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傕、郭汜攻陷長安後,是如何處置董卓屍骸的?

李傕、郭汜攻陷長安後,是如何處置董卓屍骸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活閻羅”董卓帶給了人間地獄酷刑與兵燹之禍。董卓最終被王允與呂布合力剷除。據《三國志》與《後漢書》等史籍的記載,董卓死後被老百姓點了天燈,而被董卓迫害的袁氏門生故吏又將其挫骨揚灰。

李傕、郭汜攻陷長安後將董卓剩餘的骨骸收斂下葬(筆者按:如果《後漢書》記載屬實,則董卓骸骨幾乎無存,董卓墓葬或爲衣冠冢),但天公卻降下狂風驟雨,雷霆震碎了董卓的墓穴,雨水沖毀了董卓的棺槨,《三國演義》中的描寫與史書基本一致,以此表現董卓的天怒人怨。這天降正義也算是對董卓盜掘漢代先帝陵寢,驚擾亡靈,以及將何苗開棺戮屍等惡行的懲戒與報應。

董卓雖死,但其餘黨仍在。此時本篇主角李傕、郭汜便要閃亮登場了。這裏,筆者不妨參照《水滸》模式,給二人取下綽號——“催命判官”李傕與“喪門神”郭汜。李郭二人是漢末臭名昭著的惡棍型軍閥,其兇狠殘暴比起他們的領主董卓來,實乃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傕、郭汜起初在董卓女婿牛輔帳下爲校尉,董卓死前,李郭與張濟一同被牛輔派往陳留、潁川等地劫掠。等到他們“凱旋而歸”時,匪首董卓、牛輔等人卻皆已敗亡,西涼軍羣“狼”無首,淪爲喪家之犬。但由於“兩頭蛇”賈詡的計謀,董卓的地獄軍團死灰復燃,東山再起,李郭從王允、呂布手中重新奪回了長安與漢獻帝。

李傕、郭汜攻陷長安後,是如何處置董卓屍骸的?

昔日董卓把持朝政之時,尚知選賢任能爲自己裝點門面;而此時掌控權柄的李郭,卻是一味濫發淫威,倒行逆施,荼毒生靈。

李郭二匪殘害的對象與董卓一樣,上至皇帝朝臣,下至黎民百姓。他們甚至爲了爭權奪利而反目成仇,自相殘殺。

李傕、郭汜在反攻長安之前,因爲誅殺董卓的主力王允(太原祁人)與呂布(五原郡九原縣人)都是幷州人,所以遷怒於幷州人,將軍中幷州籍的數百男女盡皆戕害。

二匪殺入長安之後,首先做的就是殺害他們的死對頭王允——畢竟他們是打着爲董卓報仇的旗號集結起來的,而且當初也是王允的零容忍逼得他們走投無路。在小說情節中,殺王允是由李郭二人共同操刀;而根據史籍記載,此事的主導者應當是李傕。

除了誅殺董卓的主謀王允之外,死於此次兵燹的公卿還有:太常卿種拂、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其中,種拂是桓帝朝司徒種暠的兒子;城門校尉崔烈出自博陵崔氏,漢靈帝賣官鬻爵時,崔烈曾耗資五百萬錢捐得三公司徒之職,被兒子崔鈞諷刺“滿身銅臭”。董卓掌權時,崔烈就曾因崔鈞聯合袁紹起兵而被下獄(根據《新唐書》等資料記載,崔鈞就是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後來官拜曹魏河西太守,但這種說法有待進一步考證)。

後來侍中馬宇、右中郎將劉範(益州牧劉焉之子)、前涼州刺史種劭(種拂之子)、中郎將杜稟等人聯結馬騰,欲爲內應助其攻伐李郭。馬騰兵敗事泄後,這些人也無一倖免。這些事體與情節,在相關的史籍與文學作品中都有記述。

李傕、郭汜攻陷長安後,是如何處置董卓屍骸的? 第2張

值得一題的是,《三國演義》爲了襯托曹操亂臣賊子的奸邪形象,將馬騰馬超父子塑造成了忠臣孝子,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馬騰與韓遂此行的目的也不是小說回目中所說的勤王。

馬騰、韓遂二人早年曾在涼州參與叛亂,董卓掌權後,向同爲西涼人的馬騰、韓遂伸出了橄欖枝,而馬騰韓遂也想要依靠董卓的權勢。歷史上的馬騰既沒有參與討董聯軍,也沒有參與後來的衣帶詔事件,他此次來到長安是想朝見董卓的。

而馬騰之所以攻伐李傕,《後漢書》給出的原因是:馬騰有私事求李傕幫忙,但李傕沒有答應,於是馬騰心懷怨憤,聯合了上文所舉不滿李傕暴行的衆人,想要裏應外合搞個大事件。筆者認爲,《後漢書》這一記載,符合馬騰、韓遂、李傕、郭汜等人好勇鬥狠、反覆無常的一貫作風,可信度較高。

身居高位的百官逃不過李郭的屠刀,身處底層的百姓命運自然更加悲慘。李傕、郭汜、樊稠分片管轄下的長安城,盜賊蜂起,白日擄掠;同時他們的手下的兵痞們又素有侵擾凌虐百姓的“優良傳統”。《後漢書》在描述當時長安地區的情形時寫道:是時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樍,臭穢滿路。

獻帝被遷往長安時,三輔地區尚有數十萬戶口,而在經過了李郭製造的浩劫之後,百姓中年輕力壯者大都背井離鄉逃往外地,剩下的則在兩年間“相啖食略盡”。天子東歸之後,長安成了空城,曾經富庶的三輔區也化爲人跡罕至的死亡地帶,“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小說《三國演義》中,李傕郭汜在董卓遷都時就負責領兵驅趕、催促百姓前行,但凡有走得慢的,就被手執白刃的兵丁手起刀落,填於溝壑。而小說家爲了突出李傕、郭汜的滅絕人性,在第十三回還設置了這樣的情節:其時李傕、敦汜但到之處,劫掠百姓,老弱者殺之,強壯者充軍;臨敵則驅民兵在前,名曰:“敢死軍”。這一段細讀之下令人汗毛倒豎,出現得也較爲突兀。筆者並未在史籍記述中找到李傕郭汜的這一“光輝事蹟”,後來成吉思汗在建立蒙古帝國的征戰過程中,倒是用過類似的手段。《三國演義》的成書時間大致在元末明初,所以這很有可能小說家採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法,將蒙古軍的行爲移植到李傕、郭汜的身上,以便更加直觀地塑造李郭二人浸染邊鄙之氣,兇狠暴戾的性格特點。

不僅是官員與百姓,即使貴爲天子,在兩個凶神惡煞的挾持下,也時刻生活在死亡的恐懼之中。李郭二人後來反目成仇,在長安地區大打出手,以致數以萬計的官民死於非命。李傕認爲天子是個重要的籌碼,所以劫持了漢獻帝,但提供給皇帝大臣的食物都不足以果腹,甚至是腐敗變臭、無法食用的劣質食品。

郭汜帶兵前來劫奪漢獻帝時,射出的箭矢與漢獻帝近在咫尺,他後來又將漢獻帝派往勸和的羣臣扣留作爲人質。此時的漢獻帝與羣臣生活在飢餒與惶遽之中,境遇比董卓專權之時還要更加悲苦險惡。

《三國演義》中李傕、郭汜甚至數次想要殺害漢獻帝。第九回攻下長安之後,李郭二人就尋思道:“既到這裏,不殺天子謀大事,更待何時?”第十三迴天子東歸後,意欲劫駕的郭汜被楊奉、董承等人擊敗,害怕關東諸侯再來討伐,性命難保,恰好在回師途中碰到李傕,李傕提出了“合兵一處,至弘農殺了漢君,平分天下”的建議。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重新狼狽爲奸,一路上燒殺搶掠,這纔出現了上文提到的“敢死軍”的情節。

行文至此,想必讀者朋友們可以明白筆者爲何稱李傕爲“催命判官”——在史籍與文學作品中,殘虐、殺害皇帝、官員及百姓的主導者都是李傕。一催漢君之命、二催公卿之命、三催草民之命,甚至摧垮了整個東漢王朝氣數,這個“催命判官”可謂名副其實。

李傕身上貼合“催命判官”名號的事蹟還有一項——他主導了當時最著名的“鴻門宴”之一。《獻帝紀》載,李傕因爲猜忌樊稠,所以請樊稠赴宴,並讓外甥胡封趁着樊稠酒醉將其殺死。而《九州春秋》則說李傕邀請樊稠參加會議,並在坐席間將其殺害。小說中結合了兩種記載,並安排賈詡充當計謀的策劃者,但歷史上的實際策劃者應是李傕無疑。至於樊稠被殺的原因,一來是因爲其“果勇而得衆心”,二來則是因爲樊稠放跑了幫助馬騰攻伐李傕的韓遂,所以纔在李傕的猜忌之下招來了喪身之禍。

水滸中的催命判官李立雖然也是殺人越貨,雙手沾滿鮮血的黑道劊子手,但與李傕相比,其兇殘程度實屬小巫見大巫。

至於郭汜“喪門神”的名號,一來因其兇殘與李傕實屬一丘之貉,故冠之以煞神綽號;二來“喪門神”指的是給人帶來晦氣的人,而碰到郭汜的人的確夠倒黴,一般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上文提到李郭二賊大打出手時,勸和的百官就曾被郭汜劫持。郭汜不僅給他人帶來災禍,他自己也夠晦氣。他與李傕反目成仇的關鍵原因就是樊稠之死,以及妻子因猜疑妒忌而吹的枕邊風讓他懷疑李傕要謀害自己。後來郭汜疑心生暗鬼,到李傕那裏飲酒歸來後大醉,懷疑自己中了毒,被灌下“人中黃”後才吐了出來,可謂醜態畢露。

比較巧合的是,歷史上郭汜的出身與水滸中的喪門神鮑旭可能也比較接近。郭汜還有個名字叫“郭多”,據說是西北盜賊、響馬出身,李傕曾經就對郭汜表示過鄙夷:“郭多,盜馬虜耳,何敢乃欲與吾等邪?”水滸中的喪門神鮑旭是山大王出身,一生只要殺人,後來是書中第一殺人機器李逵的副手;而漢末的郭汜則與同時代最兇狠的兩個殺人魔王有着密切的聯繫:既做過“活閻羅”董卓的小弟,又做過“催命判官”李傕的副手。

小說中李郭二匪被曹操擊敗後,逃竄到了山中落草。而在演義藍本《三國志平話》中,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出場時的身份就是西涼黃巾軍匪酋,被稱爲“四寇”,這一段故事就是董卓徵四寇。四寇被打敗後歸附董卓,自此便成爲了董卓的爪牙。可以說李郭二人從出場到結束,幾乎一直都是強梁悍匪,落草對於他們來說是個不錯的歸宿,畢竟業務嫺熟。

當然,惡貫滿盈的李傕、郭汜最終也難逃覆滅的命運。郭汜最終死於其部將之手,李傕則在建安三年四月,被朝廷派遣裴茂率領關中諸將討平,並被夷滅三族。其首級被傳至許都,高懸示衆。而在討伐李傕的隊伍中,就有賈詡曾經投奔過的西涼系將領段煨,可見李傕被全天下深惡痛絕,乃至其鄉黨都恥與爲伍。

《三國志》對於董卓的評價是:“董卓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自書契已來,殆未之有也。”相比之下,李傕郭汜二人可能更符合這條評價,他們不僅是那個時代最爲兇狠殘暴的惡棍,放之整個歷史長河中也不多見。李傕郭汜是當時西涼系乃至邊地人物人性之惡的典型代表,這些人物身上所有的野蠻特質,諸如呂布的好勇鬥狠、見利忘義、反覆無常、馬超的強而無義、董卓的濫行殺伐等,幾乎都能在李傕、郭汜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兩人反攻長安之後的暴行,將董卓製造的災禍推向了極點,給三輔之地的人民帶來了空前的浩劫,也幾乎成爲了壓垮東漢王朝這匹羸弱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