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蘇軾晚年爲什麼沒有選擇歸隱田園呢?

蘇軾晚年爲什麼沒有選擇歸隱田園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軾晚年爲什麼沒有選擇歸隱田園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歐文如潮,蘇文如海”。這是後世對歐陽修和蘇軾這對師徒的誇讚,歐陽修和蘇軾都是北宋文壇前後期的領袖人物,兩個人的性格大概也差不了多少,都屬於那種說話比較直,政治節操滿滿的敢言直諫之臣,然而兩個人在政治上的成績卻相差甚遠。

蘇軾晚年爲什麼沒有選擇歸隱田園呢?

老師歐陽修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往下也做過翰林學士、兵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而蘇軾的仕途缺坎坷得多,屢屢因政見不一直言被貶,屢屢被貶卻又屢屢發聲,而隨着被貶的政令遊遍了宋朝的千山萬水,而他又沒有被官場生活的不如意打到,反而因爲樂觀和豁達在文學和藝術上開墾了更廣闊的天地。

在筆者看來,有一首詞最能代表蘇軾對待人生逆境的態度,即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後所做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種身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豁達胸懷,是蘇軾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的胸中有朝堂上的家國大事,也有鄉野間的民生疾苦。正是這樣的氣節和正氣,讓他屢遭貶謫,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蘇軾一生做過杭州、徐州、湖州、密州、揚州、潁州、登州知州以及杭州通判,有的是自請外放,在一定程度上也算自請貶謫。

每到一個地方任上,蘇軾要麼興建民生工程、要麼改風易俗,要麼維持社會秩序,要麼就是發展經濟,總而言之,蘇軾的人生並非只是爲了追求成爲權力中樞頂端的那幾個人,也不是孜孜以求非要成爲主導國家走向的執政,他做官,無論在什麼位置上,都會全心全意去做,並不會因爲仕途上的失意而心灰意冷,尸位素餐。

蘇軾晚年爲什麼沒有選擇歸隱田園呢? 第2張

陶淵明其實也有着一顆做官治世的心,只是這種“宏圖大志”與他性格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總是容易發生矛盾。東晉末年正是門閥政治進入高潮的時代,雖然起初陶淵明的家境不算太壞,但八歲父親去世後家境沒落,二十歲時家境尤其貧困,他自己寫詩說:“弱年逢家乏”。下品無寒士,這注定了陶淵明的仕途之路起點很低。

陶淵明的性格愛靜,不同流俗。但作爲一個讀書人,總是要給自己謀一條生路,於是二十歲的時候,他開始了遊宦生涯,至於他人生這個階段在哪些地方做了那些低級官吏,現在已經不可考,但從他《飲酒》一詩中可看出來,他不太願意做一個小吏,往往做的時間也不長,只想宅在家裏閒居。

當然,此後一段時間裏,他也出來做過官,隆安二年,加入了桓玄的幕府,沒多久母親去世回家丁憂,丁憂期滿後,陶淵明已經四十歲了,他依然想出來做事,這時候桓玄已經造反了,於是出任了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對的,就是那個南朝宋的開國之君劉寄奴。

不知道是不是在劉裕那裏做得不開心,又或者是與其政見不合,做了大概一年都沒有,就又跑到建威將軍劉靜璇那裏做參軍,五個月沒到,去彭澤做了縣令,這是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之後就歸隱田園,再沒有出來做官了。

陶淵明跟蘇軾一樣,其實都有一顆濟世安民的心,只是蘇軾所處的時代,起碼國家統一,大的叛亂是沒有的,朝堂黨爭雖然激烈,但並不會因爲政治鬥爭丟掉性命,或失去徹底的自由。

而陶淵明所在的東晉,朝綱崩壞,前有桓玄專權乃至謀反,後又有劉裕亂中而起,天下紛亂不止,北方還有北魏的威脅,這樣的局面,對於本身割捨不下田園生活的陶淵明來說,是不怎麼能夠對付得了的。抑或他對政治上的波譎雲詭,官場上的人心恐怖爲之厭倦,最終選擇了迴歸山水之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