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歷史上真正的王朗是怎麼死的?和諸葛亮有沒有關係?

歷史上真正的王朗是怎麼死的?和諸葛亮有沒有關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痛斥王朗,導致其摔於馬下身亡的最後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更是成爲了網絡上的熱門句子。對於諸葛亮,我們可以說是已經十分了解了,而他口中“厚顏無恥”的曹魏司徒王朗,論起知名度當然是遜色許多的。那麼,這個自信到自稱“老夫只需一席話語,管教諸葛亮拱手來降,蜀兵不戰自退”的王朗,在歷史上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王朗,原名王嚴,東漢末年出生在東海郡郯縣,也就是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一帶。關於他的生平,其實在電視劇橋段中,諸葛亮也做過介紹,他的臺詞是:“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世。”不過,其實這一表述並不準確,因爲據《三國志》記載,早在王朗舉孝廉之前,他便“以通經,拜郎中,除甾丘長。”

當時,王朗師從太尉楊賜,接受了經學上的教育,並因此得到郎中、縣令的官職。只是後來楊賜去世,王朗感念師恩,主動爲其守喪,才被推舉爲孝廉。這之後不久,王朗被徐州牧陶謙徵辟爲茂才,逐漸升任了治中從事。初平四年(193),王朗奉命代表陶謙面見漢獻帝,表示對他的支持,獻帝十分高興,封王朗爲了會稽太守。

歷史上真正的王朗是怎麼死的?和諸葛亮有沒有關係?

會稽地處東南,與徐州有一段距離,所以王朗拜別了陶謙,自己前往了會稽上任。到了任職的,王朗發現當地因爲地處偏遠,至今還供奉着秦始皇、大禹二人。在儒家思想薰陶下成長的王朗認爲秦始皇是無道暴君,於是禁止了對他的祭祀活動。據史書記載,王朗在會稽“居郡四年,惠愛在民。”

之所以是四年,是因爲王朗在任第四年時,有着“小霸王”之稱的孫策率軍來到了會稽。當時,王朗的下屬都勸他走爲上策,但他自詡爲漢室臣子,應當維護漢帝所託付的土地,於是堅決留守。在抵抗一段時間,擊退數次孫策的攻勢後,王朗終於還是被擊敗而逃往了南方的交州。不過,即使是狼狽逃竄,王朗還是保持着風度、氣節,史載:“雖流移窮困,朝不謀夕,而收恤親舊,分多割少,行義甚着。”

數年後,曹操以漢帝名義徵召王朗,得到命令的王朗立刻從曲阿出發,輾轉跋涉了幾年路程才終於來到了許昌,並受封爲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這之後,王朗因爲人正直被委任執法官員,史載:“以軍祭酒領魏郡太守,遷少府、奉常、大理。”當時,鍾繇明察秋毫、王朗執法寬仁,二人都受到了人們的誇讚。

延康元年(220),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繼任魏王,王朗則被封爲了御史大夫、安陵亭侯。御史大夫主管對百官的監察,可見曹丕對王朗的執法能力也是十分信任的。第二年,曹丕代漢稱帝,建立了魏國,而王朗則被改封爲司空,位列朝中地位最高的“三公”之一。作爲長輩,王朗常常直言不諱地提出曹丕的問題,並勸諫其改正。

舉例來說,曹丕曾經常常外出打獵以至於半夜纔回宮,認爲此舉不當的王朗立即上書勸說,曹丕自此便不再半夜回宮了。黃初二年(221),劉備爲報關羽之仇發動了伐吳戰爭,當時魏國對於支持哪方議論紛紛,而王朗則表示此戰宜觀望,最好等兩軍相持再出動,曹丕採納了其意見,沒有參與吳、蜀的這次鬥爭。

另有一次,王朗上書建議以增強防禦爲要務,曹丕卻執意主動出擊,結果無功而返。太和元年(227),曹丕去世,長子曹叡即位,是爲魏明帝,而他封王朗爲蘭陵侯、司徒,對這位老臣也是十分尊重。對於這位新君,王朗仍是嚴格要求,曾經勸諫他力行節儉,不要大規模營建宮室。第二年,歷事三朝的老臣王朗去世,並在正始四年(243)得以配享太廟。

歷史上真正的王朗是怎麼死的?和諸葛亮有沒有關係? 第2張

可見,真實歷史上的王朗是一個政治、軍事能力都不錯,大局觀出衆,且講究規矩、提倡禮教,待人真誠友善、爲人寬容節儉的人,這和小說、電視劇中的形象可以說是截然不同。而且,王朗實際上並沒有參與對蜀漢的防禦和征討行動,當然也就並非是被諸葛亮罵死的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