

網絡配圖

黃巢起義,40萬人挖掘,曾挖掉了梁山(乾陵的所在地)的一半山樑,因雷電交加不可挖之。歷經數千年,它依舊屹立在那裏巋然不動,像個巨人般。爲何唐太宗的昭陵被掃蕩一空,康熙大帝屍首分離,慈禧太后的屍體更是不知被扔到了何方,爲什麼只有武則天的乾陵可以獨善其身,始終屹立不倒?

事情的起因還的從乾陵的修建說起。乾陵所在地是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其修建始於公元684年,歷經23年的漫長時間,工程才基本宣告完工。樑上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石灰岩質的山脈,有三峯聳立,三峯當中北峯最高,海拔是1047.3米,南邊二峯較低,但是東西對峙,當地的羣衆給它起了一個外號——“奶頭山”。

站在梁山的東邊往西望,梁山整體看上去就像一位女性仰臥在大地上的軀體。其北峯爲頭,南二峯爲胸,當時的人說它是武則天的絕妙象徵。並且有風水先生說此地有利於女主,所以女皇武則天便把此地選爲自己和其夫唐高宗百年後的埋身之所。

據傳,在唐高宗病逝後,武則天爲了遵照高宗“得還長安,死亦無恨”的遺願,召令了當時名滿天下的兩個風水先生——袁天罡和李淳風,幫其挑選皇陵的地址。兩人遊遍大地,回來所交付的答案都是梁山。後來使臣帶着兩人前往梁山確定,結果,李淳風插下的鐵釘正好紮在袁天罡埋下的銅錢的方孔裏面,武則天便選址在此地。

揭祕:爲何40萬人都挖不動武則天的乾陵? 第2張

網絡配圖

乾陵營建造時,正值盛唐,當時國力充盈,各地所建陵園規模宏大,建築富麗堂皇。在唐初,太宗李世民開創了“因山爲陵”的葬制,後便廣爲流傳。所以乾陵的建造也是因山而陵,幾乎掏空了梁山。

其實乾陵當中不止埋葬着武則天和唐高宗。還有中宗李顯,以及被武則天政變處死的一些列皇族人物,都被葬在了乾陵裏面。所以,可以說乾陵裏面的珠寶可謂不計其數。其中最讓人剛興趣的,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便是那部讓人牽腸掛肚的《蘭亭序》。雖然並不確定在乾陵裏面,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它的幻想。

準備盜竊乾陵的人中,有三個最爲出名。

1,當年黃巢起義後,正如日中天的他有人告知梁山西側黃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碎石。這也就意味着乾陵的入口有可能在西側。於是黃巢便率領了40餘萬的農民起義軍,幾乎挖掉了梁山的一半,留下了40米深的“黃巢溝”。但是乾陵的一塊磚都沒見着。其實那些碎石塊是修建者故意爲之的,就是爲了迷糊後人,其實黃巢剛好挖錯了方向。

2,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此人在打算向乾陵動手前,已經挖掉了17座唐皇陵。不料他的數萬人馬只要一靠近乾陵,便風雨大作,離開後便什麼事都沒有。溫韜無奈的選擇了收手。

3、國民黨將軍孫連仲,帶着他的一個整編師,攜帶大炮機槍等無數火力前來挖掘,打着練軍的口號。他們用黑色炸藥炸開墓道三層豎立石條,在他們準備進入時,突然冒出一陣黑色捲風,飛沙走石,七個山西籍士兵立即詭異死亡。其他人拔腿就跑。據說武則天本身便是山西人,所以最痛恨山西老鄉來挖她的墓。

揭祕:爲何40萬人都挖不動武則天的乾陵? 第3張

網絡配圖

1958年,梁山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1960年4月3日陵墓挖掘工作正式展開。發掘顯示:乾陵地宮墓道在梁山主峯東南半山腰部,由塹壕和石洞兩部分組成。塹壕深17米,全部用長1.25米,寬0.4至0.6米的石條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長 63.1米,南寬北窄,平均寬3.9米。

石條由南往北順坡層疊扣砌,共39層,平面裸露410塊,39層約用石條8000塊。石條之間用燕尾形細腰鐵栓板拉固,上下之間鑿洞用鐵棍貫穿,以熔化錫鐵汁灌注,與石條熔爲一體。挖掘情況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的記載相同。後周總理下了批文,挖掘工作停止。由於挖掘時發現乾陵墓道完整,未發現新的盜洞,所以許多專家認爲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墓。

武則天可謂是用時間告訴了人們一切。可謂是生前征服了天下,死後征服了歷史,不愧爲一代女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