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程咬金討伐西突厥時爲什麼消極作戰?

程咬金討伐西突厥時爲什麼消極作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程咬金討伐西突厥時爲什麼消極作戰?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在隋唐系列故事中,程咬金是非常有趣的角色。他表面上看來是渾人莽夫,作戰勇猛而不懂得戰爭謀略,但實際上卻是有這個各種小聰明和機智。這種反差極大的性格,讓這個角色很受歡迎。歷史上的程咬金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機智這方面卻有着很大的相似點。實際上程咬金並不是頭腦簡單的武將,而是具有相當高的政治智慧。正是這種政治智慧讓他在唐朝初年的政治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受到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兩任皇帝的信任。本章節要講的事情,便是程咬金政治智慧最典型的體現。

程咬金討伐西突厥時爲什麼消極作戰?

在唐朝初年的李世民和李治當皇帝期間,唐朝國力大漲,很快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然而在唐朝內部,各種政治鬥爭並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這些政治鬥爭歸根結底是,唐朝之前的門閥政治體系與李世民扶持的寒門官僚和小地主階層的利益之爭。這種鬥爭從李世民上臺後便一直存在,知道武則天稱帝之後才漸漸的消弭,前後持續了上百年時間,波及到了包括李唐皇室在內的所有貴族。程咬金作爲唐朝的開國元勳,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在這種鬥爭中自然無法置身其外。

李世民和李治兩人皇帝扶持寒門和小地主出身的官僚,其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打破門閥世家集團對唐朝政壇的壟斷地位。因爲從漢末三國魏晉時代開始形成門閥世家集團對國家政治的壟斷,成爲了數百年來王朝更替的核心原因。正是這些貪婪的門閥世家內鬥,不斷的挑戰皇權而引發內戰,才造成了持續數百年的戰爭,也使得這數百年來沒有一個王朝國祚超過百歲。

李世民不希望唐朝步南北朝和隋朝的後塵,成爲短命的國家,所以必須打破這個歷史週期律。爲此他採用了諸葛亮在執政季漢時的策略,大量提拔出生於寒門和小地主家族的官員,以此來打破門閥世家對國家的壟斷。

而門閥世家爲了爲此對國家朝廷的壟斷,自然要在用各種手段抵制皇帝的措施,以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雙方的鬥爭非常激烈,在廢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爭奪儲君的鬥爭時發展到了巔峯。而這種鬥爭波及面也非常大,不但有着門閥世家出生的官員參與,也將很多朝中大臣和開國元勳捲入其中。這種鬥爭的殘酷性不言而喻,失敗者不但自己會受到罪行的追究,還有連累到家族和朋友。很多隋唐時的名臣都是在這些鬥爭中覆滅,只有少部分人能全身而退。而程咬金就是其中的典型,他能在政治風波中保全自身,是高超政治智慧的體現。

程咬金作爲唐朝的開國元勳,本身與門閥世家是有着密切關係的。他是隋朝將領出身,祖父和父親都是北齊和隋朝的官宦。他擅長使用馬槊,這是世家子弟出身的將領的典型標誌。他的兩任夫人孫氏和崔氏都是門閥世家出身的女兒,尤其是崔夫人是清河崔氏的長女,地位非常顯赫。在門閥政治時代,門閥世家是不與寒門通婚的。能夠娶到門閥世家的女人,可見程家在門閥集團中的地位就不低。當時清河崔氏被稱爲天下第一家,而崔夫人卻是程咬金的第二個妻子,由此可見程咬金在門閥世家中的聲望。

在李世民父子與門閥世家集團爭奪朝政大權的政治鬥爭中,程咬金必須要有正確的站隊。這不僅僅關係道程咬金個人的官位權勢,也關係到整個程家的未來。所以程咬金對於這種政治鬥爭非常謹慎,也站的非常穩,被稱爲政壇不倒翁。即便是在廢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爭奪儲君的鬥爭中,程咬金都能夠置身事外,可見其政治智慧的高明。正是因爲如此,他才成爲李世民最倚重的軍方將領之一。即便是在彌留之際的安排,李世民也是讓程咬金親自護衛太子李治回長安即位,這是他對程咬金毫無保留的信任。

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後,這種關於門閥世家的政治鬥爭繼續在朝中展開。以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爲首的門閥世家官員佔據了朝堂大半,很多出身與寒門和小地主家族的官員都積極迴避,唐朝的國家政策全由門閥世家決定。李治要從門閥世家手中拿回國家的大權,必然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爭奪。由於長孫無忌作爲國舅爺的特殊地位,又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所以政治形勢對李治非常不利。於是李治利用廢后的機會,改立武則天爲皇后,打破了門閥世家對後宮的壟斷。而這次廢后立後也讓政治鬥爭推到了新的高潮,將很多文武大臣捲入其中。

皇帝廢后看似是自己的家事,其實關係到朝中的方方面面。李治以強硬的態度立武則天爲皇后,廢除了太原王氏出身的王皇后,拒絕了其它門閥世家女兒進宮爲後的建議,可見他是下定了非常大的決心。即便是以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爲首的門閥世家官員強烈反對,他也一意孤行,甚至將很多反對的官員逐出長安。因此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政治動盪,造成了唐朝內部嚴重的內鬥。而程咬金作爲開國元勳自然無法獨善其身,可是他又不能出來反對皇帝,因爲這直接關係到程家在朝中的地位和權勢。

如果程咬金要站臺,那肯定是站在皇帝的對立面,這就完全是自找苦吃。因爲程咬金不可能站在寒門官員一邊,因爲他的家族與門閥世家關係太密切了。可皇帝和寒門官員是一個陣線,他就更不能出來反對了,可這就會讓同陣營的門閥世家很不滿。爲了解決這種兩難的選擇,程咬金選擇了獲罪被貶的手段。

當朝中因爲這個事情鬥得如火如荼時,程咬金正好接到了出征西突厥,攻打阿史那賀魯的任務。李治命他任蔥山道行軍大總管出兵西域,隨行的有副大總管王文度和前軍總管蘇定方。這次戰爭的目的是解決西突厥對唐朝西域和安西四鎮的威脅,安撫西域諸國和草原諸部。

這次戰爭從出發就很有意思,前軍總管蘇定方表現得很積極,而大總管程咬金卻是消極怠工的態度。這種情況完全不符合其它史書上對程咬金的描述,他向來面對戰爭是勇往直前毫無畏懼的。尤其是在蘇定方以五百騎兵奔襲西突厥大本營以後,程咬金不但沒有采納蘇定方乘勝追擊的建議,反而同意了王文度提出的結陣防禦的建議。這種做法讓唐軍喪失戰機,放跑了西突厥的敵人,按軍法是要從重處置的。蘇定方反覆建議,可程咬金就是一意孤行,甚至同意了王文度劫掠邊民的建議,這完全不可思議。

程咬金打了幾十年的仗,這些最基礎的東西不會不清楚。他一意孤行同意王文度亂來,難道是腦子瓦特了?顯然不是,這是他故意爲之,也許王文度的建議也是他安排的。他通過這種消極作戰和劫掠邊民的行爲來爭取獲罪,這樣就可以得到不輕不重的處罰。以他開國元勳的身份,自然不可能被處以極刑,最多就不當官而已。到了他的層次,官職什麼的都不重要了。即便沒有官職,憑他盧國公的地位,仍舊對唐朝有着很大的影響力。而他卻能借機迴避朝中爭鬥的廢立皇后問題,不做表態和站隊,也就不會得罪皇帝李治和趙國公長孫無忌。

可以說程咬金這麼做是借小罪而脫大禍,是政治上趨利避害的選擇。這個選擇與英國公李勣裝病不參加朝會,不對立後問題發表反對意見,完全是異曲同工的。而這種操作也讓他們在這次政治鬥爭中全身而退,沒有任何負面影響。反而積極跳出來反對和贊成的,要麼被以長孫無忌爲首的門閥世家幹掉,要麼跟着長孫無忌和上官儀被李治、武則天干掉。唐初的強盛其實建立在非常殘酷的政治鬥爭基礎上,要在政壇揮灑自如,沒點政治智慧就不行。從這點看,侯君集、上官儀等人看似聰明,其實愚蠢,連主動辭官歸隱的尉遲恭都不如。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