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漢高祖劉邦大謀略: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漢高祖劉邦大謀略: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論語·雍也》中有一句話,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此話的原意是:仁愛之人,自己先對人建立仁愛之心,別人纔會對你仁愛,自己先對人豁達(寬容),別人纔會對你豁達(寬容)。後來,人們把此話的內涵進行了延伸,意思變成:我們想要達到某種目的,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推己及人,儘可能地幫助別人先達到目的。按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實踐中真正能做到“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卻不多。爲何會如此?漢高祖劉邦與謀略家張良都是這方面的高手,他們君臣在征戰天下的過程中,把“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運用得爐火純青、登峯造極。所以,我們還是先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做的?

楚漢相爭之時,劉邦派韓信四處攻城略地。韓信憑藉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在平定了魏、代、趙、燕等地之後,又揮師東進,攻打齊國。漢四年(前203年),韓信率軍攻下齊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齊國平定。

韓信在平定齊國之後,派人上書給漢王劉邦,說:“齊僞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爲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願爲假王便。”

“假王”就是暫時代理的王。韓信給劉邦上書的大概意思是:齊國狡詐多變,反覆無常,南面的邊境與楚國交界,不設立一個暫時代理的王來鎮撫,局勢一定不能穩定。爲有利於當前的局勢,希望允許我暫時代理齊王。

漢高祖劉邦大謀略: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網絡配圖

此時,劉邦正被項羽的楚軍圍困在滎陽。韓信的使者到來,遞上韓信的書函。漢王劉邦打開一看,勃然大怒,罵道:“我在這兒被圍困,日夜期盼着韓信你來幫助我,你現在卻想自立爲王!”

張良見劉邦發怒,趕緊上前,暗中踩了踩劉邦的腳,湊近悄聲說道:“漢方不利,寧等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爲守;不然,變生。”意思是:目前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趁機冊立他爲王,好好對待他,讓他自己鎮守齊國。不然可能發生變亂。

漢王劉邦經張良提醒,幡然醒悟,又故意罵道:“大丈夫定諸侯,即爲真王耳,何以假爲!”(大丈夫平定了諸侯,要做就做真王,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於是派遣張良前往冊立韓信爲齊王,徵調他的軍隊攻打楚軍。

此事記載於《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上書劉邦要求稱“假王”,不單是爲了鎮守齊國,維護齊國的穩定,還委婉地向劉邦表達了想要稱王的心意。也就是說,稱王,是韓信此刻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只是韓信此人還算念舊、顧念劉邦的知遇之恩,因而給劉邦留了點面子,只要求稱“假王”。倘若劉邦不允許韓信稱王,韓信也完全有可能自立爲王。而韓信一旦自立爲王,也就意味着韓信將有可能脫離劉邦集團。如此一來,劉邦想要奪取天下可就難上加難了。

簡言之,劉邦的目的是當皇帝,韓信的目的是稱王。劉邦想要達到自己稱帝的目的,就應該幫助韓信達到稱王的目的。對於這一點,張良有充分的認識,因而他在劉邦發怒時纔會踩劉邦的腳,提醒劉邦順韓信之意,封韓信爲王。

而劉邦的可貴之處在於:凡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更極致、更徹底。假如韓信是頭大灰狼,那麼劉邦就是一隻老狐狸。韓信原本只想向劉邦要一個“孩子”,只想討個“假王”,但劉邦在醒悟之後,卻一下子給韓信扔去了兩個“孩子”,馬上封韓信爲真齊王。

龍且死後,項羽終於認識到韓信的實力,派武澀前去遊說韓信,說:“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合,參分天下王之?”韓信謝絕道:“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衆,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爲信謝項王!”

漢高祖劉邦大謀略: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第2張

網絡配圖

此後,韓信手下的謀士蒯通也勸韓信自立爲王,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逐鹿中原。韓信還是以類似的理由拒絕了。韓信爲何一再拒絕自立爲王的建議?主要原因就在於劉邦捨得“孩子”!

漢四年(前203年),劉邦與項羽議和,商定以鴻溝爲界,平分天下,各自撤兵。但和平協議墨跡未乾,劉邦便又聽取了張良、陳平的建議,悍然發動大軍追擊項羽。漢五年(前202年),劉邦追趕項羽至陽夏南,讓軍隊駐紮下來,並與韓信、彭越約好日期會合,共同攻打項羽的楚軍。

漢軍到達固陵,而韓信、彭越的軍隊卻沒有如期前來會合。楚軍攻打漢軍,把漢軍打得大敗。劉邦逃回營壘,深溝築壕以堅守。

劉邦此次戰敗,原因是韓信、彭越等人放了劉邦的鴿子,沒有按約定如期前來圍攻項羽。劉邦因此憂心忡忡,問張良:“諸侯不遵守約定,怎麼辦?”張良回答說:“楚軍快被打垮了,韓信和彭越還沒有得到分封的地盤,所以,他們不來是很自然的。君王如果能和他們共分天下,就可以讓他們立刻前來。如果不能,形勢就難以預料了。君王如果把從陳縣以東到海濱一帶地方都給韓信,把睢陽以北到谷城的地方給彭越;使他們各自爲自己而戰,楚軍就容易打敗了。”

張良不愧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謀略家之一,目光如炬,一語中的。劉邦以前對韓信、彭越等所謂的分封,都只是一些口頭允諾,有名無實。而如今,天下大勢在此一舉,韓信、彭越當然要趁此機會敲劉邦一竹槓。

於是,劉邦再次下血本、捨棄“孩子”,派出使者告訴韓信、彭越說:“你們跟漢王合力擊楚,打敗楚軍之後,從陳縣往東至海濱一帶地方給齊王,睢陽以北至谷城的地方給彭相國。”韓信、彭越收到劉邦的分封承諾,終於發兵,會同劉邦的軍隊,把項羽圍困在垓下。

漢高祖劉邦大謀略: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第3張

網絡配圖

垓下之戰,項羽慘敗,自刎於烏江。劉邦則得償所願,坐上了皇帝的寶座。至於劉邦曾經付出的代價,與皇帝寶座相比,一切都微不足道。何況,韓信、彭越等吃了劉邦的“孩子”,最終不是也都吐出來了?當然,這是後話,我們暫且按下,以後再聊。

總之,劉邦與張良君臣聯合導演了封韓信、封彭越這齣戲,從而扭轉天下大勢,最終奪取天下,其所採用的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智慧,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智慧。

那麼,爲什麼劉邦、張良能夠做到這一點而一般人往往無法做到呢?原因無他,普通人受格局、胸襟氣度、眼前利益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比較重罷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